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所謂的自由貿易——歐洲殖民時代的國際秩序

英國所謂的自由貿易——歐洲殖民時代的國際秩序

歐洲殖民時代的國際秩序,時間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

L·S·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

殖民地可以作為數量日漸增多的製成品的市場;從獲取殖民地的不斷增長的慾望中,可以看出新帝國主義與工業革命之間的密切聯繫。19世紀期間開始工業化的幾個歐洲國家和海外國家很快就在互相爭奪市場,並在這過程中,提高各自的關稅,以抵制別國的產品。不久,有人主張,每個工業化國家都應當擁有能夠為其製造商提供"不受外國競爭影響的市場"的殖民地。1898年,共和黨參議員艾伯特·J·貝弗裡奇就這種看法向波士頓的一群商人作了頗有代表性的說明:

美國的工廠正在製造比美國人民所能利用的更多的東西;美國的土地正在生產比美國人民所能消費的更多的東西。命運已經為我們制訂了我們的政策;世界的貿易應該而且必須是屬於我們的。因此,我們將如同母國(英國)所告訴我們的那樣,去得到世界的貿易。我們將在全世界建立貿易站作為美國產品的分配點。我們將派我們的商船隊駛過誨洋。我們將建立起一支真正偉大的海軍。自治的、掛起我們的旗幟並與我們通商的巨大的殖民地將在我們的貿易站周圍成長。

工業革命還產生了剩餘資本,剩餘資本又致使各強國尋找殖民地作為其投資的去處。資本在國內積累得愈多,利潤降得愈低,對國外更有利可圖的投資市場的需要也就愈大。實際上,各強國,尤其是英國、法國和德國,對外國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到1914年,歐洲已成為世界的銀行家。在19世紀上半世紀,這些海外投資的大部分是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在白人的世界。但是,在19世紀下半世紀,這些海外投資多半是在亞洲和非洲的非白人的、相對不穩固的國家。提供資本的成千上萬個私人小儲蓄者和一些大的金融組織自然為其資本的安全而憂慮。他們寧願在其投資所在的地區出現"文明的"行政管理,而且這種管理最好是由他們各自的政府來進行。如此,投入剩餘資本的需要促進了新帝國主義。

工業革命還引起對供給機器用的原料的需要。這些原料——黃麻、橡膠、石油和各種金屬——的大部分來自世界"未開化的"地區。在多數情況下,要充分地生產這些物品,就需要有大量的資本支出。這種投資如我們已知道的那樣,通常導致政治控制的強加。

這個時期的國際秩序和殖民的色彩密切相關。殖民地和宗主國的政治、經濟貿易等等具有一體化的趨勢(雖然是殖民地提供原料,宗主國提供製成品,但是這種關係深深影響了國際政治、貿易秩序的規則),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這種基於國力與殖民地之間構建起來的國際秩序很容易受到後來崛起者的挑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雖然有了威斯特伐利亞條約體系,也慢慢有了解決國際爭端的機構等等,但是由於西方列強本身就是在爭奪博弈中獲得自己的殖民地,殖民體系是這一時期最顯著的特徵。

新崛起的大國——德國,想要更好的發展,不得不要突破英法在歐洲大陸的制約,還要突破英法海外殖民地市場的制約。

德國也是可倒黴,普魯士歐陸三戰,奠定德國作為歐陸大國的地位,等到德國工業實力崛起之後,發現世界上沒有什麼殖民地了,原料來源和製成品傾銷市場都很小,有一個很大沒被瓜分,就是中國,美國有拉丁美洲(雖然拉丁美洲都是獨立的國家,但是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了),意大利就比德國還可倒黴。

最早的用現在的流行語貿易保護主義就是宗主國和殖民地是一體的,排外的,後來崛起的美國和德國都想打破這種局面。

說白了,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是兩個軍事聯盟軍備競賽的擦槍走火的一次偶然,那麼還不說是歐洲海外擴張所形成的規則下的殖民體系受到歐洲後發大國挑戰的必然結果,開始英國、荷蘭挑戰葡萄牙、西班牙類似,德國挑戰英國、法國。

一戰,應該說還在威斯特伐利亞條約體系下,德國戰敗,也只是簽了一個《巴黎和約》,德國並沒有被佔領統治吧。二戰不同的一點在於,納粹德國的確是想統治控制,的確是想統治佔領區。

