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是個怎樣的國家?

盛開的白鶴


它集榮耀與恥辱於一身:世界第一個黑人共和國、全球最貧窮國家;新老殖民者對它“始亂終棄”,從獨裁到無政府狀態使它難脫苦海。

海地共和國位於加勒比海大安的列斯群島之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部,國土輪廓酷似鱷魚大開口,國土面積2.7萬多平方公里,人口1084萬(2016)。

“海地”在印第安阿拉瓦克人土語中意為“高山”,其地形地貌也不負“盛名”——全境3/4為山地。沿海、沿河有狹長的平原,是主要的耕作區。海地屬資源缺乏國家,只有鋁土、金、銀等有限的礦產,能源嚴重依賴進口。

兩大族群——黑人、白人及黑白混血的穆拉圖人幾乎構成海地人全部,全國95%的人口具有黑人血統,其餘為白人和混血後裔。法語、克里奧爾語同為官方語言,後者在黑人中廣泛使用。居民中的80%是天主教徒,在農村,源自西非貝寧的伏都教盛行。

海地族群衝突不大,社會(階級)矛盾尖銳——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貧窮農民與精英階層處於分裂和對立的狀態,而這恰好又在黑人與穆拉圖人之間,早在殖民時代,等級制度將二者嚴重分離,獨立使黑人握有形式上的政治權力,而經濟命脈被富裕的穆拉圖人牢牢控制,貧富對立與衝突一直是海地歷史的一個主題。

伊斯帕尼奧拉島原住民是阿拉瓦克印第安人以及不同的部落。1492年12月,哥倫布首航美洲時旗艦在該島附近觸礁擱淺,遂留下39名船員在北岸海地角建立歐洲人的第一個定居點,海地因此被殖民者稱作“美洲之母”。1502年,全島成為西班牙殖民地後,印第安人逐漸被逐殺殆盡,為補充蔗田和金礦的勞力,殖民者從非洲運來黑奴。1659年,法國軍隊佔領西部,隨後建立居民點與西班牙爭奪該地。1697年,西班牙被迫將佔全島1/3的西部割讓給法國,該島從此一分為二,西部稱法屬聖多明各。

海地一直被稱為法國最富有的殖民地,18世紀中後期有46萬黑奴在島上800個甘蔗種植園工作,同等條件下蔗糖產量是英屬加勒比殖民的的兩倍,到18世紀末,該地蔗糖產量佔全球30%,每年有超過1500艘船隻到太子港從事貿易……

1801年,杜桑·盧維杜爾率部統一全島,宣佈解放所有奴隸。1804年,海地正式宣告獨立,成為拉美乃至全世界第一個黑人共和國、西半球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個共和國。

隨後的40年裡,海地經歷南北分治和內戰、東西統一最終分離(1844年東部以多米尼加宣告獨立),1844—1915年,海地又走過內亂時期,總統更換了22個。西班牙、法國勢力漸遠,以“人人生而平等”為價值信條的美利堅,竟在海地獨立半個多世紀後才予以承認。1915—1934年,美國乾脆出兵佔領海地,隨之而來的是海地的海關、財政、治安乃至經濟命脈全部易手至美國,最早獨立的黑人國家淪為全球新霸主事實上的殖民地,美國的民主精英此時做何感想,歷史又將怎樣評判?

美國1934年撤軍海地,形式上看,權力從大國經穆拉託人總統向黑人移交,更深層的變化在經濟方面,海地獨立後,大規模的種植園被分成小塊分給自由的不動產所有者,在拉美盛行的寡頭地主傳統沒在海地生根,小地產取代種植園的弊端是產量下降、效益銳減,現代製糖技術不適合小農場——得到土地者不受益,整個國家的經濟基礎受到削弱,結果為“最落後、最不幸和最為殘暴”的獨裁統治鋪平道路。

1957年,老杜瓦利埃上臺,到1986年2月小杜瓦利埃出走海外,其父子像經營私營企業一樣把國家用來為家族謀利益,國家機器包括“通頓馬庫特”被用來鎮壓異己,“大、小大夫”把美麗的國家“扎古”得破敗不堪,1986年國家經濟比1980年下降10%,成人識字率25%,醫療系統崩潰,5歲以下兒童夭折率20%,人均壽命52歲,人均年收入300美元稍多,而農民只有該數據的一半——杜瓦利埃家族30年統治導致海地成為西半球最窮國。

