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爲圈內模範

提起七八十年代的演藝圈,都說那個時候的女演員是百花齊放,各個美貌與實力兼備,相比之下男演員則遜色一些。不過其實那個時候也湧現了一批非常出色的男演員,其中不乏“男神”級別的,曾經的影響力不輸當下的明星。今天要說的他是繼王心剛之後的“男神”級別的明星。因為他不僅英俊有型,更添有一股儒雅的氣質,當時更有不少人稱他為“王心剛的接班人”,足見他的魅力之大。他就是達式常。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家庭貧窮的重擔,讓他更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

達式常先生出生於上海市區的一個普通家庭,少時家境非常貧困、歷經冷暖,父親因病失業,家裡兄弟姐妹12人,他排行老九,家中的生活重擔都落在母親的肩上。這種生活閱歷使他對社會底層的生活有著更深一層的理解與感悟。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後來他因為一個非常巧合的因素就進入到了演藝圈裡面來發展。可以說,對於一個特別貧困的小夥子來說,能夠有這樣的一個機遇來實現自己的理想,這可是一件特別讓人興奮的事情呢。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所以他每次在拍電視的時候都會特別的認真,特別的負責,就算是扮演的一個特別小的沒有幾句臺詞的角色,他依然能夠付出自己全身心的精力來做這件事。就這樣,經過自己一點一點的積累,他的演技就打到了特別好的地步,也漸漸的有很多人找他來拍電影了。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他經得起“寂寞”,也守得住“繁華”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在1962年,從畢業到正式開始涉足熒屏處女作是《兄妹探寶》。1964年拍攝《年輕的一代》,因為年輕加上帥,他演的是一個後進青年。因為當時的大背景就是提倡年輕人到邊疆去奉獻青春,而在電影《年青的一代》中,達式常順應時代潮流,血氣方剛地提出了“好男兒志在四方”的豪言壯語。而他演的學生純真質樸,引起了青年學生的共鳴。雖然該片反響不錯,但因遭遇“文革”被迫中斷藝術生涯。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直到1973年重回上影廠,他先是再次與李秀明合作(第一次是在《年輕的一代》中),出演《春苗》中的一生方明,也就是憑藉這部電影使得達式常跟李秀明在影壇嶄露頭角。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但真正令他一炮而紅、取得一線紅小生地位的是《難忘的戰鬥》拍於1976年,該片只是緊隨心剛老師的《偵察兵》之後。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1976年的一部《難忘的戰鬥》飾演男主角田文中,這是達式常第一次嘗試扮演解放軍戰士,卻大獲成功。因為當時全國人民最崇拜的,就是解放軍,而且達式常還那麼帥,所以他一下子就走紅了。還被喜歡他的觀眾稱為70年代銀幕第一大帥哥。也是這部戲讓他一下子紅遍全國,他能紅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是當年毛主席晚年看的最後一部故事片,併為之落淚的作品。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文革"結束後,達式常先後出演了《東港諜影》、《他們在相愛》、《曙光》、《燕歸來》、《人到中年》、《譚嗣同》、《書劍恩仇錄》等電影更是讓他成為影壇最炙手可熱的男演員之一。可以說在70年代達式常所塑造的角色,有醫生、有軍人、有地質隊員,但無論怎樣的角色,他都憑藉沉穩而傳神的表演,而給觀眾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亦因為達式常的表 演從容、傳神、細膩,善於挖掘人物情感世界。他獲得了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傑出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稱號。被評為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更獲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三屆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因此殊榮在八十年代時,達式常的演出劇照和人物肖像經常出現在各種影視媒體的封面。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2000年之後,達式常更多地會出現在電視劇中和話劇舞臺上,如他拍攝了《壯志雄心》、《萍蹤俠影》、《阿郎在北京》、《中國1945之重慶風雲》等,同時,他在明星版話劇《雷雨》中再次搭檔潘虹,他扮演男主角周樸園,潘虹扮演女主角繁漪,濮存昕扮演周萍、蔡國慶扮演周衝……非常成功。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自此之後的作品便漸漸變少,儘管達式常已經沒拍戲多年了,但他曾經創造的那些經典角色至今還是讓影迷津津樂道。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而達式常一直以來都是零緋聞的,和老婆孩子一直都是相親相愛。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一生只愛一人,這個人便是他至今的夫人

達式常的夫人名叫王文皓,曾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演員。兩人相識於1959年,是同班同學。王文皓長得很美在學校是校花。他倆的戀情當時讓很多男生嫉妒和吃醋。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1966年,達式常與王文皓結婚,當時,他們的條件並不好,但這對夫婦經歷了苦難,生了一個女兒。達式常曾經說他對自己的妻子非常抱歉,因為她獨自照顧家人和孩子,肩負著沉重負擔。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不過雖然辛苦卻有人說他老婆很旺夫,的確在婚後達式常出演電影《春苗》而一炮走紅。隨著丈夫的走紅難免有風言風語、求愛信就有幾十封。王文皓雖有點焦慮和擔憂,但她堅信丈夫的人品。一句話“我相信他”。幾十年夫婦倆相濡以沫共同扶持,在圈內被公認為模範夫妻。

70年代銀幕大帥哥,德藝了得卻不驕,與妻被公認為圈內模範

已78歲的達式常前段時間還出現在上影演員劇團的紀念活動上,看起來達式常老師已經不再年少了了,記憶中英俊帥氣的他,如今竟也已經漸生華髮,不禁令人感嘆歲月催人老!不過好在精神面貌不減當年,因此顯得依然風度翩翩,氣質儒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