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歷史三部曲,快速了解「火藥桶」

何謂中東?以新月地帶為核心,

以敘利亞、巴勒斯坦、以色列、伊拉克為腹地,涵蓋埃及北部、阿拉伯半島、小亞細亞、伊朗、阿富汗等國家和地區。

在此伊斯蘭世界,以色列鶴立雞群;荒涼沙漠之下,半壁石油勝黃金;中東戰火連紛飛,恐怖殺戮因何起。人類歷史上最奇葩的地區,非中東莫屬。簡短三部曲,捋捋中東史

一、文明起源

兩河流域是中東古老的文明中心,人類古代,無河不文明。尼羅河的埃及、恆河的印度、黃河的中國。四大文明古國各自在自己的地盤發展壯大。那兩河流域也不落下,古巴比倫王國從公元前十九世紀中的建立到公元前729年被亞述帝國吞併,也持續了千餘年之久。加上早期的城邦時代,其歷史可以在往前推一千多年至公元前3000年前後。

古巴比倫王國最後的輝煌時代當屬漢謨拉比統治時期了,公元前1792年,第六代國王漢穆拉比即位,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成為當時強大的奴隸制帝國。

《漢穆拉比法典》便是這個時期產生的。但法典解救不了逐漸衰敗的王朝,周邊崛起的亞述帝國成了巴比倫王國的埋葬者。巴比倫文明就此game over。

中東就此進入長達兩千多年的帝國戰爭。

中東歷史三部曲,快速瞭解“火藥桶”

古巴比倫王國範圍--兩河流域

二、帝國戰爭

亞述帝國帶著殘暴的屠殺而來,在公元前729年滅掉巴比倫王國後,江山沒做多久,於公元前612年被新巴比倫王國所滅。當然了,巴比倫為了復仇復國,與埃蘭、阿拉伯、亞拉姆人、猶太、埃及、波斯人等組件了軍事聯盟,取得了成功。

成也聯盟,敗也聯盟,曾經的盟友波斯人成了帝國的叛徒。誰不想組建帝國、稱霸中東呢?中東地區頭一個威震世界的帝國產生了,它就是波斯帝國。公元前539,波斯帝國滅掉新巴比倫,成了新霸主,地域橫跨亞非歐,可謂世界性帝國。(如今的波斯興起之地伊朗也想復興大波斯)

不幸的是,波斯帝國遭遇了一位偉大的天才帝王——亞歷山大帝。發源於希臘半島的馬其頓王國(壓力山大帝國)在亞歷山大帝的領導下,怎麼能甘心蝸居半島能?百餘年前,斯巴達

人用鮮血抵住了波斯帝國的進攻(參看電影《斯巴達300勇士》),而今天,亞歷山大帝要主動出擊,把波斯帝國踹下中東地區的王座。這位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帥之一於公元前330年,率領大軍蕩平波斯帝國,成為中東的新王者。當然,帝國的版圖不僅是中東和歐洲本部了,他的理想是征服全世界。這位戰爭狂人向東一路勢如破竹,打到了印度。要是碰上中國(雖然戰國七雄紛爭,但正直大秦帝國崛起之際),可能就沒機會病死而是戰死。

不滿33歲,這位軍事天才流星隕落,帝國土崩瓦解。波斯帝國重建,但已不如當年的波斯。就在波斯帝國勉強統治著中東地區的四百餘年裡,南部阿拉伯半島正在孕育著新的王者——阿拉伯帝國,這一次,這個帝國帶著“倚天劍”(伊斯蘭教)和“屠龍刀”(圓月彎刀)向中東腹地殺去,此外,北非、小亞細亞、中亞、西亞,甚至兵臨大唐帝國。還在怛羅斯讓大唐帝國吃了敗仗,不可謂不強大。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赫赫有名。

中東歷史三部曲,快速瞭解“火藥桶”

綠色區域的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持續了六百餘年,直至1258年,神秘的東方帝國軍團讓阿拔斯王朝灰飛煙滅。蒙古鐵蹄軍團不只蹂躪了阿拉伯帝國,還踏上了歐洲的土地,兵鋒直指奧地利維也納,所到之處,所向披靡,羅馬帝國的軍團也聞風喪膽,成為歐洲人眼中的“上帝之鞭”。可惜重征服輕治理,短暫的征服高潮後便是潮水的退去。統治中東的伊利汗國(大蒙古帝國旗下)在1388年被帖木兒帝國所滅。

而就在帖木兒帝國統治時期,小亞細亞慢慢崛起一個新的帝國——奧斯曼帝國。這個定都君士坦丁堡的帝國橫跨亞歐,處於歐洲基督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激烈碰撞區。東羅馬帝國首先倒在他的腳下,帖木兒帝國也退出歷史舞臺。不過,由於伊斯蘭勢力與基督勢力兩種力量在帝國內部撕扯,最終,土崩瓦解,帝國也退出歐洲部分,成為今天的土耳其。

