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滷煮火燒誘惑了三十八年——大柵欄的陳記滷煮小腸

隨著年齡一天天見老,記憶力也在衰退,剛才想要辦的事兒,走到地方有時候就忘了,可有些小事卻怎麼也忘不了,連細節都清清楚楚。

記得38年前,我們單位在北京施工,那時我和老伴還在談戀愛呢。

有一天,在前門大街大柵欄逛街,臨近中午尋找吃飯的地方,這條街小吃很多。到底選擇吃什麼一時拿不定主意。正在轉悠著,她看到巷子裡有一家掛著滷煮火燒招牌的小飯館,正好這是她最喜歡吃的。其實我不喜歡吃這些東西,本打算到隔壁吃餃子。可想想正在搞對象,那有上街吃飯還分開吃的呢,我只好將就她,進了這家滷煮火燒小飯館。

一口滷煮火燒誘惑了三十八年——大柵欄的陳記滷煮小腸

小飯館屋不大,沒有多少座位,是個很不起眼的小飯館。我們每人來了一碗滷煮火燒,吃起來味道蠻不錯的,價錢也不貴。從此在腦海裡留了印象。

退休後我們打算去北京遊玩,還沒啟程時我就問老伴到北京你最想吃什麼?她張口就說:滷煮火燒!”還找三十多年前的那家。

這下難住了我,滷煮火燒並不是什麼新鮮貨,過去這麼多年了,再找那家小飯館,這不是開玩笑嗎?哪有開三十多年的小飯館?我在網上開始查找,還別說,查到好幾家。但不知到底哪家是原裝的。最後我們決定先找三十多年前大柵欄那家“陳記滷煮小腸”,沒準就是那家呢。

到北京下了車,正好快到中午了,我們直奔大柵欄。

一口滷煮火燒誘惑了三十八年——大柵欄的陳記滷煮小腸

在楊斜街的取燈衚衕費了一番功夫,終於找到了。正是飯口,排隊的人還不少。細看這個小飯館,也就二十多平方米,擺著11張桌子,吃飯的人多顯得屋裡有些擁擠。簡單的設施讓人看不出來是個老店,衛生條件也不是很好,要不是看到牆上掛的幾個說明和照片怎麼也和老店聯繫不起來。

這樣一個小飯館怎麼能堅持這麼多年,一定有它的秘訣。我好奇細心觀察起來,看著排隊的人從穿著打扮和說話口音看多數是本地人,也有一些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坐我對面一位七八歲樣子的北京小姑娘正和媽媽用餐,小姑娘吃的臉上出了不少汗,一邊吃一邊喝著飲料,忙的不亦樂乎。

一口滷煮火燒誘惑了三十八年——大柵欄的陳記滷煮小腸

排著隊隔著窗戶,可以看到廚師製作滷煮火燒的過程。老伴一邊排隊等候一邊欣賞著。大鍋裡的食物咕嘟咕嘟開著,熱氣騰騰,空氣中都是誘人的滷煮香味。廚師麻利地把一碗碗做好的滷煮擺在臺子上。一會兒的功夫老伴就把兩碗滷煮火燒端了過來。想洗洗手,連洗手的水都沒有準備。我們吃著滷煮火燒還真是當年的味道,就是感覺有些鹹。我向服務員要開水,回答很乾脆“沒有”!這時老伴兒提醒我,你沒看到,旁邊那些年輕人一邊吃一邊喝啤酒、飲料嗎?如果提供開水那飲料賣給誰?這時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屋子一個角落裡堆著成捆兒的礦泉水。

要說滷煮火燒價錢真不貴,每個料底9元,加上1元的兩個火燒基本夠一個人吃的。我好奇地問服務員,這個小飯館開了多長時間,他說有三代人了,從牆上的資料和服務員的介紹,證明這真是個百年老店。我又問:為什麼不擴大營業面積,服務員說,現在正是飯口時間人多些,平時沒有這麼些人。

一口滷煮火燒誘惑了三十八年——大柵欄的陳記滷煮小腸

想想時間過得真快,當年來吃滷煮火燒還是姑娘和小夥子,如今已是老年人了。以後來北京總要光顧這裡,來這裡不僅僅是味覺的回憶,更是為重拾那份割捨不掉的歲月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