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油儲備世界第一,是否已經成爲了一個危險的信號?

梅宜明


有關石油的故事總是很多。

最新的一個發生是,在國際法院宣佈對“伊朗訴美國違反1955年友好條約案”擁有管轄權後,美國宣佈終止與伊朗的友好條約。美國針對伊朗能源出口的制裁,也將在11月5日重啟,涉及伊朗能源業、石油交易及央行交易等領域。

美國在中東地區大搞制裁,按中國的古話說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跟中東豐富的石油資源有關。世界各國都重視對石油資源的佔有,而美國尤其如此。中東戰雲密佈,國際石油市場波橘雲詭,會有怎麼樣的波動尤其令很多國家關注。

日本石油儲備世界第一,也是在危機中逼出來的一種主動意識。特別是1973年發生的石油危機,彼時第四次中東戰爭戰雲密佈,對石油依賴較大的發達國家,因此受到重創。尤其是日本,自己沒有石油資源,石油只能靠進口,受石油價格影響很大。國際油價在戰爭中飈升兩倍之後,日本的工業,日本的國民日常用油,成本暴增,一下子陷入困頓,傻了眼。

日本發展工業與經濟很需要石油,它要參與全球化的市場競爭更需要石油,日本石油儲備意識由此特別強烈。公開的數據顯示,現在日本的石油儲備達到了驚人的158天,超過美國的139天,更是大大超過了中國的30天。

美伊博弈,美國依然拉起打群架的姿態。就在日本選邊站在美國一邊,近期表示暫時停止進口伊朗原油的同時,也苦心尋找伊朗原油的替代品,並擬在10月起以其他中東石油作為替代。這說明,對日本而言,石油進口就是發展工業與經濟的命脈,減少波動與保證來源是它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日本石油儲備成就世界第一,並不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而是因為它作為一個沒有石油資源的國家本來就需要的佈局,只不過這種佈局進行得相當充分、擁有非常充裕的策略調整時間量。

石油是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的資源,日本像做它的工業一樣精細化對待石油進口、石油儲備這件事,這一個態度,這一種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鑑。


波士財經


其實日本現在所謂的世界石油儲備第一,也無非是70多天的儲備量。在1941年,偷襲珍珠港以前,日本高層會議談論對美開戰的前景,東條英機表示:“戰爭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由於確立了打長期戰態勢的基礎,這一期間有勝利把握。三年以後,則無法預測。”

這是因為日本當時儲備的石油,最多可以使用2年,比現在才儲備了2個多月可多多了。但是日本明白,美國海空軍一定會切斷日本的石油進口航線,想大量進口石油的機會並不大,除非徹底打敗美國海空力量。

當時日本大藏相也表示:“如果作戰兩年還有信心,三年以後就沒有把握的話,那麼一旦日本海軍打了敗仗,就將無法確保南方資源。”

當時日本預測,汽油使用量是,戰爭第1年,民用140萬千升,軍用380萬千升,第2年是500萬千升,到了第3年,就必須要從印尼搶奪150萬千升才能勉強維持。從戰爭來說,1942年,1943年,日本還能抗著打,到了1944年,日本石油已經見底,日本軍隊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走向最後的失敗。

日本儲備2年石油,都沒用,一樣戰敗,儲備2個月石油,也幹不了什麼。


深度軍事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誰擁有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石油作為各國經濟動脈的血液,已經成了各國發展必不可少的戰略資源。各國為備不時之需,一般都有一定量的石油戰略儲備。


曾有報道稱,日本石油儲備居世界第一位。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兩年前的統計數據了,現在數據已有變化。有書君認為,無論數據怎樣變化,日本戰略石油儲備居世界前列,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有人說,日本現在不敢有什麼大動作,我們不必對此過多的杯弓蛇影。

但是有書君認為,這則消息也釋放了一定的危險信號。日本歷來就有島國憂患意識,行事多著眼於未來。因而我們對此不能掉以輕心,要時刻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燃,畢竟日本民族本性難改嘛。且聽有書君對此梳理分解一下吧。

