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與「造血」有機結合——杭州與恩施深化產業合作紀實

產業合作、資金支持、勞務協作,一批批援助項目落地生根。如今,武陵深處,清江河畔,處處可見杭州的印記。“先富幫後富,攜手奔小康”,在杭州市的對口幫扶下,我州正加快脫貧步伐。今年,杭州市8個區、50個街道、50個行政村(社區)與我州8個貧困縣市、50個鄉鎮、50個行政村點對點,結對子,不脫貧,不脫鉤。


“輸血”與“造血”有機結合——杭州與恩施深化產業合作紀實


杭州市上城區與鶴峰縣共建的有機茶歐盟認證示範基地。

茶產業協作,恩施茶葉變成老百姓“金葉子”

9月25日,恩施州龍馬新果實業有限公司第二條碾茶生產線安裝完畢。5月24日,該公司第一條碾茶生產線正式投產,一筐筐綠茶進入流水線,吐出青翠欲滴的抹茶粉末。這些來自大山深處萬畝茶園裡的嫩葉,將進入伊利、娃哈哈、香飄飄的酸奶、蛋糕中,成為那一抹清新的綠色。

杭州,號稱“中國茶都”,是我國茶產業市場化水平最高的城市。恩施,湖北省最大的茶葉生產基地。去年以來,杭州深入實施恩施茶產業提升幫扶工程,每年落實1000萬元茶葉發展資金,以項目帶動,幫助恩施茶產業提升品質、擴大市場、增加效益,帶動農戶脫貧,推動30餘家大型茶企與恩施結對子。其中,“龍馬新果”實業成為兩地茶企“聯姻”的成功範本。

去年11月,按照“恩施所需,杭州所能”的東西部協作計劃,由全國最大的抹茶加工和出口企業浙江新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出資70%、湖北金果茶葉股份有限公司出資30%聯合組建恩施州龍馬新果實業有限公司,按照高起點、高標準、自動化、現代化的思路,在恩施市龍鳳鎮龍馬風情小鎮建成一流的集生態茶園和標準化茶廠為一體、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現代化茶葉示範產業園。該項目於今年1月初開工建設,5月12日第一批抹茶試製成功。從開工到投產耗時不到4個月,真正體現了杭州與恩施兩地協作的速度與效率。

“我們過去只採春茶,夏茶、秋茶基本都撂荒。”村民告訴記者。去年11月,杭州新洲茶業來到龍馬村,建設恩施首個抹茶生產基地,註冊資金5000萬元,使用的原料正是夏秋茶,今年已為農民增收7000餘萬元。恩施州龍馬新果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凌勃介紹,公司規劃總投資1.1億元,分三期實施。一期廠房建設、加工設備及基地建設投資1700萬元,茶旅融合產業建設投資2300萬元;二期蒸青加工設備及基地建設投資1600萬元,茶葉深加工廠房及設備建設2400萬元;三期碾茶設備及基地建設投資900萬元,抹茶小鎮市場建設2100萬元。目前,公司正在進行茶園改造和基地擴建,10月底還將生產碾茶8噸。按照公司目前的生產規模,預計今年生產碾茶及抹茶合計40噸,產值約320萬元,直接帶動174戶農戶年增收3000元(其中貧困戶76戶)。明年還將安裝4條生產線,預計年產值將達到5000萬元以上。

為了打通從產品到市場的渠道,由杭州藝福堂、正浩茶業、杭州茶廠3家杭州知名茶企聯合成立了恩施州龍馬聚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建立現代茶葉營銷中心,讓我州的茶葉產品藉助杭州的平臺,更好地走向市場,真正把茶葉變成老百姓致富的金葉子。

龍馬茶產業項目是杭州、恩施兩地真誠合作、精準扶貧、雙向共贏的樣板工程,其示範效應初顯,正吸引更多企業和人才參與到恩施茶產業幫扶工作中來。


“輸血”與“造血”有機結合——杭州與恩施深化產業合作紀實


杭州市有關領導和專家考察龍馬新果抹茶原料基地。

電商產業協作,助力恩施特色產品走向全國

今年1月23日,“恩施硒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落地,成為杭州市上城區響應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第一家進駐鶴峰當地的互聯網企業。1月31日,“硒山尋”品牌設計啟動; 2月24日團隊正式進駐鶴峰; 3月1日杭州運營中心成立; 3月15日通過微信公眾號、電商平臺,以及在杭州上城區的街道宣傳等途徑,有力推動了鶴峰的高山有機茶、五穀雜糧、硒土豆等農產品的知名度和銷售。

