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上行駛時,什麼速度最省油?

kgu702799



根據這道題的本身來說,沒有答案!因為變量太多,根據不同的車子來說自重、排量、風阻係數等一系列參數都是變量,而在問題的描述中幾乎沒有一個衡量,這就導致了對於A車的最省油速度並不適合B車,最簡單的說就是風阻係數的不同足以產生不同的結果,即便量其它的參數是一致的!

我們舉一個具體例子吧,就拿豐田某款號稱可以達到41%熱效率的發動機為例,只有在發動機轉速達到2500轉左右時才可以達到,也就是說隨著發動機轉速提高的過程中油耗逐漸在降低,一直到2500轉後出現分水嶺!由於不同變速箱的速比不同,產生的差異也較大,所以我們依然假設該車質量很輕,不需要變速箱進行增鈕,曲軸直驅即可(儘可能的減少變量更容易得到結果)!

現在發動機只要克服自身的“滾動阻力”即可完成起步,隨著車子開動發動機轉速不斷進行著攀升,熱效率越來越高,而發動機的工作效率也在逐漸提高!由於自身的“滾動阻力”為恆定不變,所以這個時候車子的油耗是逐漸在降低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發動機的工作效率逐漸提高,釋放的動力也在不斷增加而滾動阻力不變,可以理解成在這一階段的發動機克服自身滾阻過程越來越輕鬆,所以油耗呈遞減的過程!
而這樣的油耗下降過程隨著車速越來越高將會被打破!被誰打破?被風阻所打破,可以理解成是一個平衡點!在真空環境中做實驗可以完全以發動機的熱效率為準(沒阻力),一直減速到2500轉後油耗從遞減轉為遞增,這時測試一下時速即可(前文假設該車沒變速箱)!而在我們的實際環境中其實也是這麼樣的一個過程,只不過是引入了風阻係數!隨著車速的不斷上升,空氣阻力曾幾何倍數的增加,隨著空氣阻力的大幅度增加導致發動機在單位距離的做功增加,抵消了逐漸升高的工作效率,速度繼續增加這種抵消會持續變大,因為空阻的增加遠遠比發動機動力增加的要快!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最省油的車速應該建立在最接近發動機最高熱效率的轉速時達到的空氣阻力較低的車速。。。

這裡又拋出一個問題,還用上面的例子,兩輛車都無變速箱(曲軸直驅)、兩車完全一樣的重量、一樣的發動機、一樣的動力參數,而唯一不同的就是形狀,一輛打造成超跑的流線造型,一輛是方方正正的高風阻係數造型!即便是這樣兩車最省油車速也不一樣,跑車型的最省油車速一定更高!因為它的風阻係數更低一些,所以在同樣車速下它所面對的空氣阻力就更小,它的理論最省油車速就更高!簡單的說就是跑車型試驗車可以加速到130KM後油耗才呈上升趨勢,而方方正正試驗車可能跑到僅僅跑到80KM之後,油耗就開始上升了!所以在本文開頭鄙人就說過對於不同的車子來說變量太多,沒辦法範範的說出最省油車速,因為不同的車輛的最省油車速是不同的!(如下圖所示)
這就是某微面的不同車速下的油耗,從圖上可以清楚看到它的最省油車速僅僅是60KM,而超過60KM的時速後,空氣阻力開始大幅度增加對它的發動機效率造成抵消,所以說這輛車的最省油車速就是60KM/H,但這輛車的最省油車速就適合別的車麼?給這輛車換上一個超跑外殼,微面60KM所面對的空氣阻力對於這個“超跑殼”來說可能在80KM/H才會遇到,這樣一來它的最省油車速改變了,由圖上的60KM變成了80KM!



不同的車子有著不同的發動機、變速箱、自身重量、造型,它們必然都有最適合它們自身的最省油車速(這個很好找,車子都是電子儀表了,啟動車子進行加速,油耗逐步減低,隨著車速增加到油耗上升的那一刻的車速就是適合該車的最省油車速!),但沒有固定的最省油車速,還是那句話不同的車子不同點太多,憑什麼最省油車速要一樣呢?