一,日本島國根性使其時刻著眼未來。

眾所周知,日本是國土面積很小的島國,礦產資源匱乏,地質災害頻發。因而,日本自古以來就有危機意識,他們也始終處於向別國學習中,韜光養晦為未來做準備。

近代日本的鉅變,是1868年美國“黑船”事件,打醒了他們,由此日本走上了向西方學習的道路。日本在發展過程中,逐漸發現了資源匱乏是其最大的短板。

他們就把目光投向了別國豐富的礦產資源。其島國的危機意識又催發了侵略意識。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瘋狂侵略別國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攫取別國資源,並運回國內儲備,可見當時日本就有資源儲備意識了。

其中,石油資源是支撐日本軍工企業運行的支柱。因為日本幾無石油出產,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如果有人切斷其石油進口之路,日本將處於癱瘓狀態。

二戰時期,日本之所以有偷襲美國珍珠港的豪賭,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皆是因為美國禁止向日本運送石油。石油資源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了,因而日本一直未間斷儲備石油。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引起的世界石油危機,致使日本的經濟指標下滑20%,這又警醒了日本石油儲備的重要性。日本開始了全世界找油,並大力發展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同時也鼓勵民間儲備石油。


日本趁著石油價格低迷時期,坐享漁翁之利,進口大量石油進行儲備。經過多年努力,日本才有了其戰略石油儲備量,居世界前列的地位。日本在無石油來源的情況下,他們的儲備可以支撐工業正常運行169天,遠超過了國際安全標準90天的線值。

也許,有人會覺得日本幾個月的石油儲備量,也幹不了什麼,他們只是為了自身經濟發展。

有書君卻認為,日本不但石油儲備量世界第一,他們還有稀土等多種資源儲備,位於世界前列。這些資源皆可用於軍事領域,依照日本著眼未來的民族本性,這也是一種危險信號的釋放,我們不得不關注日本未來的走向了。

同時,日本石油儲備量世界第一,也警醒了我國也要大力增加自身的石油戰略儲備量。

二,日本的軍國主義火苗一直未滅。

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亦是從美國“黑船事件”後,由武士道精神發展而來的侵略思想。雖然,其二戰失敗後,日本不能擁有軍隊。可是,近年來日本一直用外界威脅論,謀求修改《憲法》,擴大日本自衛隊的編制。

同時,日本篡改歷史,不承認南京大屠殺,不承認慰安婦,參拜靖國神社,並且一直未向侵略別國行徑道歉。而且,日本自小學生就灌輸,關於日本未來發生戰爭的思維模式。由此可見日本右翼勢力一直盛行。

據悉,日本的自衛隊培養的都是軍官,而非士兵,如有戰時需要,可以迅速擴充士兵成軍。而且日本還儲備了45噸可製作核武器的鈈,這些都是從核廢料中提取的。

因而,我們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萌動,其巨大的石油儲備量更是釋放了危險信號,讓我們時刻警惕日本右翼勢力的行動,防患於未然吧。


有書君認為,世界各國如果為了自身經濟發展,進行石油儲備無可厚非。有書君只是希望,各國合理利用石油資源,更好的發展自身經濟,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和平環境吧,讓世界遠離戰爭。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對任何一個現代國家來說,石油都是不可或缺的資源,從內燃機發明至今石油在現代人的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已經遠遠的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一般情況下我們很容易就會將石油與汽油和柴油這樣的燃料聯想在一起,但是這恰好是對石油最大的誤解。

石油真正的作用,並不僅僅侷限於作為燃油水使用。除了汽油和柴油等,直接用於內燃機的那個部分,在油田中還蘊藏著非常豐富的天然氣資源。除此之外,石油的衍生產品比如塑料和一些化纖產品又無不在我們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從這方面考慮可知,日本的石油儲備越來越多,與其經濟快速發展有直接的關係。

只有在現代生活中如此廣泛的應用使其成為每個國家都相互爭奪的重要資源,通常每個國家都有一定的石油儲備,以備不時之需。那麼如果有一天戰爭爆發,外在的石油運輸渠道被阻斷,那麼各國可以憑藉自己的石油儲備堅持多少天呢?

