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今日速覽:

1.印刷電路板、液晶顯示板以及半導體行業持續向大陸轉移,國內上游材料供應企業迎來產業轉移+國產替代雙重發展機遇,並且這一領域壁壘極高,毛利率極高,公司多個細分領域打破國外壟斷,為該行業的領軍企業。

2.公司是全球領先的身份信息綜合服務商,致力於為行業客戶提供線上線下身份識別與管理應用的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公司的核心業務是提供以智能證卡為載體的信息安全、數據管理及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一、技術壁壘高+客戶壁壘高+市場集中度高,三高催生此行業領軍企業。

國盛證券對於光固化領域的技術領軍企業強力新材(300429)的評價: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創新能力強,多項技術打破國外壟斷,管理層對市場具備極強的名感性和前瞻性,未來成長空間大。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1.三大產業產能向大陸轉移,光刻膠銷量穩定增長助公司業績穩定增長:

①過去十年國內PCB全球份額由30%提升至50.8%,PCB產業逐漸國內轉移,緊隨其後的是上游原材料的產業轉移,國內PCB光刻膠產值也跟隨提升,目前已佔全球份額超70%,我國PCB光刻膠市場規模增長迅速。

強力新材抓住PCB產業轉移的機會,研製出高性能高質量的光引發劑產品,是國內少數進入該領域的企業,目前公司的幹膜光刻膠用光引發劑市場份額已達70%,全球第一,技術水平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②國內LCD面板市場需求持續領跑全球,疊加我國面板生產技術取得巨大突破,全球LCD面板產業不斷向我國轉移,2016年已經佔據全球25.91%份額,居第二,全球前LCD面板國內規劃產能將在未來兩年持續增長。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LCD面板產業轉移的浪潮給上游原材料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LCD光刻膠的需求將不斷釋放,但高度依賴進口,尤其彩色光刻膠和黑色光刻膠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公司2010年進入LCD光引發劑領域,生產的LCD光刻膠系列光引發劑產品已成功進入了彩色光刻膠和黑色光刻膠用途光引發劑市場,截止目前公司LCD用光刻膠市場份額達到45%,全球第二,毛利率66.17%。

③全球半導體市場2017年增長20.98%,增長貢獻主要來自於中國,目前市場規模佔全球市場32%,尤其隨著5G、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下游產業的進一步興起,半導體產能有加速向國內轉移的趨勢。

半導體光刻膠市場超過90%的份額掌握在外企手中,公司通過研發成功打破國外壟斷,目前市場份額已排全球前三。

小結:光刻膠具有市場集中度高、技術壁壘高、客戶壁壘高等特點,因此公司毛利率一直維持在高位,營收以及淨利潤近5年來穩步增長。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2.產品下游延伸,增厚利潤。

①環保趨嚴,環保部明確要求凹印油墨的VOCs排放限定在5%以內,採取無溶劑油墨是行業解決方案,具體替代包括水性油墨、UV、EB、UV-LED等,其中UV-LED是最佳解決方案。

公司持股10%的格林感光自主研發的UV-LED油墨環保節能優勢明顯,目前攜手設備廠商松德智慧正在進行下游客戶導入和打樣過程。公司實際控制人承諾最遲于格林感光連續兩年實現扣非淨利潤為正時,將其所持格林感光股權注入上市公司,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對利潤增厚顯著。

目前國內凹印油墨每年30萬噸左右的產量,UV-LED凹印油墨售價大約為100~120元/kg。公司現有產能3000噸,常州產業園設計規模為6萬噸/年,滿負荷生產後,每年產值約60~72億,毛利率近50%,未來成長空間大。

②佈局OLED上游有機材料領域。

目前平板顯示市場依舊是LCD佔據主流,但OLED的市場佔比在逐年提高,其中,手機顯示屏領域的應用提升最快,應用佔比超過75%。隨著17-19年全球OLED產線陸續規模化量產,OLED將會快速提高其在顯屏市場的滲透率。

未來幾年柔性OLED產能的增加主要來自三星和中國大陸面板廠,中國大陸將會成為除韓國之外OLED產能最大的國家。

公司與臺灣昱鐳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常州強力昱鐳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昱鐳光電擁有OLED關鍵有機材料開發團隊的優勢,獲得64項專利授權,幫助公司在國內OLED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

投資建議: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以上數據、觀點來自國盛證券)


二、年覆蓋人群2.5億人,承載流量900億次,線上線下無縫對接,阿里、騰訊火速入駐!

