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開鑿的祕密

樂山大佛開鑿的秘密

樂山大佛修造耗用時間近一個世紀,屹立至今已有1200多年曆史,樂山大佛當時的開鑿不僅僅是一種宗教上的信仰,還具有一定的歷史意和政治、文化、交通等多種元素。只有很好的研究和挖掘樂山大佛當時開鑿時的歷史源淵,才能更好的宣傳樂山大佛的佛教文化思想,更好的保護和發揮樂山大佛的歷史文化價值,推動樂山大佛的文化藝術研究和保護。

樂山大佛開鑿的秘密

據民間傳說,當時樂山上有一座凌雲寺,凌雲寺裡住持是海通和尚。當時凌雲山下有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水深流急,波湧浪翻,經常吞沒行船,危害百姓。海通和尚眼看船毀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勢這樣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這岩石上刻造佛像,藉著菩薩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來往船隻不再受害。民間傳說雖然具有一定的神話色彩,但也反應了當時人們對大自然的認識和當時人們的文化思想意識,從測面也看到了我們的祖先在治理大然時特有的文化智慧,也可感受到當時的自然風景和文化背景,這也是我們研究歷史文化的重要參考資料。根據唐代韋皋《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記》[1]和明代彭汝實《重修凌雲寺記》等史料記載,樂山大佛開鑿的發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貴州人,結茅於凌雲山中,樂山處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之處,水勢相當的兇猛,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和尚見此立志憑崖開鑿彌勒佛大像,欲仰仗無邊法力,“易暴浪為安流,減殺水勢,永鎮風濤。”

樂山大佛開鑿的秘密

根據韋皋撰《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記》載: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和尚圓寂後,工程曾一度中斷。大約過了十年的時間,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經歷了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 才完工,大佛修建前後歷經90多年時間,近一個世紀之長。

樂山大佛開鑿的秘密

從以上相關史料記載來看,樂山大佛當時的開鑿具有很明顯的生活實用性,而不僅僅是出於宗教信仰和佛教文化的動機,這也說明了佛教信仰對我們的社會和生活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佛教的信仰在當時來說,是解決人們心理危急、生活困惑、社會矛盾等各各方面的主要方式,從而引導人們走向幸福安寧的生活,建立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因此,樂山大佛的開鑿和修造,對我們今天研究古代歷史文化和政治、經濟、交通都要重要的歷史意義。(作者,理淨法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