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追老茶的時候,我們在追什麼?

1.理性知識與切身體驗的碰撞

湯感成團、喉韻加深、體感通透……作為一款乾淨、入流的老茶,這些都不必再提,更不用說香氣、滋味了。

一款好茶,可以用理性知識去審視;一款好的老茶,可以讓人忘記評判、打開你意識的深井。它的整體風韻,直擊人本能。

當我們在追老茶的時候,我們在追什麼?

記憶裡所有值得回味的畫面在流動。恍惚可以聞到茶園邊的松濤陣陣,又好像有溫熱的山泉潺潺……輕雲蔽月,迴雪流風;破孤悶,搜枯腸,肌骨清。

這一個又一個的瞬間,確實是明白了——“越陳越香”作為普洱茶產業的核心概念,老茶的存在不僅僅是概念、情懷。

當我們在追老茶的時候,我們在追什麼?

再深入一點,理解普洱茶轉化的原理,你也許可以打開認知和想象力的通道。

每一種品種的茶都有一條轉化路徑。看到所有簡單、駁雜的香氣分子如何一層一層如同剝竹筍一樣散去,最後留下每個品種最穩定沉穩的特徵……

就理解了某些山頭的茶為何受大多數老茶人歡迎,而有些茶存著確實有些難度但卻也有不同的路徑。

被觸動,理性的知識,和你自身的體驗結合在了一起,成為我們生命體驗了。

當我們在追老茶的時候,我們在追什麼?

2.有人喝老茶把白頭髮喝黑了,你信麼?

有人說:老茶喝的已經不是茶了。

喝的是茶多酚轉化殆盡後,沒有刺激感的滋補——中醫的知識體系上,經常把這種東西叫做,補氣。

當我們在追老茶的時候,我們在追什麼?

如果是理想的轉化,微生物會從葉底中解開纖維和大塊的果膠,讓本來不溶於水的纖維物質溶於水,使得茶湯中充滿小段的纖維、可溶於水的小片果膠,並且使得在纖維鏈當中被束縛住的蛋白質,也溶於水,同時,也會分解出一些遊離氨基酸。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物質在茶湯當中越來越多,茶湯就會越來越厚、喉韻不斷變深。這些溶於水的蛋白質、小段纖維、多糖段、肽段,我們權且稱為茶多糖。這些物質不一定能夠被人體直接消化吸收。但是它們對於腸道菌群的生存環境有很大的改善。我認為所謂老茶養生,非要科學化表達就是這個意思吧。——李揚
當我們在追老茶的時候,我們在追什麼?

3.老茶是以乾淨和活性為基礎的

什麼樣的茶算老茶呢?

市場上有很多約定俗稱按年代來劃分的。但是啊,不是年份夠久,它就會有老茶的韻味;而那些黴倉異雜味的“過期茶”也不在討論範圍……首先得原料對、工藝對,倉儲乾淨,這也不過是基礎。

可以稱之為老茶的特徵還是:茶多酚降低刺激性減弱、茶湯醇厚、喉韻深、體感強。如果活性極強的茶,這些特徵不用很久;如果活性弱,就會很慢。而毫無活性的茶,也就沒什麼希望了。

當我們在追老茶的時候,我們在追什麼?

喝普洱、做普洱、藏普洱的人,只有喝到真正乾淨的老茶,才能建立起對這個行業的信心吧。

當你在喝老茶的時候,你在喝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