首先堅持時間比較長的是美國,美國一直以來都是石油的進口大國,但是它本身也擁有著非常豐富的油氣資源,意識到石油在各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的美國人對石油的儲備非常上心,如果戰爭爆發,美國人憑藉自己的石油儲備至少可以堅持128天左右。對於全球霸主而言,這點石油儲量之時確保海外戰爭正常進行的先期措施罷了,不足為奇。

其次便是日本,日本的石油資源可以說是非常貧乏,但是也是由於這個原因,日本人比誰都瞭解石油的重要,所以每年日本進口的大量石油除了供自身使用以外,還會將很大一部分囤積起來。多年儲蓄下來,如果戰爭爆發,日本的石油儲備大約可以堅持148天。日本的石油處處兩如此之高與其全球第三經濟體不無關係,但是這也助長了日本的冒險野心,不可不提防。

最後讓我們把目光投向中國,中國不僅自身擁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而且每年也會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石油,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戰爭狀態下,中國現成的石油資源只夠維持28天的使用。當然中國很多的油井都是隨時可以啟動的,在緊急狀態下,他們都可以隨時提供大量的石油資源以解燃眉之急。再加上中國背靠大陸完全不必擔心石油不足的問題。


利刃軍事


石油是經濟的血脈。


沒有石油,飛機飛不起來,潛艇沉不下去,整個國家工業戰鬥力、軍事力量盡失。


一個國家石油儲備第一併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國家未來想要走的路。其實,日本不僅石油儲備第一,其多項戰略資源的儲備,不是排名世界第一,就是排名世界前列。


日本對資源的飢渴,一是來自於島國天生缺乏的客觀環境,二是來源於歷史的教訓。二戰時,據說日本沒有早前一步造出原子彈,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製造核彈的鈾以及其它一些稀有金屬,戰後日本雖然因為和平憲法的限制,沒有造原子彈,但相關的戰略儲備卻達到了世界領先,以至於引發了世界的懷疑,尤其是作為曾經受害國的中國。三是來自於經濟本身的發展。日本的高科技製造業對稀有金屬的外部依賴平均達到了80%以上。比如2012年釣魚島島爭時,中國就停止了對日本的稀土出口,這給日本一些產業的根基一度帶來了影響。


日本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戰略資源儲備制度。不但在國內,還利用其經濟力,利用對外援助的機會,大肆通過各種方式控制海外資源礦產。


日本雖然是天然資源的天使小國,但卻也是個現實社會中的資源大國。日本石油儲備資源超過中國就是一個明證。(中國雖然是世界石油進口大國,但卻因為石油儲備設施的不足,扯了後腿,目前在急速改進)


那麼日本有這麼多資源為何會引發鄰居的不安呢。


根本原因就在於日本沒有看清楚自己國家的未來。明明有中國這麼龐大的一個市場在身邊,卻處處為敵,處處設限。國內一些右翼分子還做著軍國主義復活的美夢,這些都讓鄰居對日本充滿了不信賴。


全世界化石資源的總量是有限的。但是這並不代表就要通過戰爭方式來分出個你我,完全可以通過合作共贏的思路來達成一致。


在全世界質疑和平的時候,特別需要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來做出示範,世界需要這麼一個國家,一個大國。



北京不冷東京熱


日本石油儲量全球第一,就目前情況看起來,還遠遠算不上危險,咱們國家都已經準備禁止燃油汽車了,全面改成電動汽車,日本人還在儲存汽油,你說日本落後多少。開個玩笑,現在日本不像二戰之前,日本已經摺騰不起來了。

日本石油煤炭產量很低,但是儲量很高,這是出於日本的實際情況,如果要打一場全面戰爭,一場持久戰的話,石油的消耗是巨大的,在二戰期間,德國日本兩國的軍事行動往往圍繞著油田進行。德國發起的高加索會戰,日本進攻東南亞地區島國,很大原因是石油儲量不足,只能另外開闢戰場獲取更多石油資源。



但是現在的日本處於美國的嚴密控制之下,日本現有的自衛隊不具有單獨發動戰爭的能力,一方面不具有進攻性的武器,另一方面日本自衛隊的指揮權全部掌握在美軍的手裡,如果沒有美國的同意,日本無力進行戰爭,當然美國也不會同意。


