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營銷正在「搶劫」你的錢包

悲情營銷正在“搶劫”你的錢包

來源丨喜馬拉雅FM輝鴿叔叔的精品課《五分鐘讀懂朋友圈》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一到了5、6月份的時候,不管是在朋友圈裡,還是在微店裡,或者在某寶上都會發現一個話術叫做“水果滯銷,幫幫我們”,然後都附上一個愁眉苦臉的老大爺或者老大娘的照片。

悲情營銷正在“搶劫”你的錢包

水果真的都“滯銷”了嗎?

今年山東省臨澧縣發佈了一則公告,聲明多個電商發佈當地蘋果滯銷的營銷策劃,利用悲情牌營銷當地的蘋果,給當地果業品牌造成了嚴重影響,並且營銷內容有諸多誇大失實之處!

據當地縣政府調查報道,裡面所選用的視頻圖片都是拍攝於2016年以前,還採用擺拍的方式刻意營造了當地果農的貧苦形象,此外電商刻意打造當地蘋果醜的特點,然後個別平臺還採取了不當手段,加蓋了當地鄉鎮還有果業部門的公章材料配合宣傳,造成了蘋果價格的不合理波動。

悲情營銷是福是禍?

有一部分營銷界人士認為只要賣得出去就是好的策劃。在學術界裡面“悲情營銷”是一箇中性詞,但重點是隻有不撒謊的悲情營銷才是中性詞,那些不良商家透支的是社會信任,明明應該被市場淘汰的產品,但是表現出很可憐的情況,然後眾人就把這個商品給買走了,同時衝擊了正常的售賣正常質量和優質產品的這個市場。

悲情營銷正在“搶劫”你的錢包

這樣的悲情營銷對公眾來說是禍是福,有些人表示“不管是真是假,我獻個愛心吧,萬一幫到了需要幫助的人呢”,這個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但這裡要特別想提醒一點,在一個市場競爭的環境下,你的愛心幫助了一個虛假宣傳的人,你就可能傷害到正常去做生意做買賣的人。

並不是每個滯銷都值得同情

真正值得幫助的滯銷其實只有兩種,一種是因為天災,另外一種是因為交通問題。

你完全可以去查一下當地最近有沒有遭遇惡劣天氣或者地質災害,如果有,那麼確實可能會產生滯銷的情況。另外就是交通,確實有一些邊緣省份因為交通不便,可能有一些新鮮蔬果不及時運出去就會爛掉,但也要弄清楚這些省份和山區是否都在種水果。

悲情營銷正在“搶劫”你的錢包

如果你把這兩點搞清楚,你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所謂的悲情牌很多背後的目的就是為了把那些殘次品給賣出去!

另外,如果不是殘次品,沒有上述兩點原因出現滯銷,也不值得同情。此時的滯銷原因無外乎供求關係。前幾天看新聞,說上海定向採購西部某一省份的滯銷大蒜,幫助農戶解決燃眉之急。那裡的大蒜為什麼會突然滯銷呢?因為“去年賣得好,於是家家戶戶都改種,結果今年供大於求,導致滯銷”。

其實,這是一堂生動的市場教育課。多折騰幾次,農戶就知道協同發展的意義了,以後遇到同樣的場景就不會扎堆蠻幹的。

悲情營銷正在“搶劫”你的錢包

如果大家很熱心,政府部門還不遠萬里去收購,搞精準扶貧了,那農戶會怎麼想?不怕,反正賣不掉有政府收,我繼續種啊。問題是,市場究竟需要不需要那麼多滯銷產品?這種收購到底會消耗多少公共資源?

只解決了一次滯銷問題,但沒有糾正導致滯銷的觀念,其實也不是一個特別好的做法。殘酷一點說,對那些因為人為因素導致的滯銷,不妨就讓它自生自滅。我們必須意識到,在許多情況下,滯銷是市場自我調節的表現之一,你越去幹預,它離健康循環就越遠。

其實,幫助有很多種方式,例如捐款捐物。以購買那些質量一般、性價比一般的商品作為捐助手段,那你可能傷害的是所有追求品質、追求匠心,但不願意販賣悲情的人,所以要理性看待滯銷產品,不要中了悲情營銷的“圈套”。

關於主播:

輝鴿叔叔——資深媒體人,曾任第一財經廣播總監、上海新聞廣播編輯部副主任。五分鐘讀懂朋友圈,就能對身邊的人多熟悉一點,就能對這個世界對了解一點。聚焦新聞頭條,熱評社會新聞,帶你從多種角度透析社會眾生百相。

關於喜馬拉雅:

中國第一音頻平臺。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5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悲情營銷正在“搶劫”你的錢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