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爲什麼相聲特別發達?

解強強


作為新時期相聲多樣化的一個方面,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起,女相聲開始嶄露頭角。

其實,女子說相聲早在民國時期就有了。新中國成立前,江湖“撂地”賣藝的曲藝藝人一般都是全家上陣,藝人家的女孩子都會說幾段相聲幫襯、補場,但,這只是臨時性的。三十年代後期出現了以說相聲為主的女藝人。早期的有來小如、於小福、耿四福、張玉鳳、吉文貞等。到了四十年代,更趨向專業化,有於佑福、劉玉鳳、回婉華、張松青等。再晚一點的有吳蘋、魏文華等。其中不乏藝業精湛的藝人。

女相聲始終沒有成為大家公認的藝術現象,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原因來看,當時相聲藝術的社會地位很低,女子沒有在外面娛樂的習慣,相聲是供“爺們兒”娛樂的,年輕女子說相聲說得再好,她們只能是擺著看的“花瓶”,沒人當藝術看待,卻受到歧視和摧殘。張次溪的《人民首都的天橋》在寫到新中國成立前女子表演相聲時就用了好奇和輕視的口氣這樣說:“更有趣的,在這無奇不有的天橋裡,十年前(按,指四十年代初期)還有兩個女相聲家呢。你想,那男子說的粗話,要出自嬌嬌滴滴的女人口中,當然別有風趣了。”可見,新中國成立前的社會不是培養女相聲的環境。從主觀原因來看,當時沒有專供女子表演的相聲段子。正如王力葉在《相聲藝術與笑》中所說的:“過去,女演員表演的相聲腳本和男演員表演的相聲本子是通用的。正因為這樣,對於發揮女演員的特點受到限制,所以效果大都不如男演員……之所以效果較差,甚至給人以不舒服的感覺,主要是沒有專門為女演員寫的腳本,在表演風格上又一味模仿男演員,顯得男聲男氣,不夠自然。”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相聲藝術本身面臨危機的時候,仍然有部分女藝人堅定地紮根於相聲藝術,如北京的回婉華、濟南的吳蘋等。陳家驥在《回婉華與北京青年曲藝團》一文中回憶回婉華在五十年代初期的演出情況:“當年一個‘女流之輩’往臺上一站,和男人一起‘說學逗唱’,表演大方,毫不拘謹,僅此一點,再加說相聲這行向沒女性,足以引人注目,所以每當回婉華一上臺,便博得臺下聽眾的喝彩。”藝名“小蘋果”的吳蘋在濟南也很活躍,她曾經多次為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演出,並得到了他們的肯定。但是,社會上和相聲界仍有一部分人認為女子不適合說相聲。1957年大鳴大放時,京、津相聲界圍繞著名相聲演員張壽臣所說的“過去出現女相聲演員是舊社會不良風氣逼出來的,今天我們應該制止”,舉行過多次討論。討論中,一些有影響的老演員反對女子說相聲,他們認為女相聲是在真正的藝術得不到重視的時代為招徠觀眾而產生的。她們說些低級、庸俗的東西,實際上是降低了相聲的演出質量。也有一些女演員和男演員認為女相聲是可以發展的。可惜這次討論只停留在女相聲“行”或“不行”的話題上,而未能深入到“女相聲如何改進、生存和發展”的討論。因為未見實效,未能重視、利用和發揮女子說相聲的優勢,雖然少數女演員堅持自己的事業,業餘相聲活動中偶爾也出現過女相聲,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女相聲沒能成為大氣候。這種不景氣的“細水長流”在“文革”期間又被人為地中斷了。

八十年代初,中國臺灣、新加坡等地的女相聲已經相當活躍了,受到聽眾的歡迎。大陸雖然起步晚了一些,八十年代後期以來,在相聲多樣化的浪潮中湧現了一批新一代的女相聲演員。