非專業車評


這個問題,我比較有發言權。日產天籟2.0,以前我也一直以為80到100最省。80到100之間基本實時油耗在6.5以下,對於2.0發動機來說確實算很低了,但是偶爾有一次去機場,走的不是高速而是快速路(其實比高速路還寬,但是限速80),由於當時時間很充裕,我腦袋裡也正好在想事,所以那次開的特別慢,基本上整個30公里都是60,但是絕對勻速!然而進機場停車場熄火的時候我驚呆了,實時油耗4.6!我就發現了不管什麼專業的分析也好,理論的解析汽車各個部位工作關係的機械原理分析也罷,都不如自己的親身實踐來的準確。我當時也愕然了!按各種理論分析來說,2.0的自吸絕對不可能是60碼,80到100是百分之99的分析者一致認同的真理。但是!我可以絕對負責任的說,就是60。因為後來我還是不相信,認為是偶然現象可能有什麼其他因素導致結果可能有誤差不準確,所以我最少試了5次以上(反正無聊也是無聊),而每一次的結果都是一模一樣,基本誤差率在百分之0.幾!後來50碼也試了,不行!和差不多80。。80的話在6.5以內,但是絕對突破不了6以內,90也差不多,6.5基本不差。到100的話開始轉折了,轉速1750左右,6.7左右,110勻速的話轉速在1950能維持在7.0出頭,120的話轉速已經超過2000達到了2100也絕對在7.5之內。130的話,轉速已經超過了2250但是沒到2300,明顯感覺發動機不平靜了,實時油耗8以上了絕對!130加我就沒試過了因為超速了。可能有人會認為我在胡扯,其實如果不是我多次親身實踐的話,60是2.0的最優秀實時油耗我是打死也不會相信的,但是在這裡我絕對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天籟2.0的自吸就是60!!!但是不是所有2.0都適用,因為我是開著Eco模式測試的,而且我駕駛習慣很省油,總結為1這個放在第一位說,是我全程都開著Eco節油模式,而且踩油絕對輕柔2車上就我一個人,行李箱全空3絕對絕對的勻速,小彎不剎車,大彎放油門4窗戶全關包括天窗5不開空調6基本小剎車都沒有更別說急剎7這個也要重點講因為有一次車子爆胎了,然後我發現備用胎因為好長時間沒用汽明顯不足,那次全程走的快速路居然達到了8.0當然,每個人因為駕駛習慣,天氣因素,溫度因素,甚至心情因素等等一切外在因素的不同,也許會造成結果上的不同。但是我打保票可以說,保持我認為省油的所有習慣,60最省!當然,其實其實這方面沒有那麼較真的必要,但是秉承著尋求真理的執著勁,適當的探索也沒什麼。當然,大部分時間該超車S檔4000轉超,擠不贏別人急剎還不是急剎,熱了冷了開空調,總之別為了省那一個兩個的委屈自己哈哈!


天之驕子1983



百公里就這個油,應該不算費油


杯子



1.8t邁騰 自己看油耗,如果高速上不是很著急 建議跑60邁,油耗可以卡到4.5


123bluce


以身邊實際發生的事實回答,保證有說服力。

單位離總部500來公里路,1~2月要帶上單位車去總部開會一次。一箱油不夠,每次中途都要加油。

一次出發前司機發現有個輪子的軸承有異響,不敢跑快了,按80~90公里/小時跑,結果中途沒加油,到地方後油表顯示還剩一點點油。

已前是高速,120公里/小時的速度,有些路段還在130公里/小時往上。

一般的車輛90公里/小時左右的速度是經濟時速,按這個跑最省油。

除了速度,高速行駛時有幾個省油小技巧:

1、勻速行駛最省油,避免忽快忽慢。

2丶前方有路況提前鬆油門,儘量避免急剎車

3、少變換車道。

4、別開車窗,風阻會增大,克服阻力增加油耗。


讓颶風吹


昂科威2.0t,油耗七個,不要說美國車油耗高,看你怎麼開



大爺姓貝




每個車都不一樣 我的是115左右最省油轉速也不高


鬥牛八戒


先說結論吧,大多數汽油車在60-90km/h車速下最省油,具體速度範圍跟車的風阻係數(SUV和麵包車經濟時速較低,轎車和coupe較高)、發動機技術水平、變速箱匹配等等都有關係,也有少數車100km/h也很省。這個車速範圍也就是咱平時常說的經濟時速。

為什麼經濟時速往往在60-90km/h左右,而不是更高或更低?這要從發動機的效率工況——萬有特性說起。總體而言,發動機在較低的轉速和中等負載的工況是發動機運轉效率最高的。所謂的高效,就是燒同樣多的油能轉化出更多的動力。所謂負載,我們可以大致等效成油門深度。同等速度下過分低檔高轉速輕油門和過分高檔低轉速大油門都是相對費油的。所以汽車才需要變速箱,不僅改善動力狀況,也能夠在同等動力輸出的條件下選擇相對合適的轉速及負載,讓發動機儘可能保持或者接近高效區間運轉,提升燃油效率,從而省油。

高速巡航時,選擇一個能滿足你當前動力需求的最高檔位,發動機效率最高,也最省油。只不過自動檔車型是電腦幫你操作。比如下圖同樣是80km/h巡航,以這臺2.0T發動機的動力儲備來說,6擋1400轉就比5擋1750轉省油。

學過中學力學和運動學的人應該有印象,所謂勻速,無非就是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和車輛的總阻力平衡的行駛狀態。外界的阻力主要就是風阻和輪胎的摩擦阻力。這些阻力和車速基本成正比,尤其是風阻是和車速的平方成正比,一輛車開120km/h的時候,風阻是開60km/h時的4倍。這也是為什麼一輛200馬力的家用車就可以開到200km/h,但布加迪和科尼塞克為了推到400km/h+需要超過1000馬力的原因之一。

