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台灣企業家,汶川地震,手下說捐一百萬行嗎?他說捐一個億

此人是臺灣企業家,汶川地震,手下說捐一百萬行嗎?他說捐一個億

今天我們講的是一位臺灣企業家,他創建的臺塑集團在臺灣是首屈一指的大企業,在塑料產業上他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他就是臺灣的塑膠大王王永慶。

此人是臺灣企業家,汶川地震,手下說捐一百萬行嗎?他說捐一個億

王永慶的祖籍是福建省安溪縣,祖父那一輩因為生活就到了臺灣,後來王永慶這一家子就在臺灣住了下來,一直到現在。來到臺灣之後的王永慶一家並沒有過上很好的生活,主要收入是幫助別人看茶園,很少的收入只能勉強維持生活,日子根本就不好。9歲那年,王永慶的父親患病,年幼的王永慶便開始幫助母親分擔家務。

15歲那年,王永慶小學畢業就沒有繼續讀書,在茶園幹了一段時間之後便去了臺灣嘉義縣的米店做了學徒。後來王永慶用父親借來的錢開了自己的米店。期初,因為自己的米店小,招攬不到生意,後來王永慶就上門推銷自己的米,並且幫助顧客清掃米缸,後來王永慶發現市場上的米雜質很多,於是王永慶就把自己的米洗乾淨再賣,這樣就吸引到了客戶,期初能賣10鬥米,後來就賣到了100多鬥米,王永慶也因此有了資產。

此人是臺灣企業家,汶川地震,手下說捐一百萬行嗎?他說捐一個億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臺灣經濟開始飛速發展,王永慶開始做木材生意,並快速的掙到了錢,後來木材行業競爭激烈,王永慶便適時的推出了市場。

50年代初,臺灣的塑膠行業還沒有出現,當時有名的企業家何義外出訪問回來之後覺得臺灣的產品競爭不過日本,於是就認為臺灣的塑膠產業發展不起來。但是,王永慶的想法恰恰相反,因為臺灣得天獨厚的條件,正適合發展塑膠,王永慶於是就和別人合夥開了一家塑膠廠。

此人是臺灣企業家,汶川地震,手下說捐一百萬行嗎?他說捐一個億

兩年之後開始產塑膠,結果因為價格低廉,王永慶的塑膠大賣,超過了日本的塑膠。後來他又投資了自己的塑膠產品加工廠---南亞塑膠工廠,成為了市場唯一的供應商。隨著產品價格的下降,王永慶的公司雙雙獲利。從那以後,王永慶的塑膠產量一步步提升,直到發展到現在的100萬噸,使他的公司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膠顆粒產業。

現在,王永慶的公司已經有員工7萬人,資產超過了1.5萬億臺幣,王永慶也身價上百億。2002年,王永慶宣佈退休,不再過問公司的具體經營事務。

此人是臺灣企業家,汶川地震,手下說捐一百萬行嗎?他說捐一個億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地震,王永慶公司的手下問王永慶要不要捐款,捐多少合適?王永慶還沒有說話,手下說一百萬行嗎?王永慶意味深長的看著這個手下說:“捐一個億。”

就在捐款沒過多久之後的10月15日,王永慶去世。

王永慶作為臺灣企業家,能夠心繫祖國,這著實讓人感動,不像現在的一些臺灣商人忘了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