1988年7月,在大連舉行的“星海杯”全國專業相聲電視邀請賽上,進入複賽的三十五對演員中就有五對男女相聲,而且都是男捧女逗,一下子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些被稱為“相聲五朵金花”的女演員是女相聲中的佼佼者。她們表演的相聲在內容上都有所選擇或專為女子創作的,表演上也顯示出“非女子莫屬”的特點,風格又各有不同。話劇演員出身的楊佳音善於刻畫各類婦女形象;門裡出身的師勝娜擅說“貫口”,風格清淡、風雅;京韻大鼓演員出身的金珠兼通“說”、“學”、“唱”,表演放得開,具有東北風的特點;沐清的表演剛柔融合,不瘟不火;河南墜子演員出身的單聯麗則以彈唱見長。

受“五朵金花”的影響和鼓勵,全國各地的女相聲又開始活躍起來。一開始,這些女演員中半路出家或另有專業兼說相聲的人佔多數,後來陸續出現了把相聲視為自己終身事業的青年女演員,使女相聲的隊伍更加堅固。更為可喜的是,有些女作家和女演員開始積極參與女相聲的創作,馬貴榮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她是多產的相聲作家,以女人特有的細心去觀察生活,通過女性化的語言去表現生活,創作了《巾幗贊》、《溫暖》等專供女子說的相聲段子,受到好評。

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女性要求自我表現的願望也越發強烈,形式是各種各樣的。有些女性想用幽默的形式表現她們在生活中所要歌頌和諷刺的一切,於是女相聲應運而生。她們把婆媳關係、子女問題、穿著打扮、菜籃子問題等“非女子莫屬”的題材引入相聲,又以東方女性特有的美豐富了相聲的藝術風格。

1992年3月,在北京舉行了首屆“火花杯”女相聲大賽,是第一次專為女相聲召開的盛會。這次比賽雖然不是全國性的,但有從山東、江蘇、山西、河北等地趕來參賽的。參賽的有專業演員,也有業餘演員。專業演員展示了她們的實力,業餘演員來自各行各業,從小學生到六十多歲的老太太,體現了業餘女相聲的普及。會上湧現了不少巾幗笑星,有些演員達到了可與男相聲相提並論的水平。特別是邢瑛瑛富有朝氣、活潑可愛的表演和夏文蘭溫柔親切的風格,獲得觀眾的好評,藝壓群芳。

女相聲有了為自己“量身訂製”的段子,有了優秀且堅定的演員,近年來發展很快。全國各地的曲藝或相聲評比中,女相聲頻頻獲獎。可以說,女相聲已經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看到女相聲的新面貌,因種種壓力曾一度斷念從事相聲事業的老一輩女相聲演員又開始說相聲,還熱心地培養新一代。現在沒有人擔心女相聲會糟蹋相聲。反之,女相聲的發展給相聲帶來了新的形式、豐富的內容和表現力,提高了相聲的藝術品位。

以新面貌出現的女相聲剛剛起步,如果她們堅定地鑽研相聲藝術,發揚女性特有的喜劇美,那麼,將會使女相聲乃至整個相聲藝術更上一層樓。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當下中國相聲第一大腕郭德綱,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天津孩子。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當下中國另類相聲非主流領軍人物——上海交大新語相聲俱樂部創始人李宏燁,也是天津生天津長;清華大學曲藝隊的創始人胡鑫喆,竟然也是天津人。這就有點讓人嘬牙花子了——怎麼凡是跟相聲挨點邊的,都是天津人?

天津走出的歌星劉歡,小時候說過相聲,他的搭檔是後來姜昆的搭檔戴志誠!以演元芳走紅的張子健,小時候就在天津市曲藝團學相聲,父親是快板書大師張志寬。最近以“搖滾大鼓”走紅的李亮節,是相聲演員劉俊傑的親徒弟。

也就是說,不僅僅是說相聲的都是天津人,而是天津人都會說相聲。為什麼呢?因為天津城市的相聲底蘊,太深厚了。民國年代,曲藝界有一句話:北京是“出處”,天津是“聚處”。相聲藝人很多都來自北京,聚集於天津。

天津觀眾懂相聲,擅長使貫口的藝人,就專門聽他的貫口;使柳活兒(學唱)好的,就專門聽他的柳活兒。一些在北京出生、學藝的藝人,在北京時並不甚紅,到天津後紅得發紫。這其中最典型的,是侯寶林和戴少甫。相聲大王張壽臣更是北京出道,天津走紅,最後落腳在天津。