像堵車、走走停停這種低速狀態,外界阻力太小,發動機有勁兒沒處使,好比一趟公交車就拉三五個人,浪費了運力(動力)就等於偏離了高效區,自然費油。再加上油耗又是按噴油量除以行駛公里數來算的,低速公里數增加得慢,也就是分母偏小,同樣時間油耗值必然高。

當車速上來後,阻力逐漸增加,發動機窩工問題逐漸解決。但阻力也不是越高越好。因為發動機克服阻力本身也是消耗能量的,所以當車速過快時,阻力本身損耗的能量超出了發動機效率增加所能節省的能量,得不償失了。比如你開到200km/h+,發動機的大部分能量都用來抵抗風阻了,單位時間內的能量消耗很高。體現在油耗算法上,就是公里數的增速不如噴油量的增速快。

所以,一個適中的速度,既能為發動機帶來相對較高出力平衡的阻力,使發動機處在一個相對較高效運轉區間,同時阻力本身又不太大,不至於消耗太多能量,這種“權衡中的平衡”就是車輛的經濟時速。相對來說,SUV因為底盤高、撞風面積大,所以風阻係數更高,進而經濟時速會比同級別、同年代的轎車低,往往不超過80km/h,同時絕對油耗水平總體上比轎車偏高。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原理分析,實際跑高速,在道路條件和限速法規允許的前提下,我個人是非常牴觸為了省油而把速度壓到經濟時速範圍的,尤其是還佔著內側車道。如果限速120,同時路況也允許,你還非要開90,別人就得頻繁變線超車。這種龜速壓車行為不僅缺德,還嚴重降低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高速路車禍的直接原因不在於絕對速度,而在於每輛車之間的速度差,如果大家都開120,相對車距不變,自然各行其道相安無事。如果別人都開120,你為了省油開60-90,那性質其實和開150-180超速的都一樣危險。

PS:最鄙視那種不堵車的時候開著蝸牛車看手機,一堵車就跟死了媽似的狂走應急道加塞。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汽車的燃油經濟性由發動機轉速決定,而不是速度。

大部分車型最經濟的燃油消耗區間在1800轉左右,這個時候,小排量車型比如1.3L轎車,時速維持在65公里;1.5L大約是75公里;1.8L是85公里;2.0L是90公里;渦輪增壓發動機車型水平差不多,SUV車型因為質量和風阻的關係,要在此基礎上減去5~10公里。

這也是為什麼跑高速,小排量車型並不比普通道路更省油,也不比大排量車型更省油的主要原因。高速限速120的設計初衷或許也考慮了這方面的因素,為了安全,順便做到了節能減排。而大排量車型本身經濟時速就比較接近高速最高限速,隨便跑110或120,增加的油耗幾乎微乎其微,沒有小排量那麼明顯。

開過的車型多的朋友會深有體會,一旦有比較,跑高速次數比較多,或雖然少但距離長,換車的時候很容易考慮大排量車型。


平門知事


壹車熱評,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讓你瞭解更多的汽車知識!


現在對於很多有車的同學們來說,油耗是一個怎麼都繞不開的話題。關於多少車速最為省油,壹車熱評先進行一下總結:

1、在城市道路或者國道上行駛時:時速60-80左右是最省油的;

2、在高速路上行駛時:時速90-110左右是最省油的;


最省油的時速之所以不是一個固定的值,這主要和不同發動機的不同設定有關係。在下面的文章裡壹車熱評便會進行的詳細解釋,而且如果你超過這個時速上限的話,就很容易會被拍照!


影響一臺車油耗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風阻、車重、轉速及發動機功率等。當汽車在低速行駛時,它的前行主要是靠發動機做工所產生的驅動力,速度越低,需要克服的地面摩擦力和空氣阻力也就越大,汽車所需的扭力也會增加,因此所產生的油耗也就越高。

但汽車在高速時所受的阻力和低速是不一樣的,理論上汽車的最大風阻應該是在時速90左右(車型不同,這個值也不同),而當汽車處於高速行駛時,一方面由於速度基本已經處於勻速狀態,另一方面此時汽車所受的慣性阻力和地面摩擦力也在減小,特別是勻速狀態下是最小的。


而且此時汽車前行的動力有一部分是由自身向前的慣性所提供的,因此發動機只需要提供少量的做工便可以讓汽車保持穩定的速度向前行駛。這就是為什麼跑高速時的油耗,會比在城裡行駛時油耗低的原因。

不過無論汽車發動機的動力設定如何,它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最經濟速度範圍。如果我們把這個範圍看成一個點的話,那它的位置大概就在每臺車最高設定時速的50%左右。


高於或低於這個點,都會增加發動機的額外做工,油耗也會隨之升高。比如一臺車的最高設計時速可達到220,那麼對於這臺車來說,它的最經濟時速大概就在110左右。

而且如果汽車速度越高,發動機增加油耗所帶來的動力,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克服風阻的過程中就給消耗掉了,這就等於你只是為了讓汽車去克服空氣阻力而白白燒掉了燃油。


關注壹車熱評,在這裡可以瞭解到更多的汽車知識及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