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全域游:隋唐運河、京杭運河,這裡都是漕運樞紐、運河之都

淮安位於江蘇省中部,裡下河地區,長三角經濟圈,南京大都市城市圈中。淮安是2001年由原地級淮陰市更名而來,古名稱有淮陰、清江浦、清河等,秦時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淮安是一座因運河而興起的城市,歷史上,淮安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

春秋末期,也就是公元前-486年開鑿了一條溝通長江與淮河的邗溝,北自淮安,南到揚州,這是世界上第一條運河。

大運河全域遊:隋唐運河、京杭運河,這裡都是漕運樞紐、運河之都

世界上第一條運河 邗溝

到了隋朝大業年間,也就是公元605年,隋煬帝在舊有邗溝基礎上,大規模的整修擴大,同年修建通濟河,從洛陽西苑通到淮安山陽與邗溝相連,直到揚州,讓境內成為漕運(皇糧的水上運輸)的運輸線,公元608年,從通濟河向北延伸,又修建永濟河,這就是隋唐大運河。

大運河全域遊:隋唐運河、京杭運河,這裡都是漕運樞紐、運河之都

世界文化遺產 隋唐運河

自隋朝起到清朝末年,朝廷一直在淮安設置漕運官府,委派大員掌管和督辦漕運。

隋唐大運河的開鑿,也催生淮北鹽場的建灘,淮安鹽運興起,唐朝初年,漣水成為全國四大鹽場之一。

北宋年間,社會穩定,政府大修灌溉設施,鼓勵耕種,推廣水稻良種技術,農業、漕運、鹽運、商貿等,給淮安帶來了繁榮。

公元1127年以後,南宋和金、元對峙時期,淮安成為前線,加上黃河奪淮帶來的頻繁水災,導致大運河停止通航,這個時期的淮安和大運河一起,被人們冷落了。

大運河全域遊:隋唐運河、京杭運河,這裡都是漕運樞紐、運河之都

世界文化遺產 京杭大運河

元朝定都北京,開鑿京杭大運河,淮安又成了連接京杭大運河、淮河、隋唐大運河的節點,承擔著漕運、鹽運、河工、榷關、郵驛的樞紐,“運河之都”進入鼎盛時期,與揚州、蘇州、杭州一起,成為運河線上的四顆璀璨明珠。經濟的繁華,帶來了文化的興盛,明清兩朝僅山陽一縣(今楚州)就有進士200餘人,大家最熟悉的《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就是淮安人。

明朝中葉以後,黃河奪淮,境內水患愈演愈烈,加上黃河行舟之險,到清末,除漕運船外,大多數人到了淮安以後,便舍船上岸,換乘馬或馬車北上。

到了民國時期,海運、鐵路、公路運輸等已經興起,淮安境內漕、鹽、河、榷之利逐步喪失,這裡的運河失去了往日的繁忙,運河之都也跟著失去昔日的繁華。

經有識之士們的挖掘、保護和申報,2014年6月22日,大運河進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時候,我才發現,大運河為我們記錄了2500年以來先輩們的文明足跡,讓我們遊客走到這裡,感覺處處有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