在這樣一個具有濃重殖民色彩的體系下,或者說這種殖民色彩嚴重的國際秩序不打破,那麼說二戰是一戰的延續也沒錯。

我們在看一下二戰前第一個法西斯國家——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同樣作為一個獨裁者,我們應該說弗朗哥更明智)在二戰中的表現就會很有意思。

法西斯一詞:

法西斯,(拉丁語fasces的譯音)原指中間插著一把斧頭的“束棒”,為古羅馬執法官吏的權力標誌。現象徵強權、暴力、恐怖統治,對外侵略掠奪,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極端獨裁形式。

後來,奉行獨裁統治的意大利法西斯黨用來作為該黨的標誌。法西斯逐漸成為是一種國家民族主義的政治運動,在1939年~1945年的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蔓延大半個歐洲。

1919年3月23日,發起一場“法西斯主義運動”,在米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戰鬥的法西斯黨”。1921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國家法西斯黨,墨索里尼被稱為“領袖”。1922年一次長時間總罷工被“衝鋒隊”所破壞。從而使經過周密策劃的“羅馬進軍”(1922年10月28日)掃清了道路。在這次危機期間,墨索里尼本人留在米蘭,直到伊曼紐爾三世拒絕顧問們拘捕墨索里尼的建議,召他組織內閣(10月31日),被任命為總理,獲取政權。極端的民族主義開始在意大利瀰漫開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隨著歐洲各國實力微弱,殖民地民族主義運動潮流洶湧,歐洲各國忙於建設自己,也順應時代,各殖民地相繼獨立建國,國際秩序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某種程度上應該說二戰削弱了歐洲,導致新的國際秩序更快到來)。

殖民地與宗主國的關係,有點像終極壟斷形式,其實是統治,說白了除了管家之外,其他的基本上就是為宗主國打工的。

怎麼安排的呢?

《大國崛起》:

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業優勢,英國開始積極推行自由貿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義的經濟體系。它率先採用取消貿易限制的辦法來擴大國外市場,也就是用取消別國產品輸入英國的限制,來換取別國取消對英國產品的限制。自由貿易成為英國的國策。“英國製造”從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場里長驅直入。

為了實施自由貿易政策,英國用武力迫使一個又一個國家打開了大門,迅速擴張成為一個“太陽不落的帝國”。在這個帝國裡,一個以英國為核心的商業貿易圈逐漸形成。英國的經濟學家傑文斯1865年曾這樣描述:

“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有我們的牧羊場;秘魯送來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遍佈東印度群島。我們的棉花長期以來栽培在美國南部,現已擴展到地球每個溫暖地區。”

居高臨下的海外貿易和殖民地的擴張,反過來又極大地推動了英國工業化的進程。到19世紀中期,英國往昔那種田園詩般的風情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個忙忙碌碌的世界。鄉村建起了灰暗的廠房,城鎮豎起了高聳的煙囪,工廠裡迴盪著機器的轟響,高爐前迸射著鐵水的光亮。1850年時,英國的城市人口已經超過了60%;鐵產量超過了世界上所有國家鐵產量的總和;煤佔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二,棉布佔全球的一半以上。

什麼自由貿易,更多是像印度一樣淪為英國殖民地的區域,成為原料和工業製成品的傾銷市場。

這本身就不可能談得上公平的貿易,因為被統治的地位意味著你的收入很可能被用來補貼帝國的利益,比如北美殖民地的利益,更多就是通過價格來獲得更多收益(統治者定價格很正常)。

當然過剩的資本的確被用來投資殖民地,一是為了維護帝國的統治;另一方面的確提升了這個區域的發展水平,但是並不會讓殖民地完成工業化(一工業化完成軍事強大容易擺脫被統治的狀態,二多了一個工業製成品競爭對手,無論怎樣利益都會受損)。

第一次國際分工,不僅意味著分工,也意味著農業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到來,過去農業需要種植這種植那,可能溫飽都解決不了,現在分工專業化大規模種植出現了。

《全球通史》:

"新帝國主義"一詞是頗有道理的,因為這種19世紀後期的歐洲擴張就它對殖民地和附屬地的影響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雖然羅馬通過掠奪、通過收集主要以糧食為形式的貢物,簡單、直接地剝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剝削並不特別地影響殖民地的經濟生活和結構。殖民地繼續以與過去相同的方式生產幾乎同樣的糧食和手工藝品。將這種帝國主義與後來侵擾並改造整塊整塊大陸的那種帝國主義相比,就象將一把鏟子與一臺蒸汽挖掘機相比。傳統的帝國主義包含剝削,但不包含根本的經濟變化和社會變化。貢物僅僅歸於某一統治集團而不歸於另一統治集團。相形之下,新帝國主義迫使被征服國家發生徹底的變他這與其說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政策,不如說是西歐的生氣勃勃的工業主義對非洲和亞洲的靜止的、自給自足的農業政權的不可避免的影響。……

開始時,歐洲征服者肯定毫不遲疑地進行掠奪和徵收貢物。英國人在印度就曾這樣做過,就象西班牙人早先在墨西哥和秘魯所做的那樣。但是,經過這一最初的階段之後,歐洲的生氣勃勃的經濟開始以各種方式包圍和改變殖民地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如我們已知道的那樣,工業化的歐洲需要為它的剩餘資本和製造品獲得原料來源和市場。例如,英國曾用船把大量組織品和資本運到印度,資本主要是用於鋪築鐵路。……

應該指出,鐵路和其他大項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設施是用英國資本換來的。換句話說,印度並不是必須待到它積聚起足夠的資本時才發展其經濟和增加其出口商品。因而,在這早期階段,印度的經濟發展因與英國的聯繫而得到促進。但是,重要的一點是,印度的經濟不僅受到促進,也得到重建,並在後一階段中歸於無效。英國的紡織品非常便宜,這時能通過鐵路網而分配到全國,從而,象在早一個世紀時使英國工匠破產那樣,無情地使土著工匠破產。不過,這兩種形勢之間有一個極其重要的不同之處。英國工匠到城市中雨後春筍般地發展起來的工廠裡去做工,印度工匠卻由於他們的城市裡沒有出現工廠而無處可去。英國人自然並不希望在印度建立一個相競爭的工業結構。他們喜歡印度的經濟補充他們自己的經濟,而不喜歡印度的經濟與他們自己的經濟競爭。因而,印度供應原料給英國,作為回報,印度得到製成品和建設項目所需的資本。

這是一種自然的、可理解的安排,但是,它深深地影響了印度人民。他們以往歷來是通過農業和手工業謀生。而這時,工匠須削價與競爭者搶生意,沒有可替換的生活來源。農民也不能不受到影響,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開始捲入為英國工廠生產黃麻和其他商品的過程中。這意味著他們不再僅僅供養他們自己和附近城鎮的人們。這時,他們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受世界經濟的波動和危機的支配。歐洲還通過傳入醫學科學和種種衛生措施而從根本上影響了印度,因為醫學和衛生措施導致人口急劇增低這種情況早先在歐洲也發生過,但是,歐洲有數百萬人進入城市或去了海外,而印度人卻做不到這些。因此,最後結果是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受阻。

二戰之後,民族主義高漲,維護對殖民地的統治的成本越來越高,和獲得的收益相比其實划不來,更重要的是歐洲二戰被打殘了,無力管控一些民族獨立高漲的國家,即使到了法國國力恢復,也沒有在爆發阿爾及利亞的戰爭。

因為歐洲的自身的發展僅僅需要的是原材料和能源(石油),工業基礎自己建立起來,技術是西方可以共享的,缺的僅僅是原材料和能源,這些依然可以從那些獨立的民族國家的貿易中獲得。

說白了一個國家如果原材料和能源自給,不用對外貿易都可以發展起來,建立很高的科技福利水平。

一個國家資本人口有限,什麼都做很可能不是很好的配置方式,發揮比較優勢很可能會增進雙邊的收入和利益。

王福重《純粹經濟學》:

開放,就是打開國門,跟全世界做生意。比如,我們目前還不能製造大型客機,可是很多人卻坐上了大飛機。飛機是怎麼來的呢?用牛仔褲換來的― 我們出口一億條牛仔褲,就可以換回來一架波音飛機。這是很划算的買賣,因為我們用一億條牛仔褲的成本,製造不出來一架波音那樣的飛機;同時,美國人也覺得合適,它用生產一架波音的成本更生產不了一億條牛仔褲。用牛仔褲換飛機,就是開放。

按照比較優勢進行分工,照樣可以增加各國的福利水平。即使再落後的國家,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也可以靠著貿易強國。

貿易比較優勢有其不足之處,就是工業化產業,大家都可以做,後面會說產業競爭的比較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