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將形成三大世界級機場羣

10月30日,發改委基礎產業司任虹巡視員主持召開課題開題評審會議,邀請高校、諮詢機構、機場公司的專家學者,審議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編制的《世界級機場群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任虹同志指出,《全國民用運輸機場佈局規劃》對機場發展的層次有了更清晰的表述,未來我國將構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世界級機場群,打造10個國際樞紐機場和29個區域樞紐機場。加強世界級機場群研究,對推動實施國家重大戰略、提升民航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任虹同志要求,課題要深入闡述世界級機場群的概念,研究提出如何實現機場群內各機場協同發展的策略,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

據悉,發改委、民航局已於2017年3月印發《全國民用運輸機場佈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目標顯示,2020年,運輸機場數量達260個左右,北京新機場、成都新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將建成投產,樞紐機場設施能力進一步提升,一批支線機場投入使用。

《規劃》目標年為2025年,展望到2030年。其中,2025年建成覆蓋廣泛、分佈合理、功能完善、集約環保的現代化機場體系,形成3大世界級機場群、10個國際樞紐、29個區域樞紐;2030年則應實現機場佈局進一步完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規劃》顯示,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機場的國際樞紐地位明顯提高,北京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上海浦東機場年貨郵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三。

在佈局方案中,《規劃》要求,完善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機場群,到2025年,在現有(含在建)機場基礎上,新增佈局機場136個,全國民用運輸機場規劃佈局370個(規劃建成約320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