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之爭再起波瀾:華彬有信心保住紅牛嗎?

本報記者 孫吉正 北京報道

中國紅牛的大限之期已到,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的矛盾再次爆發。針對由華彬集團控制的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20年營業期限於9月29日到期一事,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發佈聲明稱已遞交了營業期限延長申請。然而,泰國天絲同日發佈公告稱,作為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95%股權的股東,決定清算紅牛維他命公司,並要求華彬集團立即停止與清算無關的經營活動。

作為中國功能飲料的寡頭,紅牛的命運是否會就此改寫還無法確定,但此前,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曾在公開場合稱,紅牛當年賣了60億罐,但是今年“牛跑不動了”。這也直指目前華彬集團所面臨的這場危機。

紅牛往事

網上有消息顯示,2018年2月,紅牛泰國和英特生物製藥的員工,在接受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詢問時確認,不同意延續紅牛公司合資經營期限。泰國天絲集團方面曾公開表示,對嚴彬方面失去了信任,決定不再與之合作,中國紅牛或將被撤銷清算。

在合作之初,根據中國法律規定,如果要將紅牛功能飲料出口到中國,就必須聯合中國自然人或法人設立合資企業。因此紅牛創始人許書標和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成立了這一合資公司,在中國生產和分銷紅牛。

在合資公司股東結構上,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佔88%,許氏家族控制的英特生物製藥控股有限公司佔7%,嚴彬控制的環球市場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懷柔區鄉鎮企業總公司分列4%和1%。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則由當時41歲的嚴彬和73歲的許書標在1995年3月27日成立,該公司嚴彬和徐氏家族分別持股45.76%和54.24%。

合作之初,許書標和嚴彬分工明確。許氏家族為中國紅牛提供品牌授權、技術和專家支持,嚴彬負責生產和銷售。雖然嚴彬和許書標為忘年交,但在2012年許書標病逝後,嚴彬顯然與許家出現了隔閡,隨著中國紅牛的逐漸做大,嚴彬的話語權超過了許家。

令許氏家族沒有想到的是,從1998 年合資公司成立之後,嚴彬就開始染指“紅牛”商標註冊。到2014年,許氏家族發現,除了32類核心商標,嚴彬已註冊了大多數其他類別的紅牛商標和外觀專利。

2017年,許家就曾多次公開表示,嚴彬利用在國內經營紅牛的權利,竊取了原本屬於許家的利益,因而決定不再與華彬集團合作。泰國天絲方面在國內成立紅牛安奈吉,要求華彬停止紅牛的經營活動,並準備隨時接受紅牛這個百億市場。

面對紅牛200億元的市場規模,嚴彬將20多年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讓顯得並不現實。最終,為了“制裁”華彬集團,泰國天絲甚至不惜將奧瑞金等紅牛的供應商告上法庭以逼其就範。

“華彬和許家的矛盾主要還是由於許家認為華彬集團剝奪了原本屬於許家的利益,因而賭氣以股權上的優勢要挾華彬集團,而華彬集團則希望保住在中國經營紅牛的控制權,其實歸根結底仍舊是雙方在以後的利益分配上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雙方都在‘賭氣’爭鬥,為的就是在以後談判桌上有更多的籌碼。”快消品營銷專家高劍鋒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博弈升級

2018年4月份,紅牛中國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強調華彬集團方面表示將繼續經營中國紅牛。據當時經銷商回憶,華彬集團此外還召開了經銷商的內部會議,強調了泰國天絲成立的紅牛安奈吉並不合法。

雖然泰國天絲在國內的渠道和市場遠不及華彬集團,但泰國天絲仍舊使用了各種途徑和方法與華彬集團抗衡,有業內消息稱,曾擔任中國紅牛總經理一職的王睿加入到了紅牛安耐吉,但該消息並未得到華彬集團方面的證實。

面對泰國天絲的步步緊逼,華彬集團並未坐以待斃。2017年,華彬集團推出了走低端市場的戰馬功能飲料。當雙方矛盾不斷激化時,華彬集團的戰馬成了“殺手鐧”,在2018年上半年,戰馬搖身一變成為了與紅牛等價、同類型包裝的產品,在經銷商渠道上,華彬集團提出了“有紅牛的地方就要有戰馬”的口號,而在口味上,升級後的戰馬與紅牛相差無幾。

“紅牛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功能飲料的代表,提起功能飲料無疑會想起紅牛,就如同提起涼茶就會想到紅罐一樣,所以用戰馬取代紅牛隻不過是個噱頭,並不可能實現。”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說。

與此同時,泰國天絲在組建紅牛安奈吉的過程中也面臨較大困難,此前多次被曝紅牛安奈吉出現離職潮,組建的銷售團隊也多次被曝有職業經理人離職。“歸根結底,泰國天絲沒有能力獨自在中國吃下如此大的攤子。”朱丹蓬說。

在高劍鋒看來,即便泰國天絲成立了紅牛安耐吉,但沒有華彬集團的紅牛是無法在功能飲料市場維持如此大的規模。“不同於王老吉和加多寶的是,王老吉和加多寶在分手問題上涉及到了國有資產的問題,因而情況也更加複雜,但在紅牛的問題上,僅僅是兩個商人在為了利益而博弈,如果就此將紅牛分解,那麼雙輸的局面是必然的,在‘商人重利’的前提下,紅牛最終有很大的幾率被調解。”

“不排除未來會有第三方介入以化解矛盾。”高劍鋒告訴記者。

漁翁得利?

根據此前華彬集團公佈的數據顯示,紅牛中國的營收已經超過200億元,佔據了整個品牌七成以上的份額,紅牛也成為了功能飲料行業唯一的寡頭品牌。

不過,隨著紅牛糾紛事態的擴大化,其他企業看到了紅牛動盪時期的尷尬局面,因而紛紛出手試圖在此時改變市場格局。

在紅牛動盪之際,英國、泰國、奧地利紅牛紛紛湧入國內市場,但其中不乏大量的偽劣產品,反而進一步影響了紅牛的市場。

除此之外,其他功能飲料品牌也紛紛出擊。其中,東鵬特飲在8月份召開了經銷商內部大會,提出要在紅牛動盪之際儘可能地取得市場份額,為此不惜直接降低零售價格,並給予經銷商大幅度讓利,這也被行業認為是一場“豪賭”。根據歐睿市場數據顯示,雖然東鵬特飲在功能飲料市場份額排名第二,但也僅有兩成以上的市場份額。此外,可口可樂支持的魔爪、達利集團的樂虎也都成為了紅牛動盪時期的受益者。

“紅牛現在的動盪還是沒有刺痛雙方的神經,等紅牛因為糾紛而衰落,他們還是會去商談,畢竟利益才是經營的核心和根本。”高劍鋒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