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西遷後的餘暉:稱霸一時的西遼國,最終亡於蒙古大軍

公元1124年夏,遼國被金軍打的城池皆失,遼天祚帝準備再次集中殘兵與金軍決戰。此時一直投奔追隨的遼國宗室耶律大石決定離開天祚帝,他帶著200名親兵開始向西離去,開啟了契丹族西遷後的榮光之路。

公元1125年春,在耶律大石出走半年後,天祚帝在逃亡西夏的途中被金軍俘虜,遼國滅亡。

契丹族西遷後的餘暉:稱霸一時的西遼國,最終亡於蒙古大軍

遼國帝王世系(1~9為順序,中間遼曾經改國號為契丹)

西行建國,可敦城起家

遼史記載:作為遼國西北路招討司駐地的可敦城,一直駐紮著一支2萬精銳騎兵的軍隊,而且這支部隊不論國家到了什麼地步,均不許南下。因此在決議西遷之後,耶律大石先是折向西北方向,來到了可敦城。

契丹族西遷後的餘暉:稱霸一時的西遼國,最終亡於蒙古大軍

遼西北路招討司駐地---可敦城

作為遼國宗室,耶律大石的到來在可敦城還是引起了眾多部落和將領的重視。也是在這裡,耶律大石召開首領大會並慷慨陳詞:“我祖宗艱難創業,歷世九主,歷年二百。金以臣屬,逼我國家,殘我黎庶,屠剪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塵於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義而西,欲借力諸番,剪我仇敵,復我疆宇。惟爾眾亦有軫我國家,憂我社稷,思共救君父,濟生民於難者乎?"。

通過一番活動,耶律大石稱王,整頓兵馬,在可敦城建立根據地後,積攢實力,不斷派使者聯絡白韃靼人、西夏以及南宋,從外交上孤立金朝。

但此時的金國處於國力上升期,耶律大石及其部下也想到此時根本不是金國的對手,於是將目光轉向西方,擴大地盤,再決雌雄。

公元1130年2月22日,耶律大石按照契丹族傳統,殺青牛白馬祭告天地、祖宗,整旅西行。

契丹族西遷後的餘暉:稱霸一時的西遼國,最終亡於蒙古大軍

西行局勢(虎思斡耳朵)

公元1132年,西行大軍達到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此處已經是東喀喇汗王朝境內;隨後,耶律大石率部開始南下高昌回鶻,大軍出發之前耶律大石給回鶻可汗畢勒哥送去書信,說遼朝“與爾國非一日之好,今我將西至大食,假道爾國,其勿致疑”。畢勒哥收到這封信時,耶律大石已兵臨城下,只好大開城門,把耶律大石迎進宮中,大宴三日,在耶律大石臨行時又獻馬六百匹、駱駝一百頭、羊三千隻,並表示願送質子孫,作為附庸,並一直把耶律大石及其軍隊送到境外。

但隨後耶律大石的大軍卻在西進過程中被東喀喇汗王朝的軍隊擊敗,撤退過程中又被高昌回鶻軍偷襲,損失慘重,被迫退回葉密立重整旗鼓。

在葉密立城再次蟄伏休養生息後,耶律大石得到了當地突厥各部族的擁護。大軍再次南下吞併了高昌回鶻,並逐漸壓縮東喀喇汗王朝。

公元1134年2月5日,耶律大石在葉密立基為帝。

公元1134年3月初,東喀喇汗國阿赫馬德汗死,其子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造成康里人和葛邏祿人叛亂,易卜拉欣汗邀請西遼出兵協助平亂。西遼軍很快平定康裡和葛邏祿,並把東喀喇汗國降為附庸國。當年,耶律大石定都於八剌沙袞(今吉爾吉斯托克馬克,後改名為虎思斡耳朵)。

契丹族西遷後的餘暉:稱霸一時的西遼國,最終亡於蒙古大軍

西遼疆域

在平定西方的同時,公元1134年3月,七萬西遼軍開始東征金國,但是東征部隊“行程萬里,無所得,牛馬多死,勒兵而還”。

有來有回,公元1135年,金國開國大將完顏宗翰率軍西征,被西遼軍擊敗,此後雙方保持勢力交錯平衡。

公元1141年,西遼軍隊在卡特萬戰役中擊潰十萬中亞聯軍,使塞爾柱帝國的勢力退出河中地區,確立了西遼在中亞的統治。

公元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由於其子耶律夷列年幼,依據遼朝的傳統,“遺命皇后權國”。皇后蕭塔不煙攝政,號稱“感天皇后”。