“恩施硒語”是杭州市上城區通過“互聯網+”平臺的優勢資源共享,實現與鶴峰產業幫扶的典型案例,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讓優質的、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展現力量,猶如毛細血管般滲透到幫扶地區的各個產業、各個領域、各個層次,從而與政府的幫扶實現有機結合。

杭州與恩施兩地政府大力推動“硒品入杭”工程,更多的恩施農作物產品進入到杭州的商場、超市、食堂。

9月29日,咸豐縣20噸富硒大米運抵杭州市餘杭區,該縣富硒優質農產品全線登陸杭州市餘杭區。當天,由杭州市餘杭美麗洲文化基金會在咸豐註冊成立的黔恩美麗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也在餘杭開業,該店通過線上線下將咸豐特色農產品銷往餘杭,進入機關鎮街食堂、進超市和企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致富。

目前,咸豐黑豬、土豆、山茶油等土特產品正在火熱預訂中,計劃年內試銷黑豬500頭,明年爭取銷售2000頭,幫助1000戶貧困戶增收脫貧。今年春節前,依託產業扶貧工作,餘杭區還將推出一批咸豐特色“愛心大禮包”,為餘杭人備上一份精心的年貨。

“短短4小時勁銷7萬公斤!”7月5日上午9點,全國最大的社交電商平臺杭州雲集開賣恩施硒土豆,憑著強大的口碑和推介能力,繼恩施玉露、利川紅後,恩施又誕生了一個網紅品牌。9月5日上午9點,來自恩施市三岔鎮和太陽河鄉的富硒小土豆正式在杭州貝店科技有限公司的線上電商平臺“貝店”首頁開售,上線僅3小時銷量就突破了5萬公斤,銷售數據不斷攀升,當天銷量達15萬公斤。銷售數據的每一次突破,都傾注了無數杭州電商人的汗水,也承載著杭恩兩地人民攜手擺脫貧困的夢想。

杭州作為電商之都,擁有阿里金服、硒山尋語、藝福堂等數十家電商。這些知名電商紛紛在恩施設立分公司,培訓相關技能,助力恩施產業發展,一箱箱農產品藉助互聯網觸角銷售到全國各個角落。

突出產業合作,增強“造血”功能

在第二屆中國國際茶博會上,5款恩施茶獲得金獎,恩施硒茶體驗館正式落戶茶都名園,杭企投資的新果、聚優兩家公司相繼開工建設。在第四屆中國(杭州)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成功打造出利川紅、恩施玉露、恩施硒土豆等恩施網紅品牌,在杭州設立了恩施農特產品展示銷售中心、世界硒都博覽館、恩施硒茶展示交流中心3個農特產品陣地。

推動茶葉產業合作、“硒品入杭”,只是杭州、恩施兩地深化產業合作的一個縮影。

今年6月5日,州政府印發的《2018年杭州市·恩施州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要點》提出,兩地要加大產業“造血”幫扶力度,開展“2018浙商進恩施活動”,幫助協調娃哈哈等杭州知名企業走進恩施,尋求合作;支持引導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食品加工企業、生物醫藥企業到恩施投資;利用杭州市信息化平臺,加強我州產業發展、招商引資、經濟合作宣傳推介;定期在杭州舉辦我州及各縣市招商推介活動;引導已入駐恩施的浙商企業圍繞貧困村貧困戶精準發力,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助推恩施高新區建設。探索合作共建“杭州—恩施東西部協作產業示範園”,支持引導杭州市企業進駐;開展國家高新區創建、運營與管理方面的人才交流活動,指導恩施州高新區建設;深化與結對友好園區杭州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全面合作,深入開展產業承接、園區共建等工作。

助推恩施全域旅遊。“生態文化旅遊”產業是我州著力打造的“四大千億產業集群”之首,也是恩施走綠色發展之路的選擇,旅遊業成為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催化劑。4月9日,我州在杭州西湖之畔舉辦“杭情施意恩施等你”系列推介活動,推出了“杭州人遊恩施”系列重磅優惠政策,向杭州廣大市民發出了誠摯的邀請。我州啟動了針對杭州為核心的長三角遠程旅遊市場的營銷,吸引了杭州地區的職工療休養、觀光旅遊、養生度假等大批的遊客湧入恩施。越來越多的恩施百姓在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

打造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積極參加各類電商會展,推動恩施電商企業“走出去”開展交流合作。加大電商人才培訓力度,建立電商人才培訓基地,大力培育電商人才。深入實施“施品入杭”工程,在杭設立恩施硒產品展示銷售網點。加大宣傳普及力度,推動恩施硒食品通過電商、商場、超市、專賣店等渠道走上杭州市民餐桌。引導生物醫藥企業赴恩施開展道地中藥材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基地建設,挖掘生物醫藥產業的巨大潛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