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 自觉 自强——锻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三个维度

中华大地溢满时代朝晖,百年大党彰显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九十七载伟大征程,锻造并呈现了强大领导力,完成了改天换地的历史巨变,谱写了革命建设改革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中国共产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关键是要勇于进行自我革命,锻造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

一、以自信奠基党的领导力

锻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基础和前提是增强党的领导的自信,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一切成功实践的深层原因和根本经验。

早在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就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并明确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此后,每到关键时刻,他都对此加以重申和强调。在对待党的领导问题上,邓小平同志的一贯立场是:既坚持又改善,而改善党的领导,“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恰恰“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了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这一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对澄清不时出现的思想混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为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根本保证。毫无疑问,这源于对党的领导的高度自信。针对一些人对我们党的领导的非议以及极少数人的“公然反对”,邓小平同志曾斩钉截铁地说,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他提出,在当代中国,如果离开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他同时指出,共产党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领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1991年建党70周年时,江泽民同志强调 “那种在我国实行西方多党制的主张,实质上是要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如果那样,人民的政权就要丧失,社会主义制度就要被颠覆,国家就要分裂,人民就要遭殃”。

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对党的领导缺乏自信的问题总是时不时有所表现。尤其是前些年,在一些地方和党员干部中,对于党的领导,存在不想讲、不愿讲、不敢讲、羞于讲的状况,党组织不同程度出现作用弱化、地位虚化、功能空化等问题,有的甚至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由此引发出一系列负面效应,削弱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降低了党的领导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有力、有效地纠正党的领导弱化的问题,把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落实到使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上。旗帜鲜明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采取一系列举措,全面加强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从而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毫无疑问,这也是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领导的高度自信。

坚定“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个重要思想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简而言之,历史进步的事实给了中国人“四个自信”的底气。5000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97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6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历史,我们获得的进步和卓越成就有目共睹。今天的中国,不仅站起来了、富起来了,而且正在强起来。所有这些变化,是在排除障碍、干扰、困难以及危难的情况下坚持“四个自信”获得的。如果没有“四个自信”,中国走不到今天。而所有这些自信,归结起来,就是对党的领导的自信。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正是因为有了党的领导自信基础上的“四个自信”, 在事关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关头,我们经受住了一次次考验,每次都坚持了原则、稳住了阵脚,战胜了来自国际、国内的攻击和挑战,廓清了一次又一次来自党内外错误思潮的迷雾,应对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复杂斗争,取得了一个个伟大胜利。

事实充分说明,自信心缺失是领导力缺失之源,增强党的领导的自信,是锻造和提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基。在未来的征途上,由发展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种种复杂性和风险性,会比我们估计的更艰难,会给我们既定战略的实施增加诸多障碍和暗礁。从外部环境看,国外各种敌对势力对中国道路的质疑和否定不会停止,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不会中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但是,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需要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只有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才能在未来的征途上坚持住党的领导,获得锻造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的内在动力,战胜各种挑战和考验。

二、以自觉强化党的领导力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在全球化趋势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领导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领导一个有8900多万名党员和450多万个党组织的大党,中国共产党应该锻造什么样的领导力,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这是锻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核心和关键,在这方面必须有高度的自觉,要着重理解和把握好五个方面的统一。

第一,党的领导与人民衷心拥护的统一。增强和实现党的领导力说到底是个正确处理党群关系的问题,是党与人民群众呼应传递、双向激励的政治过程。党要切实感受人民的心愿和呼声,才能形成正确的领导;人民要真心实意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才能产生事实上的领导力。中国共产党能由一个50多名党员的组织,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发展壮大,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革命任务;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立新中国,实现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飞跃,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根本原因就是实现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呼应传递、双向激励,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支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略,第一条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二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之所以将这两条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在于这两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一致性, 就从根本上把握住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定位,把握住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本质要求和特点。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一致性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贯宗旨的内在要求。在这一宗旨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体是党,党全心全意服务的对象是人民,党的领导与人民中心是珠联璧合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就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有了执政兴邦的牢固根基,就有了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民就能够得到党的正确指导和引导,就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就有了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虽然前进道路上还会有许多风霜雨雪,甚至是激流险滩。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从人民中吸取力量,党心民心协同一致,党内党外和衷共济,就能够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第二,政治领导和全面领导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组织,政治性是其标志性特征。同时,中国共产党又不是一个普通的政治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全新论断,表明在当今中国,没有高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也没有一种政治势力或政党组织能同中国共产党这支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相提并论,旗帜鲜明地宣示了只有我们党才能扛起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其领导力主要体现为解决根本问题、方向问题、重大问题、原则问题的政治领导力。失去政治领导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抓好了政治领导力,就能够达到纲举目张、以简驭繁的效果。从中国共产党党建的实践看,能否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和注重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关系党的兴衰成败。实践也告诉我们,党的政治领导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首先,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高度一致辩证统一的。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集中精力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管好干部,并将其切实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各方面,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真正把党的政治领导全面落实好。无论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党的领导弱化了,都会出现“短板效应”,影响党的政治领导力的实现,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健康发展。其次,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与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等也是高度一致辩证统一的。前者是统领是灵魂,后者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和实现路径,缺一不可。

