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究竟怎麼樣?

2018.09.13

昨天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下面是快遞量,以及電冰箱、洗衣機、手機、汽車的產量增速數據圖(2015年9月-2018年7月)。

中國經濟究竟怎麼樣?

由於統計局所統計的每年1-2月的數據不完整(可能主要因為春節的原因),所以我索性把每年1-2月的數據剔全都除掉了。剔除掉之後還剩29個月的月數據。

這幾樣東西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幾乎是城市家庭必備之物,它們的走勢對宏觀經濟的走勢有一定的說明意義。

有人會質疑這些東西的代表性,大家都有了電冰箱、洗衣機、手機、汽車,飽和了就不會買新的了。這個說法忽略了一點,如果經濟好,人們收入增長快,對未來的預期信心足,大家就會更頻繁的淘汰舊的換質量更好的新產品。

從圖上我們可以讀出什麼呢?

1. 這5樣東西的增長走勢具有很強的相關性。所謂相關性就是升大致同步升,降大致同步降。從圖上可以清晰的看出,越往後,後四樣東西電冰箱,洗衣機,手機,汽車同步的節奏越一致。 快遞量的波峰波谷節奏大體與後四樣東西同步。

2. 電冰箱,洗衣機,手機,汽車這四樣在2016年5-12月間有一輪波峰,隨後快速向下。2017年7-11月有個小波峰,2018年4-5月有個更低的波峰,隨後負增長。

3. 雖然快遞量與後四樣大致同步,但其依然保持了超過20%的高速正增長。對此可以解釋為,電商依然在深化普及——雖然消費者在幾千、幾萬、十幾萬價格的電器、汽車的消費上有所收斂,但平時的小額日常用品購買上更大的依賴電商。

由於後四樣東西的強相關性,我把它們歸為一類,叫家庭中大件。然後把這個類別同發電量的增速比較。得到了一張有意思的圖。

中國經濟究竟怎麼樣?

從這個圖上可以看出,家庭中大件和發電量的相關性也很強。需要注意,雖然發電量的增速在6-7月與家庭中大件同步下滑,但下滑速度沒有那麼大,仍維持了高於5%的正增長。

什麼原因呢,也許與新增固定資產投資有關係。於是把固定資產投資加進來,得到下個圖。

中國經濟究竟怎麼樣?

由於這裡的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累積增長,所以,它更平滑一些。不過也可以看出它與發電量的相關性。注意,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下滑趨勢比發電量的下滑趨勢更明顯。發電量在2016年底以來,整體趨勢是下滑的,但在2018年4-5月份突增,這個謎仍未得到解釋。

由這幾個相關的具有典型的經濟含義指標,我們大致可以得到中國經濟目前的狀況:不樂觀。上次用統計局和海關總署的數據分析了中國的出口狀況,也不樂觀。

但我也發現了值得樂觀的跡象,以後再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