日本與德國不同的是,德國戰後認真道歉,努力賠償,已經與周邊國家和解,但是日本不一樣,仍舊與周邊國家結仇,即使有一天日本要擴張軍備,周圍國家肯定不答應。

不過日本這個國家狼子野心一直都在,日本正在解禁集體自衛權,慢慢恢復昔日的武裝,日本造出的戰艦,已經達到了航母的規格。日本現在沒有威脅,但是必須警惕。


視野新觀


日本的石油儲備世界第一,指的僅僅是可以保障日本國內需要的總天數達到了世界第一,時間長達158天,而並不是說日本的石油總儲備量達到了世界第一,世界石油總儲備量還是美國,約有7億桶(這是石油儲備庫裡的原油,而不是地下的石油儲備)。

日本之所以準備這麼長的時間的用量,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日本國內缺乏石油資源,所有的油氣資源基本都需要進口,因此提高國家原油儲備量,對於日本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的抗風險能力,其作用還是很大的,因此並沒有什麼可值得擔憂的。

石油是一種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自由銷售的自然資源,因此提高石油的儲備天數,可以有效的抗擊國際原油價格變動所帶來的風險。

我們都知道石油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但是這種資源擁有其戰略屬性,但是其經濟屬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石油與黃金或者鈾礦石等資源不同,它需要被不斷的使用到工業生產的各行各業中。因此石油是一種“既要存、又要用

的一種自然資源。

石油既然可以自由買賣,那麼就會有價格波動,對於像美國、沙特這樣的石油資源大國來說,對於石油價格的波動,一般都不會感到非常的緊張。因為對於這些國家來說,石油資源是一種買賣,需要對外出售。

如果石油價格上漲,他們就會增產;而價格下跌,他們則就會減產,這樣這些資源大國就可以通過產量的增減,來抵禦來自原油市場上的價格波動。

但是日本就不行,日本是一個石油資源匱乏的國家,其國內幾乎沒有什麼石油礦床,這就導致日本國內使用的原油幾乎全部都依靠進口。那麼問題就來了,由於國際原油市場價格是不斷波動的,那麼日本政府怎麼樣才可以買到便宜的原油,而不是隨行就市跟著價格走呢?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既然日本國內沒有石油資源,那麼日本政府就需要在石油價格比較低的時候,動用國庫儲備在原油市場上大量購買石油,努力提高日本石油戰略儲備的天數。

這樣在石油價格上漲的時候,日本就可以選擇不進口原油,以規避因原油價格上漲而帶來的外匯損失。這其實就跟在豐年的時候買糧儲備起來,等到荒年再吃是一個道理。因此日本提高原油儲備天數,其實就跟秋天松鼠儲備糧食過冬是同樣的道理,自然就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

日本原油儲備世界第一,並不是什麼危險的信號。

有人覺得日本原油儲備世界第一,將會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因為這有可能是日本走向軍事化的一個前奏,但這種想法很顯然是杞人憂天,對於我們一般的普通人來說,是實際上大可不必這樣想。

首先日本進口石油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經濟活動,石油雖然是戰略資源,但是他的戰略屬性卻是在於國民經濟運轉中的被廣泛運用,因此日本進口石油的目的是主要還是為了消耗,因此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日本進口石油就是為了打戰。

畢竟中國是世界第一原油進口國,要是依照這個理論,那是不是中國已經進口石油就是在做戰爭動員呢?

其次日本提高原油儲備天數,也同樣是一種正常的經濟活動。在前面也講過了,日本提高國內原油儲備的天數,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提高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的抗風險能力,這樣的工作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其實都在做。

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世界各國原油儲備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其主要原因也是大家和日本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國際原油價格的不合理波動,嚴重消耗了國家外匯儲備,如果不提高原油儲備天數,那麼世界各國對原油價格的抗風險能力將會嚴重降低,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以接受的。

日本提高石油戰略儲備,另一個重要原因還是處於國際戰略的考量。

由於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歷史原因,使得日本已經成為了美國和亞洲戰略對抗的鋒面之上,因此與歐洲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日本國內的經濟運轉轉檯,除了要受經濟因素影響,還要收政治因素甚至國家軍事戰略因素影響。

此外日本石油進口國主要是中東地區國家,而其石油運輸線路所經過的國家,都是在二戰中飽受日本侵略的國家,因此日本石油運輸線路在和平時期可能還比較穩定,但是如果運輸線路上的某一個國家一旦與日本發生了齷齪,那麼日本的石油運輸線路的安全,將很有可能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繼而引發日本國內的經濟恐慌。

