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玄義|(035)此經開權,經論偈結

法華玄義|(035)此經開權,經論偈結


法華玄義|(035)此經開權,經論偈結


法華玄義|(035)此經開權,經論偈結


複次,餘經所明九性相,不得入佛性相即空、即假、即中者,此經皆開方便,普令得入。又按其相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不論引入,是故如來殷勤稱歎此《法華經》最為無上,意在此也。

法華玄義|(035)此經開權,經論偈結


複次,百界千法,縱橫甚多,以經論偈結之,令其易解。


法華玄義|(035)此經開權,經論偈結


法華玄義|(035)此經開權,經論偈結


《中論》偈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六道相性,即是因緣所生法也。二乘及通教菩薩等相性,是我說即是空。六度別教菩薩相性,是亦名為假名。佛界相性,是亦名中道義。結要雖少,攝得前多,義則可見。

又涅槃偈雲:“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六道相性,即是諸行。二乘通教相性,即是無常。別教菩薩相性,即是生滅滅已。佛界相性,即是寂滅為樂。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即是別教相性。即於生滅,仍是寂滅,不待滅已,方稱為樂,是為圓教佛界相性。


法華玄義|(035)此經開權,經論偈結


法華玄義|(035)此經開權,經論偈結


又七佛通戒偈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四趣相性,即是諸惡。人天相性,即是眾善。自淨其意,即有析體淨意,是二乘相性。入假淨意,是菩薩相性。入中淨意,是佛界相性。

若能解十相性,與眾經論律合者,即通達三藏、通、別,識一切法,無有障礙。廣明眾生法相竟。


法華玄義|(035)此經開權,經論偈結


文章 | 智者大師

玉泉Monastery

天台祖庭 智者道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