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電式聲學傳感器:柔性、自供電、應用前景廣!

導讀

近日,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團隊模仿人類耳蝸中的基底膜,製造出一種柔性壓電薄膜,進一步開發出基於機器學習、自供電、高靈敏度的聲學傳感器,可用於識別說話的人。

背景

聲學傳感器,作為人類與機器之間一種最直觀的雙向通信設備,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傳統聲學傳感器採用電容式設備來測量兩個導電層之間的電容,導致出現了靈敏度低、識別距離短以及說話人識別率低的問題。

創新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近日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團隊,在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Keon Jae Lee 的領導下,開發出一種基於機器學習的聲學傳感器,用於識別說話的人。


壓電式聲學傳感器:柔性、自供電、應用前景廣!

技術

該研究團隊模仿人類耳蝸中的基底膜,製造出一種柔性壓電薄膜。梯形壓電薄膜的不同區域以不同諧振頻率振動,通過高靈敏度、自供電的聲學傳感器將聲音轉化為電信號。


壓電式聲學傳感器:柔性、自供電、應用前景廣!

模仿人類耳蝸的柔性壓電式聲學傳感器(圖片來源:韓國科學技術院)


壓電式聲學傳感器:柔性、自供電、應用前景廣!

採用機器學習算法進行說話人識別(圖片來源:韓國科學技術院)

價值

相比於傳統聲學傳感器,多通道壓電式聲學傳感器的靈敏度要高兩倍,並且含有更多語音信息。此外,聲學傳感器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可達到97.5%的說話人識別率,比作為參考的麥克風的錯誤率要低75%。

對於未來個性化定製服務來說,人工智能的說話人識別是下一個大事件。可是,傳統技術卻嘗試通過軟件升級來提升識別率,導致說話人識別率有限。團隊用創新型的柔性壓電式聲學傳感器取代現有硬件,改善了說話人識別系統,並進一步改善壓電式聲學傳感器的軟件,顯著提升了不同環境中的說話人以及語音識別率。

Lee 教授表示:“高度靈敏、自供電、識別說話人的聲學傳感器,可用於個性化的語音服務,例如智能家電、人工智能秘書、始終在線的物聯網、生物識別、金融科技(FinTech)。”

關鍵字

聲學、自供電、傳感器、物聯網、人工智能

【1】https://www.kaist.ac.kr/_prog/_board/?mode=V&no=86741&code=ed_news&site_dvs_cd=en&menu_dvs_cd=0601&list_typ=B&skey=&sval=&smonth=&site_dvs=&GotoPage=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1830613X?via%3Dihub#f00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