公司是全球領先的身份信息綜合服務商,致力於為行業客戶提供線上線下身份識別與管理應用的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公司的核心業務是提供以智能證卡為載體的信息安全、數據管理及行業應用解決方案——300546雄帝科技

1.智能證卡領域唯一獨角獸。

2006年至2010年,進入軌道交通市場,成為交通部、住建部等部委IC卡行業標準起草單位與國家商用密碼產品生產定點單位,並完成股份制改造。

2011年成為唯一入選國際民航組織(ICAO)機讀旅行證件(MRTD)設備供應商名錄的中國企業,併成為全球最大的法國Gemalto公司SIM卡個人化系統供應商。

2012年圓滿完成全國31個省市公安部電子護照項目上線工作,並中標尼日利亞8000萬張選民證項目,成為進軍非洲證照市場的中國企業。

2013年入選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16年9月28日,公司登陸A股創業板,股票代碼:300546。截止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共取得44項專利技術和92項軟件著作權。

此外,公司於2018深圳智造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榮膺“2017年度深圳物聯領軍企業”,公司既是國家部委、國企等單位出國(境)證件在線管理系統及設備的主要提供商,又享受物聯網產業“新硅谷”深圳的區位優勢,有望成為我國身份證領域唯一獨角獸翹楚。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2.不斷擴大市場業務,佔領更高領地。

2017年,公司開始在生物特徵識別、可信身份認證、網絡身份認證管理等技術領域,智能交通、智慧安防、公安信息化等應用領域進行調研、走訪和交流工作,積極尋求國內以及國際在技術、產品以及客戶資源等方面能為公司提供協同價值的企業,發掘潛在併購機會,以提升上市公司的業務規模和軟硬件一體化技術能力及綜合競爭力,實現身份信息綜合服務的產品整合和產業鏈延伸,拓展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空間,為實現公司戰略發展目標註入持續動力。

受益於二維碼支付在公共交通領域的落地,公司互聯網智能車載終端業務開拓較好,實現了增長,併為2018年實現更大幅度增長奠定基礎;面向海外市場的電子選舉管理業務也完成了從信息採集、身份識別到投票管理的整體解決方案構建,推動海外業務的發展。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3.技術驅動業績較快增長。

整體業績保持穩定增長。公司積極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進行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智能化和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堅持技術驅動市場,加快國內外市場佈局,深耕公共安全、智能交通等核心業務領域;同時不斷開拓新應用領域。各項業務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實現了整體經營業績持續穩健增長。

2017年度中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9億元,同比增長36.72%,歸母淨利潤2489.71萬元,同比增長29.27%,2017年三季報顯示營業總收入達2.26億,同比增長30.64%,歸母淨利潤4102.62萬元,同比增長26.78。據2017年業績快報顯示,營業總收入達3.8億元,同比增長29.77%,歸母淨利潤7998.35萬元,同比增長32.4%,基本EPS為0.59元,加權平均ROE為12.84%。

整體來看,2013-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自1.74億元提升至3.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1.6%;歸母淨利潤自3922.68萬元提升至7998.35萬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9.5%。此外,公司整體毛利率、淨利率基本保持穩定,三大期間費用率平穩中有小幅提升。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4.牽手阿里、騰訊拓寬智慧出行業務。

隨著移動支付不斷向線下市場滲透,過去以POS刷卡為主的線下支付市場支付方式開始多樣化,以二維碼、NFC為代表的手機支付方式切入公共出行市場,給公司在公交、地鐵的受理終端業務帶來了新的機會和挑戰,公司順應市場發展趨勢,抓住新機遇,開發了兼容二維碼支付、手機支付、卡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的智能車載受理終端。

2017年,公司已經在深圳、廈門、廣東等省市地區實現了批量安裝和上線應用。同時公司積極與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公司進行交流和探索多種形式的合作,迎接互聯網+公共出行對行業可能帶來的業務和模式重構,以保持和鞏固公司在城市一卡通市場的市場領先地位,切實加快智能出行項目的落地。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5.線上線下無縫對接,覆蓋人群2.5億人,承載流量900億次。

阿里、騰訊與雄帝科技聯手打造的掃碼乘車其本質就在於提升“大交通”數據的質量和數量的同時,充分挖掘數據的商業價值。

就數據的數量而言,阿里、騰訊與雄帝科技聯手打造的掃碼乘車在全國範圍內落地實施後,將實現乘客出行數據在地域層面的打通,用戶的出行數據將不再侷限於常住城市,而是能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數據採集,數據的廣度進一步提升。

就數據的質量而言,支付數據及通過雄帝科技各類系統和終端收集到的出行數據可以併入阿里、騰訊已有的數據版圖中,與互聯網巨頭自身所具備的購物、金融、社交和餐飲等各類大數據進行整合聯通,進一步完善豐富了大數據的內容,打破了交通出行數據的孤立性,拓寬了數據的應用場景。公交移動支付以其高頻、小額、用戶粘性高的特點成為巨頭們搶佔線下流量的必爭之地。

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每天約有2.5億人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全國公共交通年完成客運量超過900億人次,可見公交移動支付場景有望成為一個龐大的線下流量入口。巨頭們搶佔了公交支付的線下流量入口後,可以與自身平臺其它應用對接,從而達成線下流量向線上流量轉化的目的。

比如在2018年已經打通的50座城市公交系統的支付寶掃碼乘車應用便可以將更多的乘客流量圈入支付寶打造的生態圈中。騰訊通過微信小程序力推的公交乘車碼無需下載新的APP,提升了用戶便捷度體驗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活躍了微信平臺的用戶。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以上數據、觀點出自方正證券)


結語:

以上是今天脫口研報團隊為大家精選的個股研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脫口研報團隊,只精選優質研報進行提煉、分享。文中觀點來自公開研報,不構成投資建議,希望大家理性參考!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謝謝大家!

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或相關鏈接!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覆蓋2.5億人+900億流量,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阿里騰訊均已強勢入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