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慘紙包裝企業的錢荒問題,只有這一招能拯救了!


害慘紙包裝企業的錢荒問題,只有這一招能拯救了!

導語:如若把整個造紙產業鏈從上游往下梳理,發現除玖龍紙業外的絕大部分企業,無論處於產業鏈中的哪一個環節、哪一端,都深受缺錢困擾,急需創新的金融服務。

害慘紙包裝企業的錢荒問題,只有這一招能拯救了!

過去兩年,環保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成為懸在一眾傳統制造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造紙業也不例外,停產限產力度空前。造紙供給的收縮,帶來了一段浩浩蕩蕩的紙價上漲行情。

統計局公佈的2018年1-8月造紙及紙製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同比增長 11.9%,看似很好;但我們根據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值計算的同比增速為-8.7%,形勢堪憂;這一增一減,方向南轅北轍,相差了20.6個百分點。儘管2014-2015年也出現過偏離,但是遠沒有今年這麼極端。

不僅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增速和累計值同比增速也出現了偏離。2018年1-8月造紙及紙製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增長 7.8%;但根據利潤總額累計值計算的同比增速卻為-15.7%,兩者相差23.5個百分點!

事實上,如若把整個造紙產業鏈從上游往下梳理,發現除玖龍紙業外的絕大部分企業,無論處於產業鏈中的哪一個環節、哪一端,都深受缺錢困擾,急需創新的金融服務。

紙包裝產業鏈都缺錢,造紙廠最慘

分析造紙行業的金融需求,要從產業鏈結構說起。造紙行業整體產業鏈中涉及到金融需求的包括紙漿及其他原料生產企業、造紙設備供應商、造紙企業、紙製品生產商以及下游經銷商。

害慘紙包裝企業的錢荒問題,只有這一招能拯救了!

對於造紙廠來說,上游對其的資金壓力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

1. 國廢價格仍處高位。根據數據顯示,受外廢緊縮影響,國廢價格始終處於一個較高位置。自2018年以來,廢紙價格一直處於上漲狀態,在5月初左右更是一波爆發讓廢紙大盤指數突破3000大關。

2. 中間商現結導致廢紙資源被逐漸壟斷。中間商的現款結算對收廢紙的個人和打包站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通常還要求1%左右的價格優惠折扣(如果1個月供貨兩次則年化利率高達24%),幾乎壟斷。“企業要進廢紙,只能從中間商手裡購買,由著他們開價。再加上現在對廢紙進口的限制政策,導致成本一直在攀升,而且我們無法很好地掌控原材料供應保障。“某紙業上市公司人士這樣說。

3. 想要跨過中間商,就也要直接跟收廢紙的個人和打包站採用現金結算。如此一來,就需要有相當一部分的資金隨時準備用來支付貨款,對企業的流動資金使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每天都要跟幾百家上游現結,每個月都有5億左右的採購額,付款壓力很大,銀行又沒有太多授信可用。”某業內人士如是說。

隨著產業升級,環保調控,造紙廠的設備,產品、產業鏈等步入一個自我調整優化階段,由此帶來的資金需求,產業變化都在不斷增長造紙廠壓力。

這樣的背景下,造紙廠不得已開始轉向下游市場來緩解資金週轉困難。

對下游經銷商而言,受造紙行業銷售的週期性的影響,採購商通常會錯開銷售旺季進行採買,這樣容易導致企業冗餘庫存,佔用資金。成本降不下去,銷量提不上來,整個紙品包裝產業鏈,無論是大小企業,從頭到尾都缺錢。

由此可見,資金尤其是現金流,對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改進技術和產品服務質量尤為重要。

如何解決缺錢難題?現金採購?

現金採購解決方案採用近似於現結的付款方式,讓造紙廠上游的廢紙打包站和個人在售賣廢紙後可即刻拿到錢,而同時延長造紙廠對資金方的付款週期,從中增加更多的經營性現金流來支持業務發展。

造紙廠也能因此與廢紙打包站等保持良好的關係,確保供應鏈的穩定。也能擁有更強的話語權與廢紙打包站議價,降低採購成本。這可以讓造紙廠獲得更多可用的流動資金,而且不體現為短期借款。

我們來簡單測算一下。

某大型造紙廠年應付規模為1億,一年採購12次,則涉及的採購規模是12億。平均週轉天數為30天。

通過“現金採購”方案,採購規模不變,立賬後即給上游結算,同時延長其對資金方的付款賬期至180天,造紙廠即可額外增加5億的經營性現金流。而且,由於上游提前拿到錢,造紙廠可以跟上游談更低的採購價格。

如果應付賬款平均餘額規模在5億,涉及現金結算的採購規模為60億。相應的,所能獲得的額外經營性現金流規模也在25億。

害慘紙包裝企業的錢荒問題,只有這一招能拯救了!

當然,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正如某位行業人士說的那樣,“現金採購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未免太過於理想。縱然缺錢,現金拿貨的方式也只是在原材料瘋狂上漲之時才得以短暫實現,當產業鏈下游端不著急備貨時,由於狼多肉少,尤其以紙箱廠為甚,為了爭奪客戶訂單,要求終端用戶們現金採購,難如登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