十八路諸侯74:王允拉老鄉呂布上船共謀刺殺董卓

王允和董卓能夠暫時上到一條船上,共同掌控東漢朝廷,是有利可圖。但愛好自己清名的王允,不可能和董卓一直待在這條船上的。更何況董卓的暴虐、董卓做的一系列有違常理的事,讓王允有了更多的藉口和說法。在老天爺連著60多天下雨的預兆下,王允准備對董卓動手。


十八路諸侯74:王允拉老鄉呂布上船共謀刺殺董卓

圖1、王允准備對董卓下手(《鳳儀亭》)

王允看好的合作伙伴是自己的幷州老鄉,勇力超人,一直被董卓當做保鏢在用的呂布。因為是幷州老鄉,之前王允就和呂布有結交,看到了呂布和董卓之間的間隙。王允看到了呂布和董卓之間的什麼間隙呢?

最大的間隙有兩個,一個因董卓的暴虐而起,一個因呂布的不檢點而起。我們先看第一個。呂布因為負責董卓的護衛,因此整天和董卓待在一塊。在時間長了,在董卓面前呂布少不了犯一些錯的。有一次呂布有個小過失,董卓可能心情正不好,一下暴脾氣就上來了,隨手就將自己腰間的小戟朝呂布扔了過去。幸虧呂布是個練家子,身手敏捷、反應快,一下子躲開了,不然傷不了性命,也得弄的個血肉模糊。想一想這麼危及生命的事,換個人都得當場發脾氣,可呂布還得在董卓面前狀笑臉,賠罪。事後再想起當時的情景,呂布恨董卓肯定恨的牙根都癢癢。


十八路諸侯74:王允拉老鄉呂布上船共謀刺殺董卓

圖2、王允和呂布結交(《鳳儀亭》)

第二個事,因為呂布整天護衛董卓,自然和董卓家裡的僕人、伺女之類的接觸很多,呂布自己也是把持不住,就和其中的一個伺女發生了性關係。沒經主人同意,就和他的內眷偷情,呂布想必每天也是惴惴不安。

一個事或許呂布還能承受,兩個事疊加到一起,呂布就去找一直和自己關係不錯、幷州老鄉王允來商量這事。王允剛剛在士孫瑞勸說下,準備對董卓下手,正想著要找這個呂布,不想呂布自己找上門來了。而且還說這個董卓這樣威脅他的性命,真是天作之合。於是王允就將謀殺董卓的計劃,告訴了呂布,要他做內應。


十八路諸侯74:王允拉老鄉呂布上船共謀刺殺董卓

圖3、呂布和貂蟬(《鳳儀亭》)

呂布找王允來商量辦法,肯定想的是怎麼將事情在董卓面前圓過去,特別是和伺女偷情的事。沒想到王允說要刺殺董卓,還要自己幫忙。呂布肯定是一臉驚詫,反問王允道:“那我和董卓的父子關係怎麼處理?”王允一口堅定的說:“將軍你本姓呂,本來就不是親生骨肉。現在連生死都難說,還顧慮什麼父子關係。董卓向你擲戟的時候,可否想過父子之情?”

聽王允這麼一說,呂布便同意一起刺殺董卓。以上是結合後漢書董卓傳、王允傳、呂布傳,三國志董卓傳、呂布傳,還原出的王允勸說呂布協助刺殺董卓的經過。


十八路諸侯74:王允拉老鄉呂布上船共謀刺殺董卓

圖4、王允勸說呂布(《鳳儀亭》)

對比三國演義裡的版本,大家看有什麼不同?最大的不同是美人貂蟬。一個美人貂蟬將王允刻畫成了憂國憂民的老相國,將董卓、呂布的反目刻畫的生動鮮活,將整個事件的亮點一下子轉移成了情變。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呂布這個三國演義裡最猛的戰神自然也是如此。可真實的歷史裡,確實有與呂布偷情的人存在,只不過這個人不是王允的乾女兒貂蟬,與呂布偷情的不過是董卓一個不知名的伺女罷了。另外三國演義隱藏的一個事實就是王允和呂布之間的同鄉關係,不是貂蟬,而是因為是老鄉兩個人才走到了一塊。另外一個差異就是在刺殺董卓過程中,呂布雖然表現出色,但只是作為內應,頂多算個殺手,並沒有想主動的殺董卓,而是在王允等人的竄託之下,才加入刺殺董卓陣營的。