相聲是天津公認的“城市名片”。當下天津,名流茶館、謙祥益文苑、西岸相聲會館等十幾家相聲茶館經營火爆。相聲是天津城市生活的重要元素。

除了馬三立這位最能代表天津的相聲大師,天津還出了一部最經典的相聲電視喜劇《楊光的快樂生活》。拍了十幾年的“楊光”,剛剛殺青的最新一季,也第一次把焦點定在相聲上,名字叫《楊光那些事·藝人》,楊議在劇中演說相聲的藝人楊光,並且邀請來高齡相聲老藝人田立禾助陣出演。

天津相聲,讓天津人從“貧氣”變成了“幽默”。相聲裡開玩笑逗你玩兒,真實、大度、風趣和“趕上嘛是嘛,樂呵樂呵得了”的娛樂精神,正是天津人性格的生動總結。


天津往事


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

李金斗老師曾說過:“相聲發源地在北京,但是在火爆在天津,很多相聲前輩都到天津演出過,受到天津觀眾的捧場,所以天津這塊寶地才會湧現出這麼多相聲名家。北京相聲與天津相聲總體上沒有多大區別,北京相聲以侯寶林、趙振鐸、王世臣等名家為代表,傳統功力非常深厚,可以說是兼具知識性、幽默性、趣味性、技巧性。”

  “天津相聲的特點之一是火爆。很多的名家,比如馬三立、郭榮啟、常連安,以及後來的蘇文茂、劉文亨、高英培、李伯祥,都是我非常尊敬的相聲大家。我從小就喜歡來天津聽相聲,我也在天津學過很多年相聲,和劉文亨老師、蘇文茂老師,以及我的義父高英培先生,學習過很多傳統相聲。”

上面引自百度知道,安我理解,相聲最發達時期應是民國,可以看到好多單口,對口段子裡的故事多取材於那個時期,那時候天津外來人口多,工作不穩定,都是當天賺錢當天花,這樣的時代環境培養了曲藝人的發展,這是為什麼天津說相聲的多。要論為什麼天津相聲那麼發達,還要談談天津人的特點。天津人,樂觀,愛玩,嘴貧這三個特點簡直與相聲不謀而合。在天津,你相聲說的不好,觀眾就敢哄轟你,這還不是起鬨,人家就是懂行,那個包袱怎麼抖,哪段太平歌詞怎麼押韻,人家門兒清,你糊弄不了。你想想一個新演員最怕的是什麼,不是人家喊著退票,是好多懂行的在下面坐著也不笑也不吵就皺著眉頭看著你,你就知道人家為了聽下面的大角這在忍著你,那時你絕對沒有信心再混這一行了。這對新人來說不是好環境,但卻可以大浪淘沙。多少在全國各地都混出名堂的相聲演員直到今天都不敢去天津試水?

這樣的環境才能走出來像馬三立大師這樣的相聲泰斗。但我對馬老爺子確實瞭解不深,我感覺最能代表天津相聲的就是少馬爺馬志明老師,至於你說少馬爺參加相聲大賽都沒拿冠軍,在別的地方也不出名什麼的,你查查那屆冠軍是誰你就知道為什麼了,畢竟首都人呢。少馬爺的相聲我全都聽過,無論是唱功的太平歌詞還是原創的糾紛,灌口的五味大俠都是經典之作。要我推薦,單口劉寶瑞,對口馬志明,聽完這些再聽郭德綱你的感觸絕對不一樣,不是說郭德綱不好,但火候確實差點,另說一句于謙的水平我感覺這幾年明顯的超越了郭德綱。

總之,這樣的種種原因造就了天津相聲的發達,也造成了現在這種有點後繼無人的尷尬局面。


用過的洋哥


相聲起源於北京,興盛於天津。相聲之所以能興盛於天津,我以為過去得益於天津優越的地理位置,後來完全是天津的相聲名家在起作用。

天津是港口城市。在航空、鐵路以及汽車運輸都不太發達的舊中國,水運,特別是海運無疑是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海港城市也被稱為通商口岸。船來船往,在載貨卸貨的同時,也湧入了大量的外地人,甚至外國人。