因此日本對於“工業血液”的緊張程度,要遠遠大於其他國家的,這也是日本政府“居安思危”的一種戰略考慮,提高本國國內的石油儲備天數,就可以有效的應對有可能會出現的突發因素,而戰爭因素其實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


落下m


這才是新聞工作者應有的態度,大家不要認為間諜,漢奸離我們很遠。就拿最近的倭寇造假案來說,國內有些所謂的新聞工作者竟然認為倭寇造假貨都比中國好,有一些堅定的崇洋眉外者還真信了,有腦子的一看就明白,這是在抹殺中華民族自信,倭寇為何要收買那麼多的漢奸呢,無法就是害怕我們超過他。請各位青青提高警惕,國家安全局電話:12339



雲浮6


日本石油儲備世界第一,必須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非戰時,和平時代!!!

日本的軍事實力已相當於或超過英國,成為世界幾個軍事強國之一。它的陸軍人數15萬、裝備坦克1250輛、戰車1130輛,各種火炮6000餘門,各種飛機450架、反坦克導彈發射架500部,防空導彈發射架200餘部(含世界最先進的“愛國者”導彈)。

海軍人數4.3萬,擁有各型戰艦近170艘。

空軍人數是4.5萬,裝備截擊機290架(其中F—15達170架)、強擊轟炸機82架、偵察機16架、運輸機48架、運動直升機14架、P—3C反潛巡邏機105架、E—2C預警機13架、E—767早期預警機4架(該機由波音—767客機搭載E—3早期預警機雷達而成)。

日本自衛隊由陸,海,空三軍組成,總兵力27.5萬人。這是一個暗度陳倉的計劃,借鑑一戰後德國的經驗培養的都是軍官,戰時可補充兵員直接成軍。也就是說,日本自衛隊培養的不是士兵!都是軍官!按黴菌官兵1:5.3的比例成軍的話。日軍開戰馬上就能達到的兵力為146萬人,美軍現役部隊總兵力為139萬人,俄羅斯兵力大約120萬!諸位親們,老子冷汗都出來了。

日本本國內,各種戰爭機器都能製造並且非常先進。軍事裝備的製造全由民用公司的工廠負責,包括豐田、本田、三菱、日產、富士各重工企業都承擔各種武器生產線的維護,保養,升級任務,中國人買日本車的利潤到哪裡去了,就在這裡!

日本長期以來一直從核廢料中提取鈈,日本目前擁有45噸可用於生產核武器的鈈,共可生產約5500枚核彈頭。(這是3天內就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和平年代,日本的一舉一動我們都要關注,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辟,不會再讓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陰謀得逞,當然他們也不敢觸碰我們中國人的底線。


旅行廚男


出光興產,是日本第二大石油公司,是一家綜合實力很強的能源公司。其業務有石油鑽油平臺,煉油廠等。公司都是由家族獨資和私人集資來運作,有著一絲神秘色彩。此外,出光興產還積極開發中國市場,在中國大陸有4家子公司。現在,讓我們來分享就職於出光興產的馬前輩的經驗吧。

來日理由

Q:前輩請問你來日本的理由是什麼?

其實我決定來日本不只有一個理由,有很多複雜的因素。但有一個建議給後輩們,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避免告訴別人最樸實、最無聊的赴日理由。比如,就職的時候最討人厭的一個理由,就是你對一部日本アニメ(動漫)很有興趣,這個理由會讓人覺得很low的(笑)。

而我的理由聽起來很“冠冕堂皇”,就是大學的畢業論文。我的研究題目是金融,比起國內多如牛毛的歐美系金融,我覺得日本特有的金融,反而更具有差別化的競爭力。東京是亞洲現代市場的金融中心,所以就想來日本。

Q:這種差別化的理由,在企業的時候一定會很吃香

確實,因為比起那種因為不會說英語而想來日本發展的人,主動拋棄歐美而選擇日本的人,一定更加被喜歡嘛(笑)!

Q:前輩的最終學歷是?來日本大概是個什麼過程呢?

我是一橋大學經濟學研究科的碩士,來日本之後在語言學校學了2年。我在國內的大學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唸的是財務管理 ,一個半分金融、半分會計的專業。我們學校好像很多人都去留學了,不止是來日本的。好像去歐美的也很多。

就職之路

Q:前輩是什麼時候決定在日就職的呢?