十八路諸侯74:王允拉老鄉呂布上船共謀刺殺董卓

圖5、董卓和謀士(《鳳儀亭》)

在後漢書以及裴松之注三國志都引述了董卓被刺殺前,一些關於董卓被刺殺的預兆。在講究天命的古時,這些事都被當做天意記載了下來,但可信度有多少,值得商榷,我們權且一聽。說在董卓死之前,就有這樣的民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猶不生”;這個民謠要這樣讀“千里”合起來是“重”,再加草頭就是“董”;“十”“日”“卜”合起來是“卓”,基本的意思就是董卓你活不了多久了。

除了這個民謠,還有一個預言,明顯帶著告密性質。說在董卓被刺殺之前幾天,有個人做了一塊布,在上面寫了一個“呂”字,然後這個人揹著這塊布在街市上走,然後還唱著“布啊”。有人將這個怪事都告訴了董卓,可董卓還是沒有醒悟過來。

說完了這些,我們回到董卓被刺殺的現場。時間是初平三年四月,公元192年,距離董卓189年八月進京不到兩年半的時間。漢獻帝之前生了一場大病,病初愈,在未央殿之前舉行盛大的集會,為了慶祝要求朝臣們都要參加,身為百官之首的董卓自然要參加。董卓出門的時候,穿著朝服剛上了車,不知怎麼的馬車的馬受驚了,然後跑到了汙泥裡,董卓嶄新的朝服也被弄髒了,只能換好了再出發。在董卓換衣服的時候,董卓的小妾是個迷信的人,就勸董卓說馬驚這是不吉利的事,今天就不要去了。董卓怎麼會把小妾的話放在心上,還是堅持要去。


十八路諸侯74:王允拉老鄉呂布上船共謀刺殺董卓

圖6、前往皇宮路上的董卓(《鳳儀亭》)

可馬平白無故受驚,董卓自己心裡也發毛,那就讓加強護衛吧。後漢書上說:“陳兵夾道,自壘及宮,左步右騎,屯衛周匝,令呂布等扞衛前後”。讓衛兵夾道而列,左邊是步兵右邊是騎兵,一層層緊密防衛,從董卓的府邸一直到皇宮,並讓呂布從前到後緊密護衛。

可董卓怎麼也想不到殺自己的人,就是這個自己最信賴的護衛——呂布。之前王允和士孫瑞早做好了安排,甚至這個慶祝皇帝的集會都是為這個事情安排的。不熟悉東漢朝政運作的董卓,雖然名為掌控者,但到了這些朝政的細節上,都只能任由王允他們的擺佈。王允已經和皇帝請好密旨,並已經將由士孫瑞寫好的誅殺董卓的詔書給了呂布。陪伴在董卓呂布身旁的呂布的懷中就揣在。


十八路諸侯74:王允拉老鄉呂布上船共謀刺殺董卓

圖8、暗殺董卓的伏兵早已準備好(《鳳儀亭》)

呂布已經秘密安排自己的同鄉、騎都尉李肅帶著自己的十來個心腹偽裝成護衛的士兵在皇宮的北掖門等著董卓。出了門的董卓實際上已經落入了王允、呂布給他佈置的天羅地網之中了,等待他的死神離他已不遠。三國演義中說李肅在呂布投靠董卓之前就是董卓的部下,是在他的勸說下,呂布才投靠的董卓。不過從刺殺董卓時呂布的安排看,李肅很大可能是丁原的部下,跟著呂布一起投靠到董卓賬下來的。不然,這麼機密的事,不可能讓一個呂布不信任的人來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