每個碼頭都有它的碼頭文化,天津也不例外。相聲就是天津碼頭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只說給天津人聽,完全可以用天津話說相聲,就跟上海的滑稽戲一樣。用北京話(後來的普通話)說相聲,既有北京的因素(相聲發祥於北京),更多的還是為了讓外地人能聽得懂。

過去的天津,外來人口遠比北京多,商貿也比北京發達活躍。如果沒有這個做基礎,相聲也就不可能興盛於天津。當年,就連北京說相聲的,要想出名都得去天津。侯寶林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北京天橋說相聲時,他一直沒啥名氣,去天津說相聲很快就走紅了。

天津的相聲園子多,天津說相聲的人就更多。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天津人骨子裡就透著一種幽默,而這種幽默跟相聲是相吻合的。在過去的一百年裡,天津的相聲名家輩出。正是這些天津本土的相聲名家,以及來天津說相聲,在天津走紅的相聲名家讓天津成為名副其實的“哏都”,讓天津的相聲日益繁榮,長盛不衰。

我是作家蕭陶。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蕭陶的頭條號。關注不迷路。如果您覺得不錯,麻煩您點個贊。


蕭陶


其實挺好理解的,因為整個天津市都是比較固步自封的性格,比如出外地上大學的少,出外地發展的少,天津相聲界圖名圖利的相對來說還是少,圖個安穩,自己哄自己玩,時間都用來鑽研業務,隨便說幾個可能外地朋友不太熟悉的中年演員,陳樹桐,楊長在,耿伯春,李寶忠,劉蘭亭等等,活路寬,瓷實,更不用說尹笑聲,張永久,劉英琪,佟手本,盧福來,於克志,佟有為這些早已成名,但可能仍然不為觀眾熟知的名家,再說青年演員,王友如,張堯,劉春山,許健,馬軍,盛偉,馮陽,張攀,劉銓淼,不一而足,能說能寫,風格突出,都知道高峰高老闆快板厲害,天津的張楠,劉磊,管新城,趙博,都不次於高老闆,然而不可否認的事,十年前郭德綱確實給相聲市場帶來了一片春風,讓這些有能耐的演員得以復甦,這絕對是相聲史上值得紀念的重要一筆。

想想倒退二十年前,還在上初中的我,在中華曲苑聽李伯祥,於寶林馮寶華,都是六十多歲的老觀眾。雖然郭德綱的活還不完善,比如學唱地方戲有評劇的腔調,唱太平歌詞有時都快趕上快板的速度了,說貫口讓人聽著趕落,美感不足,跟老一輩藝術家還有很大差距,但畢竟再一次喚醒了相聲,而且培養了太多的年輕觀眾,讓相聲又熱了起來,而且郭德綱早期確實在踏踏實實的鑽研相聲藝術,這就是可敬的。

雖然2010年以後基本很少聽德雲社的相聲,來回聽的就是那幾段馬三立,張壽臣的相聲,劉立福的評書,因為精品就這麼十幾段,幾十段,聽慣了馬三立,連馬志明都聽不慣,就是這個道理,但無論怎樣,郭德綱對相聲做出的貢獻是不可抹殺的。


寸草齋主人


首先,天津有相聲的氛圍,在天津有多家相聲小劇場,電視臺有每日笑吧、魚龍百戲等相聲欄目,電臺有笑一笑十年少等相聲陣地,更有甚者天津還專門有相聲電臺,這是其他地方不具備的相聲氛圍……

其次,有了這麼好的氛圍,天津人聽的活兒多,特別是老活兒多,在其它城市電視臺電臺播放小品和所謂的新相聲的時候,天津人聽的大多是扒馬褂、誇住宅等老活兒,到現在天津電臺還有一個欄目叫老活聽不膩,可見天津人對傳統老活的喜愛,隨便攔個天津人,都能給你背兩句菜單子、八扇屏,這也就是可以解釋為什麼在天津可以培養出郭德綱這樣青壯相聲名師……只有繼承好傳統,才能發揚創新,才能說真正的相聲……

