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經濟奇蹟


韓國的經濟奇蹟

青瓦臺

下圖是韓國1960年-2016年人均GDP的曲線(世界銀行的數據,現價美元)。


韓國的經濟奇蹟

1960年,韓國人均GDP160(美元,下同),美國3000,

1987年,韓國3500,美國20000,

1993年,韓國8700,美國26000,

1997年,韓國12000,美國31000,

2007年,韓國23000,美國48000,

2016年,韓國27000,美國57000。

1960年-1987年27年間,韓國年均增長約12%。

1987-1993年6年間,韓國年均增長15%。

1993年-2016年23年間,韓國年均增長5.1%

1960-2016年56年間,韓國年均增長9.6%。

1987-2007年20年間,韓國年均增長9.8%。

特意挑出1987,1993年兩個年份,是因為:1987年韓國頒佈新憲法,準備普·|·選;1993年韓國第一任民| 選 | 總統金泳三上臺。

1987年時,韓國的人均GDP約為美國的18%,不到五分之一,比目前的中國與美國的差距略小。目前中國的人均GDP約為美國的七分之一。

1987年之後20年,韓國繼續高速增長,人均年增長約為9.8%。如果中國人有韓國人那麼努力,應該可以在未來20年內繼續保持遠高於6%的年增長率。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過去38年的經濟奇蹟並沒有超越韓國。當然,中國比韓國大得多——韓國的人口5千萬,而中國的人口幾乎是韓國的30倍,因而慣性比較大。

韓國人有多厲害。比較下同樣發展不錯的馬來西亞,看的更為明顯。

韓國的經濟奇蹟

1981年,韓國的人均剛剛超越馬來西亞,之後,逐漸把馬來西亞遠遠拋在後頭。

韓國奇蹟的經驗是什麼?

之前在群裡討論過這個問題。鑑於話題太敏感,這裡我只說一句。我認為,韓國經濟奇蹟的最大功臣是幾任總統:朴正熙,全斗煥,盧泰愚。

在很多中國人心目中,這幾個人的聲譽很差,而且下場似乎都不怎麼好。

我幾年前也是這麼看的。後來逐漸改變了看法,尤其這兩年對照中國的一些實際情況後,更是堅定的改變了看法。

看到這些數據,也不得不感嘆風水輪流轉。一百多年前,被滿清,日本,俄國輪番蹂躪的國家,現在總算可以舒一口氣了。

我自然也相信,朴正熙、全斗煥、盧泰愚在做艱難決策的時候,其靈魂深處一定藏著一股不屈服的民族氣節。

可惜,歷史貌似總是庸眾寫的。

更多小山同學文章請搜索公眾號:Free-is-not-fre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