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個月鄭州二手房成交同比減少近7000套 個別房源降價30萬才賣出

前9個月鄭州二手房成交同比減少近7000套 個別房源降價30萬才賣出

鄭州一市民在某中介門口查看房源

前9個月鄭州二手房成交同比減少近7000套 個別房源降價30萬才賣出

一中介櫥窗裡的二手房源很充足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孫煊哲實習生馮子雍文記者白周峰攝影

前9個月,鄭州二手房比2017年同期相比少成交近7000套!今年以來,鄭州二手房市場沒了兩年前的紅火,受嚴格的限購政策、房貸利率上浮等因素影響,二手房市場慘淡進入最後一季。“掛牌4個月,降了30萬才賣出去!”記者近日在走訪鄭州二手房市場後發現,買房冷靜觀望、中介成交寥寥,賣家降價出手已成常態。

市場觀望情緒濃厚金水區某房源歷時4個月、降價30萬才出售

“真的是入了這一行之後,才發現二手房並不好做。”鄭州市管城區的中介小陳告訴記者,他是2017年下半年開始入行的,用他自己的話說,當時也沒人指點一下,他不知情地選擇一個處於下行波動期的行業。在他入行的這段時間裡,二手房市場觀望狀態的客戶增多,交易週期拉長,成交量相較之前有明顯下降。

10月14日,記者來到小陳工作的門店,正值週日,但店裡只有幾位工作人員坐在電腦前玩手機,並沒有看到客戶簽約。“有幾位同事帶客戶看房了,幾乎每天都是這樣,帶看的多,成交的寥寥無幾。”小陳告訴記者,“客戶像是約好了一樣,都在觀望,不說買,也不說不買。”

據瞭解,小陳所工作的區域,一套二手房從掛牌到出售的週期一般需要兩個月時間。

而在金水區擁有4家中介門店的祥子,同樣表示目前二手房市場不好做。

“從9月份開始,二手房市場明顯下行,成交量跟之前比減少了挺多。”祥子稱,目前客戶以改善需求為主,剛需客戶佔比大約不到30%,改善型客戶的特點很明顯,不缺房子住,也不急著買,“他們等得起,也有跟房東談價錢的底氣”。

據祥子介紹,近期從他手裡成交的一套北環索凌路的改善型住宅,建面142平方米,最終以204萬總價成交。“這套房子掛了4個月了,最開始掛牌價是235萬,足足降了30萬元。”祥子說。

“那個房源好歹是出售了,而我這個降了30萬還沒賣出去。”在祥子的中介店裡,記者採訪到一位客戶王女士,據稱,王女士有一套位於秦嶺路建設路的房源在售,90平方米,掛牌價180多萬元,掛牌兩個月,現在價格已經降至150萬元,陸陸續續看房的人不少,卻始終沒人定下來。“這已經低於我們小區的平均成交價了,難道還要再降價嗎?再等等吧。”王女士很困惑。

賣房者在等買房者也在等

李先生的姐姐在西三環某小區居住,他打算買一套房離姐姐近一些。兩個月前,工作人員小許帶他看過幾套房後,他看上了王女士那套90平方米的房子,“看著房子還可以,但是等了兩個月這套房降價了,我就想再等等。”李先生稱,他近期看了不少房子,還沒拿定主意,尤其是看中的房源從180萬降到150多萬元,“再等等唄,說不定還會再降呢。”李先生可以說是購房者的一個縮影。

此外,2000年以前的房子銷量很低,幾乎很少有人問津,“有‘房子是用來住的’這個市場基調在,很多顧客寧願多加八九萬元差額稅買次新房,也不願意買價格稍低的老居民樓。”鄭東新區某二手房中介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市場暫時冷卻,賣房者與買房者都回歸理性,坐地起價的現象不復存在,搶房熱也已經退潮。但掌握二手房價格較多主動權的賣家也不願意大幅降價,在他們看來,房子是不能賣虧的,如果沒有達到心理預期價格,寧願再等等也不會出手,暫時不出售也可以出租,只要不是急用錢的賣家,都願意等。

