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福建有「海濱鄒魯」的說法?

令如歡


這是一個後進生逆襲的故事。

福建在文化意義上的開發遠遠晚於中原,直到西晉永嘉年間的“衣冠南渡”,才算得上這裡教育事業的開端。而將福建比作“鄒魯”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大唐故福州刺史管府君之碑》中,此碑1980年出土於洛陽,碑文中記述了管元惠在福州的惠政經歷。他初到閩地時,“嶺外峭峻,風俗剽悍”,所以“興學勸士,文儒匯徵”,最終“誘彼閩越,俗成鄒魯”。文學家韓愈也曾稱讚福州教育不亞於長安。

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在福州置四門學(經、史、哲、文),“以教閩士之秀者”,又設“招賢院”,招聘北方入閩避亂的名士。這一舉措不僅使福建的文化教育繼續得到普及,而且吸引了大批中原士人紛紛入閩定居。

以至於到了宋代,福建“賢才之出,彬彬焉軼於唐”,而“福州之學,在東南為最盛。”此時“海濱鄒魯”已經成為舉國公認的說法了。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榜三鼎甲”、“三科三狀元”等佳話,為科舉史中所罕見。出生於福建的大儒朱熹更是為福州城西門題寫了“海濱鄒魯”四字,懸於樓上,並以此為傲。

明代的福建教育延續了宋代的輝煌,清代限於停滯,卻也繼續為全國培養出大量人才。明代出現的“三代五尚書”、“七科八進士”,清代出現的“五子登科”、“六子科甲”,再到近代以來福建在各個領域所湧現的傑出人才,這些都是當地教育長期積累能量所產生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