1994年,美軍重返海地,把政變中下臺的總統扶正。10年之後,它又不辭辛苦再來,把這位它看來蛻變成獨裁者的總統趕下臺。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海地獨立後200多年的歷史中,國家從未形成有效的機構,要保護國民就一再請求外援,如果出現危機,首先去找美國和法國……

2010年1月12日,西半球新世紀危害最大的一場地震顛覆海地,造成近23萬人喪生、150萬人受災的慘象。近年來,霍亂、飢餓和颶風等天災人禍縈繞著這個災難深重的國家,世行數據顯示,2016年完成GDP80億美元,貧困率58.5%,預期壽命63歲。

2011年,一位狂放不羈的前流行歌手以65%的得票率當選海地總統,在這個平均年齡只有21歲的國家,新總統成功地捕捉到都市年輕人的想象力。

年輕不懼苦難,祈禱海地未來!


ruixuezhaofeng


我們將從以下7個方面,為你介紹一個全面的海地:

1.海地的基本信息:

海地是一個主權國家,位於加勒比海和北大西洋之間,與巴哈馬,哥倫比亞,古巴和牙買加共享海上邊界。

截至2016年1月1日,海地人口估計為10,787,656人。

海地的兩種正式語言是法文和海地克里奧爾語。

海地面積27,750平方公里,是古巴和多米尼加共和國後的加勒比海地區第三大國。

太子港(上圖就是太子港)是首都和人口最多的海地城市。它於1749年首次在法國殖民統治下成立。

海地有三分之二的山地。最高的地方海拔高度為2,680米。

海地擁有1,771公里的海岸線,是加勒比地區第二長的海岸線,古巴擁有最長的海岸線。

2.一個貧窮的國家:

海地是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80%的海地人生活在貧困線下,54%的人生活在赤貧之中。海地人均收入每年為730美元。

海地是西半球最不發達但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

海地生產咖啡,芒果,甘蔗,大米,玉米,高粱和木材。

海地的食物往往與其他加勒比海島嶼一起被稱為“加勒比美食”。然而,海地保持著獨特的風味。許多菜餚中的辣椒調味料也將海地的食物與其他島嶼區分開來。

3.海地海岸線

海地的海灘很容易成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海灘之一。許多自然原始,並由茂密的植被和森林山丘或山脈相伴。金白色的沙灘與許多沿海地區的棕櫚樹混合在一起,清澈的綠松石搭配著藍色的海水。

4.嘉年華節日

南海岸的雅克梅勒舊咖啡鎮是海地的手工業之都。這裡也是每年2月份該國最熱門的狂歡節慶典活動的舉辦地,當時這個國家的一半人口似乎都在鎮上度過了一個聚會的週末。工匠們花了半年的時間準備,為遊行製作了巨大的彩色雕塑。

5.別看人家窮,但人家處處是藝術:

在所有的加勒比國家中,或許沒有一個擁有比海地更豐富的視覺藝術傳統。太子港的公共交通工具(本地稱為“水龍頭”)看起來就像移動藝術展覽。這個國家首先與其20世紀40年代的畫家一起闖入國際藝壇,首都遍佈畫廊。

6.海地人喜歡鬥雞:

鬥雞是海地的一項傳統運動。獲勝者可能會帶回家3,000古德或大約67美元,這對大多數海地人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7.聖蘇西宮

聖蘇西宮是獨立的海地首位君主亨利一世的家,亨利一世也被稱為亨利克里斯托夫。這座建築群於1813年建成,作為亨利國王的居所和行政中心。它的名字翻譯來自法文意思是“無憂無慮”。


王不宇看世界


海地這個國家地處中美洲 可以說是個一無所有的貧窮國家 當地人為了充飢把泥巴都做成餅乾吃了 人均壽命三四十歲 而且估計這個國家的領導人沒腦子 到現在仍然沒有和中國建交 也是臺灣所謂的邦交國之一 10年海地地震 我軍還前去救援結果因為這件事海地還沒和我們建交 海地這個國家就是一個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