全國二手房市場均在降溫鄭州前9月成交同比少7000套

即使二手房市場近段時間以來一直在走下坡路,但價格仍與新房形成倒掛。

以北環片區為例,新房樓盤美景美境均價約為16500元/平方米,錦藝金水灣均價約為16000元/平方米,泰山譽景均價約為17000元/平方米,但附近的二手房價格每平方米普遍高出新房約3000元。如普羅旺世小區,二手房成交均價約20000元/平方米,瀚海泰苑二手房也賣到19000元/平方米,瀚宇天悅二手房成交均價則在18500元/平方米左右。

“從與新房價格對比來看,鄭州二手房還是有降價空間的。”鄭東新區某二手房中介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但目前降價銷售的賣家還是少數,即使降,也很難降到周邊新房均價以下。”

對此,金水區一知名中介店面經理分析說:“二手房市場就是樓市走向的‘晴雨表’。之前房價暴漲時,購房者恐慌情緒重,二手房成交很快,當前市場平穩,而新房受限價舉措影響,價位甚至比二手房更加實惠,在選擇房源時,購房者就會理性比較,這就導致了二手房成交慢的現象。”

成交量少且慢,二手房市場的現狀從鄭州市房管局的數據上也可見一斑。

鄭州市房管局發佈數據顯示,2018年9月份,鄭州市二手房成交6247套,8月份成交量為6914套,環比下降約9%;2017年9月份,鄭州市二手房成交6561套,今年比去年同期減少314套,降幅約4.37%。

累計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1~9月,鄭州市二手房共成交47160套,而2017年1~9月,鄭州市二手房共成交54113套,2018年比2017年同期成交量減少近7000套,降幅約12.8%。

二手房市場降溫已成不爭的事實,在全國範圍內來看也是如此。

根據前段時間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上半年10城二手房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受監測的10大城市二手房累計成交約34.3萬套,同比下降20%,降幅較1至5月收窄2個百分點。報告監測的十大城市分別是:北京、深圳、杭州、成都、南京、廈門、蘇州、青島、無錫、金華,涵蓋了一二線熱點城市。

降溫只是正常市場波動有利於推動房地產市場更趨理性

“二手房市場暫時冷卻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價格與新房形成倒掛,導致更多購房者持觀望態度;二是稅費政策,導致購買二手房成本增加;三是限購的原因,很多家庭不再具備購買資格,這也是整個樓市呈下行趨勢的原因之一。”一位來自券商研究機構的房地產行業分析師如是說。

關於影響二手房市場成交量的稅費政策,在金水區21世紀不動產工作的祥子幫記者算了一筆賬:

在契稅方面,新房、二手房的徵收標準一樣,不同點在於二手房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及增值稅,以及交給中介的佣金(一般是1.5%、2%),在面積相同、總價相同的理想情況下,二手房稅費往往比新房多出幾萬塊錢。

更關鍵的是,如果你看中的是2015年1月1日以後的二手房,個稅繳納標準是差額的20%。也就是說,如果這套房子上次交易價是100萬,這次賣150萬,所需繳納的個稅是10萬。

“隨著七部委聯手整治樓市亂象,預計下半年重點城市房地產市場大概率上會保持穩定。”河南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認為,從目前用戶選擇戶型和價格段的情況來看,房子本身的實用價值越來越被看重,住房需求逐漸迴歸居住屬性,有利於推動房地產市場更趨理性。而且,在限購政策持續加碼、房貸利率逐步提高,整個房地產市場趨冷的大背景下,二手房市場的暫時冷卻並不顯得突兀。

“二手房與新房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價格差,二手房市場將會出現一段時間的盤整過程,會擠出一些水分。”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稱。

在他看來,鄭州作為中原城市群龍頭城市,又是省會城市,旺盛的需求一直存在,房價會保持健康穩定的態勢,二手房也不會有太大波動,對購房者而言,因為配套成熟和明顯的位置優勢,品牌房企的二手房社區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