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友情的故事,这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好的坏的都是对方给的

安妮宝贝的作品被很多人诟病,认为写的矫情不切实际。然而改编自安妮宝贝的《七月与安生》却让两位九零后女主同时获得金马奖,那这部影片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呢?

影片讲述友情的故事,这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好的坏的都是对方给的

《七月与安生》的两位女主是古灵精怪又缺乏关爱的安生与聪明乖巧懂事可爱的七月,本片讲述了两人从十三岁结为好友,到二十七岁间的青春故事。安生自小家庭破碎,七月家成了她唯一的去处,情谊好到一同洗澡也不介意的两人,因为爱上同一个男人--家明,而渐生嫌隙。此后安生选择离开故乡、四处打工,不时写明信片给七月,末了附上一句「问候家明」。相隔多年再见面的两人,价值观、生活态度截然不同,唯一不变的是她们回不去的青春记忆,以及密不可分的闺蜜情感。

影片讲述友情的故事,这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好的坏的都是对方给的

七月与安生看似个性迥异,实则是录音带的A、B两面,两个人的故事可以当做一个人来看,A面听完接着听B面,B面听完又接着想听A面。两个人都特别爱装,不过就是漂泊与安定两颗心的隐藏与表现,没有对与错,只有不同阶段的选择与体会。

影片讲述友情的故事,这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好的坏的都是对方给的

七月装作文静、识大体,其实有着想漂泊的心,只是希望留在故乡的她,能换来追寻更大世界的家明与安生,一眼回眸;安生自小没有父母照顾,选择读职业学校,早早出了社会,变得世故,靠着混吃混喝的本领在大城市活了下来,想安定下来的梦始终因遇人不淑而碎。

影片讲述友情的故事,这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好的坏的都是对方给的

安生外放、桀敖不驯,其实心比谁都细,不顾一切偷了耳环送给七月的妈,招来七月白眼。周冬雨把安生宁可浪迹天涯、成全好友感情的酸楚演绎得淋漓尽致,人生不断地回旋、重蹈覆辙,用自信满满的外表掩盖了物质匮乏的自卑。马思纯在电影的前段表面安静贤淑,默默等待男友的回心转意,后段的对安生的嫉妒、与闺蜜情谊生变的伤心、让家明逃婚的毅然决然……情感从内敛隐忍到爆发,张力十足的表现令人震慑,无怪乎两人共同夺得影后殊荣,写下金马历史崭新的一页。

影片讲述友情的故事,这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好的坏的都是对方给的

七月与安生小时候踩着彼此的影子,象征和对方幸福一辈子,曾几何时,七月踩影子的对象成了家明,有了包袱,不再是那个动辄袒露共浴的孩子。七月是个乖孩子,也不免活在安生懂得讨好长辈,比自己更有异性魅力的阴影下;安生的衣着、家庭温暖都是七月给的,除了成全闺蜜感情、离乡背井,看似顾全大局的选择,其实带有离别的不舍,与留下来的渴望。

影片讲述友情的故事,这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好的坏的都是对方给的

电影有多场别离的戏,不管是难分难舍的浓烈,还是一言不合的心碎,是想对方留下来,还是跟着一起走,有再多的转折起伏,都还是像小时候踩着影子般带点祝福的心,即使不能如影随形,但想照顾对方的真诚,以及代替对方去看辽阔的世界,想抓住生命自由的渴望是一样的。

影片讲述友情的故事,这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好的坏的都是对方给的

七月与安生这两个人都不完美,但她们身上都有彼此所欠缺的东西,安生可以在七月身上找到安稳,而七月却可以在安生身上找到自由,说曾经恨过彼此,但也只有彼此。彼此之间恨过吵过,那叫做真实,因为在意彼此才会直话直说,真正在意对方的朋友,讲出来的话七八成都是狠话,但狠虽狠,心里面都是出自在关爱上面,总比一些只爱听漂亮话,只想受到鼓励而活的人真实多了。两个人在床上拥抱,那满满的真诚,七月像孩子一样躺在安生胳臂上,像孩子一样受伤而沉闷而鸣咽,而安生就像母亲一样,抚慰着自己的孩子,抚摸她的肩膀、安抚她胸口内的恐惧。这段的真诚流露,用戏这种字眼去形容,我觉得是单方面的破坏,而我完全被马思纯的真诚给弄到了,她每一句表白都好诚实!

影片讲述友情的故事,这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好的坏的都是对方给的

电影改编了原著的结局,让七月产后大出血死亡,留下安生扶养七月的女儿,而向往自由的七月则活在安生写的网络小说里,算是让七月与安生两个人合而为一的结局。

影片讲述友情的故事,这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好的坏的都是对方给的

人生中那些说好的、没说的、不该说的却说了、该说的错过时机说了,七月一句:「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由体会过爱恨交织的闺蜜情谊的人,讲出来的话是很复杂的叹息。我有你、我没有你,到我又有了你,片子走的不是历经二三十年的生老病死,而是短暂青春的生离死别,并不是小格局、你侬我侬的电影,相对的很庞大、深沈。

影片讲述友情的故事,这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好的坏的都是对方给的

一场两人在浴室里争风吃醋的戏,七月受够了安生借住家明家,四处挂着内衣勾引家明,愤而脱了衣服,拉着自己的俗内衣,告诉安生:「家明就喜欢这样的!」安生一句:「我们怎么会变这样?」道尽两人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无奈。

影片讲述友情的故事,这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好的坏的都是对方给的

青春是一首诗,短而隽永,美好藏在细节,结束象是离别,伤感只有曾经,莫须再多话别。故事用两女一男的爱恨纠葛讲述青春转变的措手不及,两人的对比,世故与未经世事,隐让与争夺,自由与束缚,出走与留下……是什么让我们转变了?变得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需要别人来提醒那个陌生的自己曾经存在?再好的闺蜜感情也会转变,不一定是因为男人,而是各自书写的生命故事大相迳庭,想要再找回年少单纯的岁月已经不可能了,那些让与忍不过就是青春时期的回光返照,青春这堵墙早就被生活琐事炸得剩下断垣残壁。

影片讲述友情的故事,这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好的坏的都是对方给的

电影无疑是个生长痛的故事,伤感的别离不是最可怕,内心对人生有了预期,怕期待落空,对人生未知的恐惧,好像可以操之在己的奔向自由,又摆脱不了成为命运齿轮的一部分,浅浅淡淡的叙事却深刻打动人心。你可能是七月,也可以是安生,甚至两者都是,一个好的电影就是能让你在故事中看见自己,跟着人物的情绪转折,会哭、会笑、会煎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