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經驗再出發|「清遠經驗」是羣衆首創和黨的領導有效改革互動的歷史必然

清远经验再出发|“清远经验”是群众首创和党的领导有效改革互动的历史必然

清远经验再出发|“清远经验”是群众首创和党的领导有效改革互动的历史必然

“清遠經驗”所蘊含的改革基因和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值得大力弘揚和傳承。”“繼續研究和運用好清遠經驗揭示的改革的一般規律,繼承創新基因,抓住機遇,推進改革,為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譜寫清遠新篇章,做出清遠新貢獻。”

昨日清遠日報推出的《改革讓生活更美好“清遠經驗”再出發》特別報道,深度解讀“清遠經驗”,引發社會各界對“清遠經驗”熱議和解讀。有專家認為,清遠經驗是我黨群眾路線發揮作用的深刻體現,是群眾首創和黨的領導有效改革互動的歷史必然,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力宣傳,將中國改革開放推向縱深,有專家評價說,“清遠經驗”的推廣是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改革先鋒們大力支持的結果。“清遠經驗”所蘊含的改革基因和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值得大力弘揚和傳承。

對於“清遠經驗”當代價值,有親歷者認為,“清遠經驗”揭示出,不進行改革創新就不會有未來,改革創新永遠是時代精神的核心。

專家聲音

清远经验再出发|“清远经验”是群众首创和党的领导有效改革互动的历史必然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濤:

清遠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值得大力弘揚和傳承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濤說,改革開放歷史中,在基層有很多創新的經驗沒有記載,最終沒法挖掘它的價值,“清遠經驗”從縣到省,再到中央,通過層層宣傳,形成了話語權,充分地挖掘其價值。清遠則從經濟發展的“寒極”到改革開放的熱土,不少新鮮的東西在這裡萌芽、成長,最終形成清遠的精神並傳承下來,“清遠傳承下來的精神一直是正面的”。

王濤認為,“清遠經驗”在廣東乃至全國都很有地位、很有影響,“清遠經驗”的推廣是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改革先鋒們大力支持的結果。當今,“清遠經驗”所蘊含的改革基因和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值得深入研究、大力宣傳、弘揚和傳承。

清远经验再出发|“清远经验”是群众首创和党的领导有效改革互动的历史必然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黨史黨建部主任梁道剛:

“清遠經驗”是群眾首創和黨的領導有效改革互動的歷史必然

“從過去洲心經驗、清遠經驗,到近幾年農村綜合改革,清遠有創新的傳統。”中共廣東省委黨校黨史黨建部主任梁道剛分析說,清遠經驗是群眾首創和黨的領導有效改革互動的經典樣本。清遠經驗是群眾首創和黨的領導有效改革互動的歷史必然。

針對“清遠經驗”的當代意義,梁道剛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分析說,“清遠經驗”中,黨的領導和群眾首創的改革互動機理揭示出,在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中,在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的基礎和前提下加強頂層設計,要將黨的領導和群眾首創有效結合起來,利用好這一規律將中國改革開放推向縱深。而清遠自身應該繼續研究和運用好“清遠經驗”揭示的改革的一般規律,每一個黨組織和黨員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和群眾觀念,繼承創新基因,推進改革。

宏觀

“清遠經驗”是群眾首創和黨的領導有效改革互動的歷史必然

梁道剛認為,“清遠經驗”的精髓是自負盈虧,是想辦法把經濟搞活,是經濟管理體制改革,使國家、企業、職工三兼顧,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同心同德搞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

從清遠經驗的產生和發展歷程表明,群眾路線在機制上將黨的領導和群眾首創有效連接起來,讓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將群眾首創轉化為黨的政策,進而達到改革的成功。

“清遠經驗”中黨的領導和群眾首創的改革互動機理揭示出,在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中,一方面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一方面必須尊重群眾首創,在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的基礎和前提下加強頂層設計,要將黨的領導和群眾首創有效結合起來,利用好這一規律將中國改革開放推向縱深。

中觀

清遠要繼承創新基因 推進改革

梁道剛認為,“清遠經驗”的歷史啟示包括,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必須堅持黨的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必須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必須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利益,構建國家、集體和個人三方的利益共同體;必須深入實際,加強調查研究,把改革的頂層設計建立在堅實的調查研究基礎上;必須堅持正確的改革觀,堅持正確的改革判斷標準。

