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科技最大的問題:公關吹的牛皮,技術圓不上

商湯科技開竅了。

在6月份獲得C+輪融資後,商湯科技開始大談AI獨角獸,併發文自詡為人工智能行業的領軍者和代表。然而開竅不是說商湯科技的AI實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提升,也不是說商湯科技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大規模落地,甚至不是商湯科技開始為人所周知,而是靠公關吹出了一條屬於其自己的路。即輿論炒作勝過發展技術,品牌包裝強於產品落地。

"偽AI"商湯科技

AI行業近幾年來被視為新科技領域的風口。在這個領域中巨頭橫亙,包括BAT在內的多家一線互聯網及科技企業都在深耕AI技術,當然,也不乏有資本大佬正在看勢入場。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實力,亦或是運營經驗,商湯科技都表現平平。

從資金上來看,商湯科技至今融資在26.3億美元左右,對於AI這種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的技術來說,這點錢顯得有點兒少。要知道,阿里巴巴的達摩院在成立三年內,對新技術投資超過1000億人民幣。二者相比,商湯科技未免太寒磣了點,難怪此前坊間一直流傳商湯科技"過度包裝"是為了拿到高額融資。

從業務上講,商湯科技目前僅聚焦於視覺領域,只佔據了AI的一個邊角。而人工智能除了視覺領域,還包括語音技術、視覺技術、數據智能、內容安全、自動駕駛等諸多領域,商湯科技在這樣情況下說自己是"行業代表",未免太過於自大。

而且相對於BAT等有落地產品的公司來說,商湯科技具有"依附性"特徵,即沒有自己的成型產品,更多的是靠外包為生。還有內部技術員工表示,在商湯科技內部派系林立,雖然的確有部分科技方面的實幹派人員,但是整個公司並不崇尚技術,核心競爭力也不明顯,一味強調風口的背後,存在著大量技術隱憂。

截止目前,AI技術仍處於探索期,未來可能存在的變化非常之大。在所有企業都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時候,商湯科技便早早打出了"人工智能代表"的名頭,惦記上了行業龍頭的寶座,未免操之過急。

過度包裝填不了技術空虛

"商湯科技的估值泡沫已經比較明顯了。"一位AI圈的專家曾向媒體表示,"其實商湯科技的發展路線在人工智能領域比較特殊,這個行業普遍還是在加強技術開發階段,很少有企業那麼執著於包裝和公關。"

強調公關包裝,是商湯科技一直以來倚重的發展路線。早在發展前期,商湯科技就打出了"四大美女"的噱頭,希望通過大打美女牌來獲取行業關注。事實上,行業也的確因為"四大美女"關注到了商湯科技,然而很快,這把美女牌就被戳穿。

2016年3月,微博大V @互聯網的那點事發文《神級創業包裝,會包裝概念比會賺錢還重要?!》,直指商湯科技的過度包裝、商業化不力。文中直指其創業包裝,聲稱商湯科技給自己加戲,將 SenseTime 中 4 名美女員工包裝為 LinkFace(另一家在人臉識別領域企業)的創始人,用女員工做噱頭,給人產生強強聯合的 "假象"。

商湯科技最大的問題:公關吹的牛皮,技術圓不上

這狠狠扇了商湯科技一記耳光,之後的商湯科技便徹底放棄了"美女路線",開始公關"人工智能代表"的概念,但是其商業化運營不力,沒有盈利,停滯在燒錢階段已經成為業內公認的事實。

實際上,對於AI企業來說,科技的突破和產品的落地才是最好的催化劑,能夠做好實事,少用商術,少動公關的AI公司才能真正扛起人工智能的大旗,畢竟科技圈不是娛樂圈,需要八卦和噱頭去提升名氣,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技術當先的AI公司才能領軍未來,只會公關說大話的企業,前路恐怕坎坷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