母-子,兄-妹,姑-侄,翁-婿:耶律大石後的西遼實際掌權傳承

在耶律大石去世後,西遼的政局傳遞比較特別。

先是耶律大石的皇后執政,從公元1143年到1150年,感天皇后執政期間,西遼社會安定,經濟繼續發展。

公元1150年,蕭塔不煙將執政大權交還於兒子耶律夷列。

契丹族西遷後的餘暉:稱霸一時的西遼國,最終亡於蒙古大軍

西遼實際統治譜系

公元1163年,耶律夷列去世,廟號仁宗。此時耶律夷列的兒子都年幼,故“遺詔以妹普速完權國”。隨後耶律普速完稱制,改元崇福,號承天太后。

在耶律普速完的統治下,西遼進一步加強擴張。

公元1164年,西遼鎮壓葛邏祿人叛亂,從此曾經威赫一時的葛邏祿人勢力從河中流域衰落。

公元1170年,西遼軍大敗花剌子模軍。

耶律普速完的執政在公元1178年發生了轉折,起源很桃色。

耶律普速完的丈夫蕭朵魯不是西遼兵馬都元帥蕭斡裡剌長子,但是呢,耶律普速完竟然和自己的小叔子---蕭樸古只沙裡打得火熱,二人通姦。

也不知道耶律普速完怎麼想的,公元1178年,她找了個罪名把自己丈夫給處死了,這下惹惱了自己的公公---蕭斡裡剌,

蕭斡裡刺發動宮廷政變,殺死耶律普速完和另一個兒子蕭樸古只沙裡,立耶律夷列次子耶律直魯古為汗,改元天穆。

耶律直魯古繼位後,西遼達到鼎盛時期。同時,西遼的統治集團奢侈,開始腐化,對外連年用兵,對內加重剝削。耶律直魯古在位朗間,一味娛樂遊獵,不理政務,致使政治腐敗,社會矛盾激化。

契丹族西遷後的餘暉:稱霸一時的西遼國,最終亡於蒙古大軍

西遼國王

公元1206年春天,遠在東方的蒙古貴族們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諸王和群臣為鐵木真上尊號“成吉思汗”。當然,此時的西遼對此是一無所知的,這個東方的部落此時名氣遠遠傳不到西方。

隨後的西遼國也是江河日下:

公元1209年,東部的高昌回鶻王國殺死西遼王朝的監督官員投靠蒙古。

公元1211年,葛邏祿部首領阿兒斯蘭汗投靠蒙古。

此後,西遼唯一的附庸國東部喀喇汗王朝也起兵造反,西遼依靠著軍事鎮壓才穩住局勢。

契丹族西遷後的餘暉:稱霸一時的西遼國,最終亡於蒙古大軍

蒙古高原各部落(注意與西遼接壤的乃蠻部)

公元1208年,被成吉思汗打垮的乃蠻部王子屈出律逃亡西遼,耶律直魯古收留了他並把女兒嫁給了屈出律,但耶律直魯古卻沒想到他這是是引狼入室。

屈出律以為西遼召集乃蠻部舊部為名來到西遼東邊開始整頓人馬,公元1211年秋天,屈出律趁耶律直魯古外出狩獵的時率軍突襲,成功拿下西遼政權。

契丹族西遷後的餘暉:稱霸一時的西遼國,最終亡於蒙古大軍

屈出律

屈出律攫取政權後,表面上對耶律直魯古很尊敬:“尊耶律直魯古為太上皇,皇后為皇太后,朝夕問起居”,但實際上只是利用耶律直魯古來穩定自己的統治,悲催的耶律直魯古在兩年後抑鬱而終。

末日西遼,亡國於蒙古大軍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命大將哲別率領兩萬騎兵征討西遼,屈出律在蒙古大軍還未到達時就望風而逃。

契丹族西遷後的餘暉:稱霸一時的西遼國,最終亡於蒙古大軍

蒙古的擴張

隨後,屈出律被獵戶擒獲交到哲別手中,屈出律被哲別處死,西遼滅亡。

西遼滅亡後,契丹貴族波剌黑前往波斯,被花剌子模蘇丹收留。

公元1224年,波剌黑建立起兒漫王朝,又稱後西遼。大致位於今天伊朗的克爾曼沙阿、呼羅珊一帶,這也是契丹人在歷史上建立的最後一個政權。

公元1306年,後西遼被伊爾汗國兼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