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一線總指揮

經過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兩個月的深入學習,特別是到紅旗渠接受黨性教育後,被“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紅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作為縣委書記,我認識到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四有”和做“四種人”的教導,傳承紅色基因,做好一線總指揮。

一、肩扛“紅旗”,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林縣黨員幹部群眾正是堅定政治信仰和革命理想,才匯聚形成了“重新安排河山”的磅礴力量。身為市縣黨組織的一把手,要始終堅持“革命理想高於天”,做好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大事。一是高舉旗幟“引路”。進一步強化旗幟意識,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準確把握其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舉旗不動搖、不懈怠、不偏離。二是堅持目標“引領”。紅旗渠精神啟示我們:“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做好縣級工作,必須確定奮鬥目標,以此激勵廣大幹群提振奮鬥精神。因此,我縣結合實際,科學審視縣情,匯聚全縣智慧,制定了“挺進全國百強縣、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任務。三是抓實陣地“引爆”。瞄準打造“理論轉換重要平臺、意識形態堅強陣地、基層群眾精神家園”目標,充分發揮黨校主陣地作用,全面開展“黨員進黨校”集中輪訓。創新推行“黨員固定活動日”等制度,將黨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

二、永葆“紅心”,鍛造堅強有力主心骨。打造高素質的基層黨員和幹部隊伍,是黨的基層執政能力建設核心所在。林縣群眾在修建紅旗渠時這樣說過:“幹部能夠搬石頭,群眾就能搬山頭;黨員幹部能流一滴汗,群眾的汗水就能流成河。”縣級黨委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抓實抓緊基層隊伍建設,著力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一是選好“領頭雁”。大力實施龍頭工程,通過名村掛職、集中輪訓、選派機關企事業單位“兩退”幹部到村任職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試點推行村幹部專職化管理和退出機制,改變村幹部“當選即任用”的傳統模式。二是淨化“先鋒隊”。我縣在全省首創黨員量化積分和“紅黃榜”管理,對黨員表現進行全程紀實,實現日常管理精細化、規範化。試點推行不合格黨員處置機制,明確限期改正、勸告退黨和黨內除名三種處置方式,不斷淨化黨員隊伍。三是培育“生力軍”。採取“村設崗、鄉出資”模式,建立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庫,著力從機制上破解村幹部後繼乏人問題。要突出“政治過硬、本領高強”導向,堅持“選、育、管、用”並重,鍛造一支絕對過硬的基層鐵軍隊伍。

三、厚植“紅壤”,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點難點都在基層。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自治是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支撐。就自治而言,我縣按照總書記“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的要求,突出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一是實現民事自管。把鄉風文明建設作為重點,建立完善村規民約、民主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紅白理事會、鄉賢參事會等“一約五會”,全面推進以“誠孝儉勤和”為內容的新民風建設。在東亭鄉試點推行以“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紅白喜事簡化簡辦”為主題的移風易俗十大專項行動,有效遏制禮情攀比、厚葬薄養、打牌賭博、纏靠要鬧等不良風氣。二是開展矛盾自調。創新運用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一名鄉幹、一名村幹、一名民警、一名鄉賢、一名親屬”的矛盾化解“五個一”等工作機制。注重發揮鄉賢作用,建立“和事佬”機制,讓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長輩參與其中,解決了一些“法律管不到、村規管不了、幹部管不好”的難題。三是推行決策自商。認真落實“四議兩公開”要求,建立村組幹部例會和村民說事日製度,並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村級項目民主決策評議機制,規範民主決策程序。編制完善12個方面、28條農村小微權力規範運行流程圖,實現村務工作陽光操作。

四、共享“紅利”,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擁護不擁護、幸福不幸福是檢驗基層黨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我縣始終把服務群眾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根本宗旨,把推動發展紅利共享、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核心內容。一是聯繫群眾“緊”。創新推行“四聯工作法”“一線黨委會”“用腳步丈量民情”等制度,讓幹部深入群眾家中,把會議開到田間地頭,傾聽群眾呼聲,收集民情民意,密切幹群關係。二是帶著群眾“幹”。創新實施“紅色基點”工程,依據黨員自身特點,針對群眾現實需求,組建78個定位精準、特色鮮明的黨小組之家,激活黨組織“神經末梢”。每個黨小組黨員在開展每月走訪一戶群眾、每年辦件實事等“五項基本活動”的同時,還圍繞河長制、林長制、美麗鄉村建設等中心工作,帶動群眾開展靈活多樣的活動。正是有了黨員甩開膀子幹在前,群眾才會自覺自發跟著幹。三是領著群眾“富”。因地制宜推進農村“三變”改革,探索出資產經營、土地運營、服務創收、項目支持等六種模式,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致富雙豐收。堅持“黨建+扶貧開發”理念,建立鄉鎮黨員“包”、縣直黨員“聯”、農村黨員“幫”三級責任體系。組織實施產業脫貧、智力扶貧等精準扶貧行動,全縣985戶貧困戶全部脫貧。2017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6349元,位居全省第二。

五、敬畏“紅線”,抬升幹事創業新標杆。黨風就是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而抓黨風最重要的就是要敬畏“紅線”。有了“紅線”意識,才能永記初心、永存戒心、永懷僕心。我縣始終把黨風建設作為推進一切工作的基礎保障。一是樹“正氣”。始終堅持弘揚正氣、叫響擔當,號召全縣上下永遠銘記為廣德發展做出貢獻的前輩、永遠尊重為廣德發展敬業奉獻的先模、永遠倡導為廣德發展拼搏擔當的新風,建立“一主兩輔多點”的獎勵激勵體系和問責容錯糾錯機制,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緊跟黨走、心存感恩、保持情懷。二是正“俗氣”。堅持破立並舉,大力倡導學習、政務、實幹等“十項新風”,每項新風配套制定實施細則,量化操作。深入開展“轉作風、強落實、勇擔當”專項整治,著力解決幹部隊伍中存在的感覺良好、好大喜功、推諉扯皮等十種典型問題,為落實“十項新風”進行“大掃除”。三是祛“邪氣”。充分用好“四種形態”,加大執紀問責力度,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以打擊“礦霸”“鄉霸”“工程霸”“村霸”“黑霸”等“五霸”為重點,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創業維艱,奮鬥以成。

■王慶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