來日本的時候決定的,因為既然來了,就想要學一點更深入的東西,只是在這裡讀書和日本社會其實沒有很深入地瞭解。

至於為什麼選擇出光興產呢,因為在金融業和製造業之間,我一直就很偏向製造業。

因為我自己的興趣點,在於更加實在的經濟活動,比如說製造業的商品,公司為了把這個商品做得更好,或者是能夠推銷得更好,花了很多功夫在每個環節上面,我對這個過程特別感興趣。

另一個理由,是因為當時參加說明會之後,覺得出光的公司理念和社員風貌我都很喜歡。其實最開始沒有對能源、石油特別感興趣,但是之後自己去查了關於出光興產資料,就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公司。

Q:前輩經常參加企業說明會嗎?

對,但參加那種聯合說明會對我來說,沒有特別大的意義。當你沒有太多自己想法的時候,去聯合說明會可以一次性看到很多業界很多公司,省時省力。但是當你自己有想法之後,去那邊就完全沒有意義了。

Q:但是這個在網上不是也可以看得到嗎?

其實網上的東西有時候過於書面化。當你實際去聽社員說的東西之後,你會發現,有些東西是在網上看不到的。還有,說明會中會設置社員交流的環節是很重要的,你可以瞭解到一些你問不到的信息。

進入出光

Q:最近出光在向中國發展嗎?為什麼招中國的事務系的人?

石油行業都很想向國外發展,因為石油在日本國內的需求日益減少。比起其它的行業,石油行業進軍海外的意願更加迫切。

但是要是進軍世界,就要面臨歐美傳統石油大企業,所以首先要保住亞洲市場,亞洲市場首先就是中國嘛,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不僅是出光,JX(另一家日系石油企業)招的中國人也很多。

Q:前輩會一直在東京本社嗎?

有可能。聽前輩們說,一般會讓外國人留在本社,首先至少要把你“洗腦”嘛(笑),讓你瞭解日本的商業文化,公司的企業精神,要先讓你成為公司的一員。然而,雖然前輩們這樣說,但是我有發現JX的前輩,有人沒有留在本社。

中國留學生的優勢

Q:前輩覺得,跟日本人比,中國人在日就職有哪些優勢?

我覺得就是要差別化。首先想想自己的特徵在哪裡,你和日本人相比,別人為什麼不採用日本人而採用你,為什麼不是採用其他留學生而是你 。

Q:前輩是如何表現這種“差別化”的?

其實我覺得面試的時候,不要把一些東西說得很明確,要“暗示”。你要暗示他,你能夠為他帶來什麼價值。當你想表現自己有什麼特質的時候,你也要儘量暗示對方,讓對方來感覺你有什麼樣的能力。

那些很直白地表現自己的詞語,在寫ES的時候可以用,因為有些公司是根據申請者提交的ES的關鍵詞來篩選合格者,但是你面試的時候不能說這些,這是低級操作。

Q:但是這個只能是你和別人之間的“差別化”

對。留學生的“差別化”,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有國外生活的經驗,有和不同國家的人相處的經歷,那公司會期望你負責以後海外市場的事業,或者去開拓海外市場。

確定未來的目標,現在開始努力

Q:前輩覺得在大學這段期間,最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

這要看你今後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不僅是你以後的Career,其實更是幾十年後,你五六十歲的時候想要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Q:幾十年後前輩想要什麼狀態?

我也沒想得很清楚。雖然我們公司不裁員,但是我很想成為那種就算是被裁員了,或是自己待在這裡沒有什麼發展了,換一個地方,照樣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的人。

Q:你覺得在大學裡學習的知識還不夠嗎?

肯定是不夠的,因為大學的時候,並且沒有把所學知識和實際相結合,所以學的東西都是很虛的。其實最重要的能力,還是去看這個公司或者這個行業的生產流程或運作流程,看你能不能發現問題,哪些是需要改進的。

Q:最後,請你對後輩贈言幾句

希望大家能不斷地調整自己的人生方向,想想自己的目標是什麼,這個是最重要的。針對自己的目標,時常地去發現、定位和調整,會帶給你很多能量,也會幫助你不讓自己偏離軌道。

關於日本,我們專業,赴日工作留學投資,加Wechat:monsterxinz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