梁道剛說,清遠自身應該繼續研究和運用好“清遠經驗”揭示的改革的一般規律,繼承創新基因,抓住機遇,推進改革,為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譜寫清遠新篇章,做出清遠新貢獻。

微觀

每一個黨組織和黨員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和群眾觀念

梁道剛還提出,除了制度性的設計外,每一名黨員領導幹部的修養,尤其是馬克思主義水平和黨性修養,都直接影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互動的最終結果。在信息從縣委傳遞到韶關地委進而到廣東省委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影響著“清遠經驗”的命運。

梁道剛認為,每一個黨組織和黨員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和群眾觀念,在工作中切實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和思想路線,增強使命感、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為新時代推動清遠的發展貢獻力量。

清远经验再出发|“清远经验”是群众首创和党的领导有效改革互动的历史必然

清遠市委黨校副校長黃榮茂:

重溫習仲勳關於“清遠經驗”的講話增強深化改革勇氣和信心

清遠市委黨校副校長黃榮茂認為,“清遠經驗”的歷史表明,清遠並不缺少改革的基因和土壤,在清遠的歷史發展變化中改革是關鍵性推動力量。如今的清遠正面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課題,還有沒有當年“敢為天下先”的改革勇氣?還能不能突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這需要清遠以新的改革實踐來回答。

他認為,在全面深化改革千帆競發的今天,清遠的幹部群眾都要以先輩為榜樣,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壯士斷腕的決心,凝心聚力,堅持問題導向、實踐品格,把深化改革的過程變成一個幹部群眾思想提升工程;在踐行群眾路線中,尊重群眾首創和引領群眾結合起來,接地氣順民意,提振精氣神,把深化改革的過程變成一個幹群互動的實踐過程,不斷開創清遠改革發展新局面。

具體到當時“清遠經驗”的鼎力支持者、時任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勳的工作作風、施政理念,有三個方面的做法對清遠深化改革大有助益。首先是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精神風範。其次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第三是心繫人民、服務人民的高尚情懷。領導幹部只要能夠像習仲勳那樣,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政治上代表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為了群眾,就能得到群眾的擁護,推進深化改革的偉業。

清远经验再出发|“清远经验”是群众首创和党的领导有效改革互动的历史必然

市史志辦公室主任鄧翠萍:

清遠經驗的當代價值:敢為人先、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兼顧各方

清遠市史志辦公室主任鄧翠萍從歷史和現實的視角,對“清遠經驗”的精神內涵進行了分析與歸納,認為其主要表現在“敢為人先、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兼顧各方”四方面,這些精神內涵,不但在當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對我們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有很大的指導借鑑作用。

在“清遠經驗”產生的1978年,按照國家政策,相關利潤留成只允許在地市級以上的國營工業企業試行,而清遠縣的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和強化縣經委職能的改革,在全國屬於首創。“在當時思想還不夠解放、舊框框還很多、改革氛圍還不是很濃厚的形勢下,沒有敢想、敢幹和敢於創新的精神,是不可能做到這些的。”鄧翠萍認為,當時的清遠縣委和改革者,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以有破必有立的改革勇氣,義無反顧地去改革,衝破了各種舊框框,創造出聞名全國的“清遠經驗”。

1979年是改革開始的第二年,清遠縣堅持只向企業下達130萬元的利潤指標,而不是省、地區203萬元的意見。鄧翠萍認為,這正是改革者們實事求是的體現,因為1978年的實際實現利潤是121萬元,指標定的太高,會讓企業和工人覺得沒有奔頭,打擊積極性。

1979年初,由於電力、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原因,導致清遠部分月份部分企業生產不正常和虧損。清遠縣委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認為企業生產不正常是客觀原因而不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同意不把不同月份捆綁計算,這樣就保證電力供應正常、生產正常並且超額完成任務的月份可提獎,調動了從企業到員工的改革積極性。1980年7月時任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勳一行到清遠調研時,曾對此事進行專門討論,包括習仲勳在內的大部分領導都認可了這一做法。