奧斯曼帝國也是統治中東的最後一個大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敗給協約國,帝國覆滅。

三、火藥桶

中東地區最後一個帝國奧斯曼覆滅後,歷史進入了20世紀,中東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格局。

幾千年來,中東地區就是不同種族文化的你番唱罷我登場,而這些也僅限於該地區及附近國家。但現代的中東紛爭背後有兩個幕後大玩家:美國vs蘇聯(俄羅斯),加劇了中東紛爭的局面。

1、火藥桶之石油。中東石油儲量佔世界一半以上。所以後來幾個主要產油國組建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直接決定著世界石油價格的起落。而石油也就成了中東最大的火藥桶,隨時燃燒爆炸。基辛格曾說過一句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而二戰後,美國已插手中東事物,其目的之一就是維護石油利益。

兩次海灣戰爭是爭奪石油利益的典範。1990年8月1日,伊拉克與科威特圍繞石油問題宣告破裂,伊拉克出擊科威特,成為海灣戰爭導火索。8月7日,美國軍隊開赴沙特阿拉伯做好防禦準備。1991年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轟炸巴格達,海灣戰爭爆發。在以美國空軍為主力的反伊聯軍打擊下,狂傲的薩達姆被打的落花流水,損兵2萬,傷亡共10萬,而美國僅僅損失286人。2003年3月20日,美國又挑起大頭,接著消除伊拉克隱藏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頭,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是海灣戰爭的延續,也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這一次實際上也是美國為了保障石油利益和天然資源。

中東歷史三部曲,快速瞭解“火藥桶”

第一次海灣戰爭示意圖

而作為伊拉克的後盾,蘇聯及後來的俄羅斯就失去了中東這個據點,不得不戰略收縮。

2、火藥桶之以色列。這個猶太人生活和信仰的地方,這個孕育了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地區,裹挾了太多的利益紛爭、宗教紛爭、文化衝突。古代以色列作為猶太人曾經的國度,在各種勢力的衝擊下毫無恢復之力,猶太人開啟了長達3000年的悲壯流亡生涯,所到之處不受待見(除了中國),一位猶太裔記者西奧多-赫茨爾發起了猶太復國運動主義,回到巴勒斯坦,回到故土,重建以色列成為復國運動的目標。而希特勒的大屠殺加劇了這一運動的進程,二戰結束後,猶太人藉著英國託管巴勒斯坦地區之機,在聯合國的表決下,通過一場獨立戰爭,以色列於1948年5月14日完成了復國

而巴勒斯坦被划走的一部分領土成了以色列,巴以衝突等就成了家常便飯。此外,在伊斯蘭化的中東地區,突然跳出來個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異類,不成為眾矢之的才怪,但以色列可不好惹,站在人類智商尖子塔頂端的猶太人將以色列打造成中東第一科技軍事強國,誰惹誰吃虧,背後又有英美國家撐腰,複製歷史上剷除以色列簡直是痴人說夢。而

五次中東戰爭無一不與以色列有關。

中東歷史三部曲,快速瞭解“火藥桶”

粉紅色區域為巴勒斯坦控制,逐漸被以色列蠶食

3、火藥桶之教派。伊斯蘭教分遜尼派和什葉派,一派掌權則另一派就成了反動武裝,歷史上大部分伊斯蘭國家都是遜尼派掌權,什葉派被打壓。為了爭奪權力,什葉派不惜與極端恐怖組織聯合發起武裝攻擊,這成了伊斯蘭各國尤其是敘利亞永遠澆滅不了的火種。而像

兩伊戰爭(伊拉克與伊朗)也是兩派之爭的結果。

4、火藥桶之恐怖組織。連年戰亂、宗教衝突、教派對立、民生凋敝、幕後玩家插手,多種勢力將中東攪成一鍋粥。給恐怖組織的誕生提供了最好的土壤。這個打著恢復阿拉伯帝國光榮自稱伊斯蘭國的組織,不僅作亂中東,還把恐怖行動殺向世界各個角落。自殺式襲擊無辜百姓成為他們反人類的暴徒罪行,“9-11”襲擊雙塔令超級大國美國措手不及。一場剿滅恐怖組織無法結束的戰爭開始了,本拉登倒下了,但後繼者沒玩沒了,這又給火藥桶添油不少。

中東,這個人類文明、宗教、文化、種族交匯之地,恐怕永遠無法走出戰爭與衝突。對比之,我們無疑是幸福的,珍惜和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