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組織和組織管理

第十三節 組織和組織管理


第十三節 組織和組織管理

企業的組織和組織管理估計很多老闆,很多職業經理都相當的清楚,但是,要說大家都重視組織,和組織管理,則不一定了!有這清晰的概念和固定下來的套路的估計不多的.所以,有必要說一下。

具體到工廠,企業。組織就是指的哪一堆人。從總經理,廠長,部門經理,車間主任,班長,工人,所有成員之和。這就是一個組織。

一、從管理角度說:組織如果人少,管理難度就會小,如果人多,或都想把它做大,做多。則一定需要用到組織管理的經驗和知識了。

二、組織管理具體的形式,就是組織架構圖。大家應該都見過



第十三節 組織和組織管理


三、部門職責和崗位職責(這為了節約篇幅,也簡單。就不舉例了)

第十三節 組織和組織管理


四、但上面這個組織管理的方式估計少有人去做過,用過。這是將一個企業所有崗位進行組織分類,進行定崗定薪!還有每種類別崗位的晉升管道!這張表最重要之處看一下,最下面一行的六種類別:管理類,支持類,技術類,操作類,銷售類,普工類。所有企業都能按這六大類,在組織上分開。並從下到上劃分人的技術,管理,文職等級。還有崗位代碼。用於增刪並組用的。上面這表相當有用,介紹給大家!

五、組織管理的重點管理因素:當管理的如果重視一個組織中的哪個因素,哪個部門時,在設定組織架構時,其職位要稍高於其他部門。不然,在展開工作時,就相當困難。如果一個工廠品管部歸生產管,品質根本無法做,就這道理。民企很多這樣做。比如:我在吉華,品質重要,但就是崗位設得低於其他部門,所以重視品質就是空話。

六、崗位問題:組織管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能因人設事。但民企這樣乾的多。而要因事設崗,就對了。最少的崗位原則:即考慮最大限度的節約人力成本,又要儘可能的縮短崗位之間的信息傳遞,提高組織的競爭力;最低級別原則:根據崗位需要,能設置低級別的崗位不設置高級別;崗位設置共有七個原則,但前三個原則最重要。

七、組織的崗位、崗位職責同人匹配度問題;例如:如果一個工廠的開發經常出問題。有時,也需要去檢視組織管理是否有問題。比如,職責規定是否漏規定了相關出問題的事項,加以增加相關工作職責。如果出問題之處是因為人與事不匹配,意思就是現有人做不了哪事,就需要調整。將會做哪事的人換上去,或者劃歸能做這事的人做。這就是組織管理中細微帶技術的活了。

八、還有許多廠管理費用相當的高,就需要去檢視組織是否當官的比做事的還多?進行崗位負荷分析了;如果負荷不足,就需要裁人。如果工人太累,導致離職率高。就需要減負荷!一般工廠人工費在總產值佔比在17-22%就合理。超過這標準,就要進行管控。

九、組織的執行力問題:如果老闆的團隊執行力強,說明啥?說明1、是培訓工作做得好,激勵做得好。2、說明分配利益的工資制度及執行得好。所以,我見過很多工廠的執行力很差。但老闆一直沒想過從自身找問題。員工不想去做事,或者不想把事做好。幾個因素,一是不會做,沒有人教。一個是,會做,但不想做好,因為錢少,或做得多也沒錢。一個是,方法不對,沒有人會主導,計劃,做好做壞一個樣,事務管理中沒有監督檢查機制。就這幾種原因。管人最基礎的知識叫雙因素論;是管理學家赫茨伯格創立的!激勵和保健兩個因素;還有一個理論叫“層次需求說”,馬斯諾創立。指的人的生存,安全,友誼,尊重,自我實現。

【執行六大精要】1、目標到位,幹活有味。2、人才到位,萬事具備。3、授權到位,總裁不累。4、流程到位,傻瓜都會。5、檢查到位,結果做對。6、獎罰到位,管理作廢。

十、組織調整中要注意的問題:很多大廠大公司。看到下面績效不好,立馬調整組織架構。但是人員的勝任度,沒有事先調查。或者,事先進行個別談話。導致,情況更亂!這就是細節了!調整組織架構一定事先個別談話。改變組織跨度,有的裁人,為了省錢,使管理管的人更多。但要考慮到人的精力,能力。還有些廠,裡面老大看著下面不順眼,想趕人家走,而採用,把一個部門頭,調往別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部門。這就是屬於明顯整人,搞政治鬥爭的事了。老闆要力誡這樣事發生!

十一、管理中的召開會議的學問:

年輕時,都是正規的港資,臺資,日,美資廠,開會都規範。後來去到了民企。結果,很多掉眼鏡的開會讓我開眼界!這裡說一下。

1、開會應該用制度的方式固化下來,因為開會一般都是各部門,中心的頭。如果經常開會,成本很高。所以,一般是有大問題。或者周例會,月例會,新品開發說明或量產會,品質的客訴會,產銷協調對接會,生產會才開,把開會的時間,頻率,內容等都固化。

2、例會開會範圍要固化哪些人,什麼時候開,要帶些啥報告,和問題開會。民企經常亂來!搞得人心惶惶!天天開會,議而不決。民企通病!

3、開會時,各部門只能自我檢討,不能踢皮球。否則,開會就吵!還有開會時間要控制,很多廠一開就大半天。累人,也沒效,也不解決問題!

4、還有企業老闆開會,老闆應力誡從頭說到尾!這樣,下面什麼問題都不瞭解。說了也白說!正確做法,只說開場白,各部門自已報問題。總指揮只聽,引領,點評就對了。這樣能看出下面到底出了哪些問題。才便於解決問題!

5、開會要帶本子,帶筆,要帶事先預定的報告。以事來主導人就對了。

6、會議沒有會議記錄。這樣開會後,無法追蹤會議議定的事。正確方法,每次會議要記錄。會後,會議記錄要發至各責任部門去落地!下次會議要檢查上次安排的事項。

7、開會發言注意要採用輪流發言。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誰去執行。這個順序就對了。

總結:本節主要講了組織架構,部門職責和崗位職責,以及崗位設置需要注意的問題,還有組織調整變動中注意的問題,以及各崗位如何分類,職級由低到高,以及晉升管道設計問題,還有組織執行力問題(屬於企業文化範圍),組織中的開會注意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