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指山寨紅牛,東鵬特飲能否扭轉全國化發展瓶頸?


曾被指山寨紅牛,東鵬特飲能否扭轉全國化發展瓶頸?





近日,證監會披露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鵬飲料”)已經完成了第一期上市督導工作,已接受華泰聯合證券的輔導。這意味著自今年6月提交IPO申請後,東鵬特飲的上市計劃有近了一步。

然而在業內看來,對大單品東鵬特飲過於依賴的東鵬飲料公司,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功能飲料市場順利完成百億營收目標,尚有一定難度。

據官網資料顯示,東鵬飲料始創於1987年, 是深圳市老字號飲料生產企業。2003年9月完成國有企業向民營股份制企業改制。其產品結構以“東鵬特飲”維生素功能飲料為主導,九制陳皮飲料為輔,純淨水、紙盒裝清涼飲料為基礎。

大單品依賴症

據東鵬特飲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東鵬飲料銷售額破40億元,2018年收入超過50億元。業內普遍認為,儘管東鵬飲料營收增幅達到25%,但難逃對大單品東鵬特飲的依賴。

2009年,東鵬特飲問世,在發展過程中似乎刻意與功能飲料“老大”紅牛進行區別。前期,紅牛主打罐裝產品,東鵬飲料選擇了瓶裝。後期,東鵬特飲推出金罐產品,但價格在3.5元-4元區間,不與紅牛的6元價格帶形成正面競爭。

在市場開拓上,東鵬飲料挖來了曾在加多寶任職的盧義富和吳興海,以期擴大版圖。

如今,東鵬飲料形成了以東鵬特飲為主,九制陳皮飲料為輔,純淨水、紙盒裝清涼飲料為基礎的產品結構。東鵬飲料京東旗艦店顯示,其九制陳皮飲料、檸檬茶等產品反響平平,評價人數寥寥。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東鵬飲料目前的產品組合不夠豐富,產品線的打造還存在不足。東鵬飲料選擇上市,是因為整個功能飲料行業有消費需求。為進一步取得發展,進行多品牌、多品類的戰略佈局很有必要,這就需要依託資本端的力量推進。

在不斷追趕紅牛的同時,東鵬飲料還深陷多項訴訟。天眼查信息顯示,東鵬飲料以及投資的多家公司因侵害商標權、外觀設計專利、買賣合同糾紛等被起訴至法院。2019年,東鵬飲料還因東鵬特飲外觀專利過期後仍繼續出售相關產品,而被永州市冷水灘區市場監管局罰款3萬元。

被指山寨紅牛

據前瞻研究院最新報告顯示,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額由2013年的232.6億元增至2017年的415.2億元,2018年零售額突破450億元,預測到2020年將達到680億元。

紅牛依然在功能飲料市場處於領軍地位。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紅牛年銷售額穩定在200億元左右。今年上半年,紅牛與兄弟品牌“戰馬”銷售額合計147.2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紅牛“再度創下史上最好成績”。

在很多消費者眼中,東鵬特飲被認為很土,在產品包裝上,和紅牛沒法比,但東鵬特飲一年的銷售達到50億,已經成為紅牛在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

東鵬特飲的成名得益於林木勤,其2003年接手了這家老牌飲料生產企業,之後對公司進行了差異化經營。

有人質疑,東鵬特飲很大程度上山寨了紅牛,但很長時間避免與紅牛競爭,比如,東鵬特飲用瓶裝代替;其次是定位中低端,紅牛賣6元一罐,它就賣3.5元一瓶。

2013年,東鵬特飲請到了謝霆鋒做代言人,當時的口號是,“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這條廣告語一定不陌生。

這之後,東鵬特飲迅速佔有市場,逐漸走出本地,面向全國,其在2016年銷售額達到30億元,2017年達到40億,2018年更是達到50億元。

當然,“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的口號就很抄襲紅牛。因為,這之前紅牛的廣告語就是“累了、困了、喝紅牛”,而且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耳熟能詳。

結語

前有猛虎,後有追兵。隨著更多品牌入局,功能飲料的競爭環境也更加嚴峻。前瞻研究院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市場上常見的功能飲料包括紅牛、樂虎、東鵬、魔爪、卡拉寶、中沃、黑卡等。其中,紅牛佔據市場半壁江山,樂虎、中沃與東鵬特飲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可謂是壓力重重。

此前,東鵬特飲為了實現全國化目標,從去年開始不惜打價格戰,和紅牛等其他功能飲料貼身肉搏,引來經銷商們的叫苦不迭。紅牛相比,東鵬特飲的銷量和市場份額還差距較大,此次上市能否扭轉東鵬特飲的全國化發展瓶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