“清遠縣在改革當中,不滿足於現有成績,不斷改進完善利潤計劃指標、提獎比例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的分配製度,使生產和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升。”鄧翠萍介紹說,清遠縣在改革當中,不滿足於現有成績,不斷改進完善利潤計劃指標、提獎比例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的分配製度,使生產和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清遠縣推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的改革,較好地兼顧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利益。“這是改革的內在動力,也是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省委和習仲勳給予大力支持和高度肯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清遠的改革做到了三兼顧,較好地解決了當時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使國家、企業和職工都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親歷者說

清远经验再出发|“清远经验”是群众首创和党的领导有效改革互动的历史必然

時任清遠縣委副書記兼洲心公社書記趙伯傑口述“清遠經驗”:

沒有習仲勳的支持,就沒“清遠經驗”的推廣

清遠經驗得到充分肯定乃至影響到全省、全國,這與時任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勳等省委領導的支持和肯定是分不開的。換句話說,沒有習仲勳書記的支持,就沒有“清遠經驗”的推廣和實施。

1979年的8月11日至23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工交增產節約工作會議,習仲勳作了講話。他旗幟鮮明地肯定“清遠經驗”,要求在全省推廣。1980年6月的全省工交系統大會,習仲勳再次講話,支持“清遠經驗”。

到了7月5日,習仲勳來到清遠,花了3天時間,先後和縣委、經委、財政局以及氮肥廠、農機廠、化肥廠、水泥廠等7間工廠領導座談,聽彙報、探訪職工、參觀生產,和工人、技術人員交談,還到一些用超計劃利潤提成獎留成利潤建起來的職工宿舍參觀。

看了氮肥廠的情況,習仲勳很高興,他讚揚清遠勇於實踐、大膽創新的革命精神,表示清遠這樣搞是對的,要推廣。

7月8日,習仲勳還在清遠縣、社幹部會議上作了講話,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為人謙虛客氣。他說,這次來主要是向你們學習,向清遠的群眾學習,向在座的同志學習。

習仲勳在會上再次肯定了清遠經驗,並熱情讚揚清遠的同志勇於實踐,大膽創新的革命精神。他說,“清遠經驗”闖出了一條改革經濟體制的路子,確實把企業搞活了,方向是對的。今後一定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動機器,使這一經驗不斷完善、提高。這次調研加大了省委推廣“清遠經驗”的決心和力度。

7月12日,清遠縣委向地委、省委呈送《關於清遠縣國營工業企業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和改革工業管理體制的情況報告》。7月29日,省委、省政府正式發文批轉清遠縣委《清遠縣國營工業企業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和改革工業管理體制的情況報告》,在全省推廣“清遠經驗”。

清遠沒有辜負習書記的期望,按照省委要求,大膽探索,不斷完善,並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17間國營企業改革前的5年(1974—1978年)盈虧相抵實現利潤460萬元,年平均92萬元,改革後的5年(1979—1983年)實現利潤3041萬元,增長560%,年平均608萬元,增6倍多。企業利潤留成部分修建廠房4.5萬平方米、工人年平均獎金214元(工資年平均678元)。

清远经验再出发|“清远经验”是群众首创和党的领导有效改革互动的历史必然

時任清遠縣氮肥廠廠長,後任清遠市環保局副局長王昌浩:

改革創新永遠是時代精神的核心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講話。“清遠經驗”就是走出一條敢於解放思想、不畏艱難、敢於擔當、敢為人先的改革創新之路,改革創新,企業翻身。

“清遠經驗”的當代價值之一,就是要不忘初心。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說:“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輝煌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清遠經驗將繼續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清遠經驗”的當代價值之二就是任何時候都要有責任心,有使命感。在新時代、新思想、新目標、新徵程的指引下,每一個共產黨員、每一位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都要做到“信念”到位、“責任”到位、“服務”到位,才能不愧黨和人民對我們的期望。

“清遠經驗”的當代價值之三就是改革創新永遠是時代精神的核心。改革開放以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世人矚目,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不進行改革創新就不會有未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就是當今時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創新民則富、國則強。

採寫:清遠日報記者 朱文華 陳榮漢 毛遠策

攝影:清遠日報記者 李思靖

校對:喵果果

清遠市民發現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的,請撥打這個電話舉報!

掃黑除惡是一場人民戰爭,市民群眾若在清遠發現涉黑涉惡違法犯罪,請馬上撥打0763-110或0763-3380515舉報,對舉報線索和舉報人,有關部門將嚴格保密,經查證屬實的按規定給予獎勵。

清遠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8年3月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