第三,个体领导力与组织领导力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离不开个体领导力。党的领袖、领导干部、党员每一个个体,是构成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基本细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领袖发挥重要作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我们党开始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了成熟的领导集体。在其后几十年里,我们党在坚强有力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了中国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邓小平同志是党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晚年以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关注并致力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建设,并将这些作为他的政治交代。他特别深刻地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在新时代,我们这个党,一刻也离不开领导核心凝心聚力,一刻也不能没有党的领袖把舵领航,历史和时代把领袖的重任赋予到习近平总书记肩上。有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就有了“主心骨”和领路人。伟大的事业也需要党员和领导干部发挥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很多时候是从身边的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表现来认识党和评价党的。如果党员质量不高、干部素质不好,势必直接影响党的威望和形象,也就直接影响党与群众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离不开个体领导力,但决不是单个个体简单相加之和,而是大于个体力量简单相加之和的组织力量。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历来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确保党中央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党的地方组织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上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党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党的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定会倍增。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锻造,既要锻造个体领导力,更要锻造组织领导力。

第四,硬权力与软权力的统一。增强和实现党的领导力离不开对“硬权力”与“软权力”问题的认识与把握。马克斯·韦伯对于权力的经典定义是“将自己的意志加诸他人行为之上的能力”。在此定义中,权力无疑是一种强制力。而将权力划分为“软”和“硬”的思路,来自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教授。他将“软权力”(soft power)视为影响他人“自愿”行事的能力,以区别于传统的强制性 “硬权力”。领导力究竟由什么构成?以往人们通常把领导力等同于硬权力。领导力与硬权力确实有密切关系,但硬权力仅仅是领导力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领导力的全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是硬权力与软权力的合力。硬权力是外在的、有限的,硬权力带来的只能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硬权力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硬权力也不行,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特定时期,没有硬权力,一切改革都难以推动,一切改革成果也都无法保障。而软权力是内在的、无限的,带来的是下属和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同、拥护和支持。软权力源于崇高理想信念、先进价值理念、高尚道德品行、过硬作风、超群能力、丰富经验、超优绩效等多种因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十分重视软权力,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锻造新时代强大领导力,中国共产党更要正确处理好两类权力的关系,着重加强党的软权力建设,只有让“软权力”硬起来,“硬权力”才能更具信服力。

第五,久久为功与雷厉风行的统一。久久为功,意为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雷厉风行,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这两者看似对立,实则内在联系紧密。久久为功是谋好长远工作的战略定力,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博大胸怀;雷厉风行是做好当前工作的方式方法,是高昂的蓬勃干劲。久久为功,重在“常”“长”。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就像挖井,一锹下去可能会遇到瓦砾,也可能会遇到岩石,但只要始终保持那么一种静气志气、痴劲钻劲,倾力深挖一口井,自有清泉涌出之日。雷厉风行,重在“抓紧”。俗话说,铁遇快刀软如泥。政策一经制定,措施一旦出台,就要出“快刀”,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厉风行的作风狠抓落实。中国共产党最善于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到周恩来同志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到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设计和党的十三大的“三步走”战略部署,再到习近平同志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一棒接一棒地接续奋斗。悠悠万事,贵在落实。不狠抓落实,再好的目标愿景、决策部署只能是空谈。没有落实,什么事也干不成。轰轰烈烈开头,无声无息结束;虎头而蛇尾,最终得不到好的效果。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又最讲究抓紧、抓落实。把久久为功和雷厉风行结合起来,既有谋划、又有落实,既常抓不懈、又抓紧快办,既抓战略、又抓战术,这是锻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的重要要求。

三、以自强提升党的领导力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的形成,根本途径是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地对党自身进行革命性锻造。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我们党97年的历史证明,正是因为具有自我革命精神,我们党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勘误纠错、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不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与西方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截然不同。西方相互制约的做法更侧重“他律”,而中国共产党更强调自律,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这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革命的辩证法,也符合中国自省的历史文化传统,更是在开创从党情和国情出发寻求破解长期执政历史周期率困境的新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解决自身的问题。这种能力既是我们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

自我革命要有勇气,无私无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

通过自我革命锻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不断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的过程,就是锻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的过程。只有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全党上下真正做到政治过硬、思想过硬、组织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高度统一,才能剑锋所指、应者万千,才能振臂一呼、八方云集,党才有强大的领导力。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加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在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考验、新的要求不断涌现,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也会伴随我们。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不断有新的提高。

通过自我革命锻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增强学习本领非常重要。学习能力是指组织对外界变化具有自我调适的能力,是一个组织的基本生存能力。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良好而富有成效的学习机制,对于增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党的各级组织的自我调适能力、自我纠错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保证在复杂环境和条件下,能够经受住各方考验和挑战。这是中国共产党屡屡转危为安和力挽狂澜的重要原因。学习,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自我更新的发动机。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全党增强学习本领,并放在“八个本领”之首。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打造出新时代的“钢筋铁骨”,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确保执政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