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舰每小时将6000立方米土吐到15000米外

中国海军如今已经实现了百年航母梦,下一步,便是向着拥有美国海军那般规格的核动力航空母舰迈进,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核动力航母没见着影子,其它核动力大船倒是层出不穷,这不,继今年六月那艘三万吨核动力破冰船之后,中船重工又放大招,在十月的第十三届大连国际海事展上接连曝光核动力综合保障船以及核动力疏浚船等两艘核动力大船。

巨舰每小时将6000立方米土吐到15000米外


那这俩船是干什么用的呢?先说说这艘核动力综合保障船,顾名思义,这就是艘专职后勤工作的奶妈船,船上配备了一个直升机平台,两个补给门桥,以及四台起重机,能够做到全方位立体式补给,很显然,常规补给作业对她而言无疑都是小意思。除了上述常规补给设备之外,这艘船本身其实就是一座能够在海上移动的船坞,独特的设计使其将一整艘船“吞”进体内进行维修,

巨舰每小时将6000立方米土吐到15000米外


在战时,受损的舰船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援,往往会因为船舱漏水而最终沉没,而这显然是非常可惜且没有必要发生的事情,如果舰队后方跟着一两艘这样的综合保障船对受损战舰进行维修,就可以大大降低舰队战损率。再说说另外一艘核动力疏浚船,疏浚船这个概念,近年来已经随着一些新闻,慢慢从专业领域走到了公众面前,并有了一个“地图编辑器”的称号,它能够将水下的泥沙挖出来并倾泻到其它地方,是吹沙填海作业不可或缺的重器。

巨舰每小时将6000立方米土吐到15000米外


我国现在有两艘疏浚船:天鲸号以及天鲲号,其中天鲸号能够以每小时4500立方米的速度把泥沙吹填到6000米开外的地方,而天鲲号更是可以用高达每小时6000立方米的速度将泥沙吹填至15000米以外的位置。目前我国年疏浚量已经超过了10亿立方米,在这个领域的经验和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核动力疏浚船的出现,将会让中国疏浚工程更上一层楼,真正做到全球到达,全球吹填。

巨舰每小时将6000立方米土吐到15000米外


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许多船只都不约而同的开始选择核动力了呢?相信大多数人首先想到是经济优势,的确,对于民用船只,成本确实是个不得不费心考量的事情,而核动力那近乎于永不停歇的源源动力优势是常规动力无可比拟的,核动力一次加注燃料起码可以用10年以上,常规动力则是只永远都喂不饱的“油老虎”。

巨舰每小时将6000立方米土吐到15000米外


强劲的输出功率也可以让使用者毫不怜惜的保持较高航速,从而更快地完成运输任务,毕竟时间就是金钱,对于运输性质的船只而言,更早,更快地把货物运输到目的地,是提高竞争力以及增加利润的必须前提。目前,挡在核动力民用路上最大的阻碍还是安全性,毕竟许多国家的港口目前仍然部队核动力船只开放,万一出个事,搞个核泄漏是件很麻烦的事,俄国人倒是已经有一些核动力货轮了,不过航线也仅限于北极圈附近。

巨舰每小时将6000立方米土吐到15000米外


而对于综合保障船以及疏浚船而言,核动力倒的确是个非常合适的选择,除了上述优势之外,核动力占用空间小也许才是它们选择核动力设计的关键原因所在,剩下的空间刚好可以用来吞吐更大的船只以及更多的泥沙。核动力民用船只现在有了,核动力航空母舰还会远吗?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