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意見」《紙牌屋》最終季:成就了千億Netflix的美劇 卻不得善終

本文涉及部分劇透,請謹慎閱讀。

不像凱文·史派西在《紙牌屋》第一季開場痛快的了結那隻被撞的狗使其免受痛苦,行至第六年的《紙牌屋》終於因為Netflix的拖泥帶水最終導致這部具有時代意義的美劇徹底爛尾,所有痛苦當然都留給了這部劇的粉絲,如果到今天還有的話。

誠然很難有人會預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席捲好萊塢的反性騷擾運動,會直接導致《紙牌屋》的靈魂人物凱文·史派西被徹底封殺,但即便是在這之前的一段時間內,Netflix對於《紙牌屋》是否還要繼續下去本身也猶豫不定,從第三季開始便逐漸下跌的口碑加上平臺日益豐富的原創內容,對於《紙牌屋》的依賴早已成為過去。

「个人意见」《纸牌屋》最终季:成就了千亿Netflix的美剧 却不得善终

而凱文·史派西的醜聞則讓其找到了正當理由直接選擇砍掉這部劇,最終站出來的拯救者則是在第六季中獨挑大樑的羅賓·懷特,她表示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問題,導致劇組其他兩千五百人丟了飯碗,不過Netflix首席內容官泰德·薩蘭多斯依舊保持了他有話直說的風格:“我們只是為了給觀眾一個交代。”就這樣《紙牌屋》最終迎來了第六季。

幾乎不用太多的去閱讀中外媒體的評論,光是看看普通觀眾最便捷的打分平臺豆瓣和IMDB便可以知道本季《紙牌屋》已經淪落到了何等水平,在兩大平臺上本季的評分都已跌破6分。儘管整部劇從第三季開始已經明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水準下滑,但有凱文·史派西與羅賓·懷特二人壓陣即便劇情已經了無新意,起碼這兩人的表演還能勉力維持這部政治驚悚劇的精神內核——為權力不擇手段。

「个人意见」《纸牌屋》最终季:成就了千亿Netflix的美剧 却不得善终

但顯然由於凱文·史派西的意外出局,導致之前的主線劇情必須大改,但從13集縮減為8集也難掩第六季的劇情之單薄,失去史派西對於這部劇來說無疑是失去了精神支柱,儘管羅賓·懷特之前與他的相愛相殺使她的形象越發豐滿,但懷特再強勢也無法取代史派西為《紙牌屋》定下的深沉基調,這不是通過將畫面色調調亮就能輕易改變的事。

就如同劇中安德伍德的陰魂始終纏繞著白宮,懷特不得不模仿史派西打破“第四面牆”直接對觀眾說話的創意,但不論她如何佯裝兇狠卻依舊蒼白無力,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會讓觀眾想起史派西的舉重若輕。雖然《紙牌屋》之前的劇情就已經有點天馬行空,整個第六季的劇情明顯已經脫離現實,很多突然出現的人物動機不明,編劇也索性不再解釋,一心只想著鋪墊作為史上第一位女總統的克萊爾是如何隱忍並適時反擊,失去史派西自然對劇情造成了重大傷害,但整個創作團隊的敷衍幾乎是顯而易見。

「个人意见」《纸牌屋》最终季:成就了千亿Netflix的美剧 却不得善终

無論如何《紙牌屋》都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在2013年3月21日推出《紙牌屋》第一季時,沒人敢擔保這部投入超過一億美元,吸引了凱文·史派西與大衛·芬奇這樣的好萊塢電影大咖加盟的劇集會取得什麼樣的成績。但回頭去看這部所謂通過“大數據”洞察觀眾想法拍出的政治驚悚劇以及Netflix石破天驚的一次性放出策略,已經明顯影響了整個好萊塢甚至全球的娛樂產業,而六年之後Netflix早已成為了擁有過億用戶、市值千億比肩迪士尼的流媒體巨頭。

毫無疑問這部劇的出現直接引領瞭如今觀眾與行業的改變,Netflix的快速崛起成為了好萊塢最大的攪局者,話題性作品頻出加上一次性放出劇集的排播策略使得HBO等老牌電視臺越發被動,同時Netflix也帶動了如亞馬遜、蘋果、Facebook等硅谷科技公司加入娛樂產業,就連一向在線上無所作為的迪士尼也下定決定要做自己的流媒體平臺,在大銀幕的營收已經趨近飽和之後,未來流媒體所身處的各類小屏幕將成為各家爭奪的主戰場。

「个人意见」《纸牌屋》最终季:成就了千亿Netflix的美剧 却不得善终

電視評論家Daniel D'Addario之前在一篇題為《流媒體時代欠一句感謝》的專欄中提到:“2013年《紙牌屋》的出現以及Netflix做出的所有設定,讓觀眾開始習慣在流媒體上觀看電視劇,它徹底改變了過去由HBO這類電視臺所設定的美劇播出模式。”

即便對於中國觀眾來說,當年搜狐視頻直接引進全套《紙牌屋》也是國人少有的一口氣觀看完整正版美劇的機會,而如今搜狐視頻早已掉出了國內視頻平臺的第一梯度。對於Netflix來說,現在一年近百億的原創內容投入使得它每個月都擁有上百小時的新內容可以推出,《紙牌屋》見證了這一流媒體巨頭的誕生,它自然無法成為《絕命毒師》這類的“神劇”,但卻是這個時代真正改變遊戲規則的重要參與者。

推薦指數:除非實在太閒,不然沒必要為它花時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