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惨纸包装企业的钱荒问题,只有这一招能拯救了!


害惨纸包装企业的钱荒问题,只有这一招能拯救了!

导语:如若把整个造纸产业链从上游往下梳理,发现除玖龙纸业外的绝大部分企业,无论处于产业链中的哪一个环节、哪一端,都深受缺钱困扰,急需创新的金融服务。

害惨纸包装企业的钱荒问题,只有这一招能拯救了!

过去两年,环保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成为悬在一众传统制造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造纸业也不例外,停产限产力度空前。造纸供给的收缩,带来了一段浩浩荡荡的纸价上涨行情。

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1-8月造纸及纸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长 11.9%,看似很好;但我们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值计算的同比增速为-8.7%,形势堪忧;这一增一减,方向南辕北辙,相差了20.6个百分点。尽管2014-2015年也出现过偏离,但是远没有今年这么极端。

不仅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和累计值同比增速也出现了偏离。2018年1-8月造纸及纸制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长 7.8%;但根据利润总额累计值计算的同比增速却为-15.7%,两者相差23.5个百分点!

事实上,如若把整个造纸产业链从上游往下梳理,发现除玖龙纸业外的绝大部分企业,无论处于产业链中的哪一个环节、哪一端,都深受缺钱困扰,急需创新的金融服务。

纸包装产业链都缺钱,造纸厂最惨

分析造纸行业的金融需求,要从产业链结构说起。造纸行业整体产业链中涉及到金融需求的包括纸浆及其他原料生产企业、造纸设备供应商、造纸企业、纸制品生产商以及下游经销商。

害惨纸包装企业的钱荒问题,只有这一招能拯救了!

对于造纸厂来说,上游对其的资金压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 国废价格仍处高位。根据数据显示,受外废紧缩影响,国废价格始终处于一个较高位置。自2018年以来,废纸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状态,在5月初左右更是一波爆发让废纸大盘指数突破3000大关。

2. 中间商现结导致废纸资源被逐渐垄断。中间商的现款结算对收废纸的个人和打包站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通常还要求1%左右的价格优惠折扣(如果1个月供货两次则年化利率高达24%),几乎垄断。“企业要进废纸,只能从中间商手里购买,由着他们开价。再加上现在对废纸进口的限制政策,导致成本一直在攀升,而且我们无法很好地掌控原材料供应保障。“某纸业上市公司人士这样说。

3. 想要跨过中间商,就也要直接跟收废纸的个人和打包站采用现金结算。如此一来,就需要有相当一部分的资金随时准备用来支付货款,对企业的流动资金使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每天都要跟几百家上游现结,每个月都有5亿左右的采购额,付款压力很大,银行又没有太多授信可用。”某业内人士如是说。

随着产业升级,环保调控,造纸厂的设备,产品、产业链等步入一个自我调整优化阶段,由此带来的资金需求,产业变化都在不断增长造纸厂压力。

这样的背景下,造纸厂不得已开始转向下游市场来缓解资金周转困难。

对下游经销商而言,受造纸行业销售的周期性的影响,采购商通常会错开销售旺季进行采买,这样容易导致企业冗余库存,占用资金。成本降不下去,销量提不上来,整个纸品包装产业链,无论是大小企业,从头到尾都缺钱。

由此可见,资金尤其是现金流,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改进技术和产品服务质量尤为重要。

如何解决缺钱难题?现金采购?

现金采购解决方案采用近似于现结的付款方式,让造纸厂上游的废纸打包站和个人在售卖废纸后可即刻拿到钱,而同时延长造纸厂对资金方的付款周期,从中增加更多的经营性现金流来支持业务发展。

造纸厂也能因此与废纸打包站等保持良好的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也能拥有更强的话语权与废纸打包站议价,降低采购成本。这可以让造纸厂获得更多可用的流动资金,而且不体现为短期借款。

我们来简单测算一下。

某大型造纸厂年应付规模为1亿,一年采购12次,则涉及的采购规模是12亿。平均周转天数为30天。

通过“现金采购”方案,采购规模不变,立账后即给上游结算,同时延长其对资金方的付款账期至180天,造纸厂即可额外增加5亿的经营性现金流。而且,由于上游提前拿到钱,造纸厂可以跟上游谈更低的采购价格。

如果应付账款平均余额规模在5亿,涉及现金结算的采购规模为60亿。相应的,所能获得的额外经营性现金流规模也在25亿。

害惨纸包装企业的钱荒问题,只有这一招能拯救了!

当然,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正如某位行业人士说的那样,“现金采购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未免太过于理想。纵然缺钱,现金拿货的方式也只是在原材料疯狂上涨之时才得以短暂实现,当产业链下游端不着急备货时,由于狼多肉少,尤其以纸箱厂为甚,为了争夺客户订单,要求终端用户们现金采购,难如登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