第三,天津是相聲名家聚集地,以馬三立、馬志明為代表的的馬氏相聲、以常寶堃、常寶霆、常寶豐、常寶華為代表常氏相聲,另外還有郭啟儒、劉文亨、蘇文茂、李伯祥……天津名家太多了,名家多就學生多,出來的人才也就多……另外天津還有專門培養相聲的曲藝學校,這也是寄託於天津有大量這方面的好老師才能出大量的好學生……


澤天下藍風


天津特色,進衚衕就有段子出了衚衕就打岔,無事不段子,住一輩子鄰居,不知大號地有,叫一輩子外號地常事,十年不見喊不出姓氏,一提外號全知道,有三人就開算,兩人就出點子,一群人準有逗急眼地,三娘們在一起準有傳話的,幾十個住戶三天沒打架,準有挑事的,鄰居之間三五天沒見面,準有找人的,三天沒打孩子準有積事的,知道點事過不了夜,想不知道都不行,朋友見面一句客氣,兩句逗,三句沒正行。四句傳段子,都是這樣,心有嘛事忘不了荅茬,心堵忘不了找樂,這就是天津人,窮的富的都哈哈。大官小民都找樂。就這民風民俗,不出說相聲會地,不行呀。


馬正勇10


天津人。前幾天,在樓下吃早點,旁邊坐一個不認識的大哥。我手機外放著老郭的單口,邊聽邊吃,旁邊大哥忽然冒出一句:“郭德綱的評書比相聲瓷實。”我就說:“可不,我最喜歡聽他說的聊齋。”大哥說了兩個字:“鴉頭。”


會飛的胖子24


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 李金斗老師曾說過:“相聲發源地在北京,但是在火爆在天津,很多相聲前輩都到天津演出過,受到天津觀眾的捧場,所以天津這塊寶地才會湧現出這麼多相聲名家。北京相聲與天津相聲總體上沒有多大區別,北京相聲以侯寶林、趙振鐸、王世臣等名家為代表,傳統功力非常深厚,可以說是兼具知識性、幽默性、趣味性、技巧性。” “天津相聲的特點之一是火爆。很多的名家,比如馬三立、郭榮啟、常連安,以及後來的蘇文茂、劉文亨、高英培、李伯祥,都是我非常尊敬的相聲大家。我從小就喜歡來天津聽相聲,我也在天津學過很多年相聲,和劉文亨老師、蘇文茂老師,以及我的義父高英培先生,學習過很多傳統相聲。”


戒不掉你的wei笑


天津並非相聲的發源地,但它賦予了相聲更多的市民性,使它變得更加吸引人。

有一種說法,對於相聲來說,北京是出處,天津是聚處。還有一種說法是,北京是相聲的發源地,而天津是發祥地。按理說發源地和發祥地是一個意思,但說這話的人大概是想表達說,是天津把相聲發揚光大的。

早年間也都這麼說,誰要想在相聲界打響,那必須到天津去說,以接受天津觀眾的考驗,到那裡立住了,才算在相聲界站穩腳跟。天津的相聲觀眾非常專業,如果你說得不好他們都能聽出來,根本不買你的賬;反之如果你真說得好,他們也非常願意捧人,傾其熱情為你叫好。

那麼天津相聲的魅力到底在哪兒?與北京相聲相比多了什麼?我覺得應該是對世俗市井生活有了更多關注,對市民階層各色人等有了形象的捕捉,對天津方言的種種妙用,把相聲從技藝提升到藝術的高度,從而吸引和製造出大量懂得欣賞相聲的新觀眾。有了高質量的觀眾基礎,自然會“培養”出功底紮實、藝術表現力強的相聲演員,比如張壽臣、馬三立、李伯祥、馬志明等等。有了這樣的代表人物,反過來又會薰陶出高質量的觀眾。

侯寶林是在北京學藝,但在北京時他並未成名,而是到天津進行表演之後才大放異彩,既逗笑又文明,提升了相聲在人們心目中的檔次。

天津相聲的總體特點是,以說為主,以諷刺為主,以展現傳統相聲的滋味為主。

而今相聲幾乎成為天津的名片之一,常年舉行演出的相聲小劇場也特別多,因此也才被冠名“哏都”。

另外天津話具有天生的喜劇性,平時聽他們聊天兒都有聽相聲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