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加大「一湖兩海」整治力度 流域內汙染源全部納入監控範圍

11月6日,內蒙古召開環境保護新聞發佈會,對2018年全區環境保護水汙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發佈。內蒙古加大了“一湖兩海”治理力度,取得一定成效,流域內汙染源全部納入檢測監控範圍,目前岱海電廠已實現不從岱海取水、不向岱海排水。

內蒙古加大“一湖兩海”整治力度 流域內汙染源全部納入監控範圍

呼倫湖

“一湖兩海”是我區境內水域面積較大、具有較強生態環境功能的重點湖泊,其生態環境整治工作一直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等黨中央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自治區黨委、政府一直以來也十分重視“一湖兩海”生態環境整治工作,自治區黨委李紀恆書記剛來內蒙古時實地調研的第一站就是呼倫湖,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赴“一湖兩海”開展調研、督導,研究解決“一湖兩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今年環保督察“回頭看”指出“一湖兩海”生態環境整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後,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第一時間作出批示,要求各地、各部門切實提高政治站位,逐一對標督察組整改要求,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整改到位。自治區進一步加大整治工作力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大督導檢查力度。自治區常務副主席、分管副主席先後赴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開展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調研,聽取了相關盟市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情況彙報並對下一步進一步做好“一湖兩海”治理工作進行了部署。自治區發改委建立了“一湖兩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聯席會議、定期現場督導等工作機制,每季度組織相關盟市和廳局召開聯席會議,每月對“一湖兩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導。自治區環保廳重點圍繞流域範圍內汙水處理廠、重點排汙企業、入河排汙口達標排放情況等對“一湖兩海”所在盟市開展了專項督查。自治區水利廳結合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河、湖長制工作,對“一湖兩海”開展督導和督查。

二是積極推進重點工程項目建設。自治區發改、環保、水利、住建等相關部門均建立了“一湖兩海”重點項目進展調度機制,督促盟市加快推進重點工程建設。截至目前,呼倫湖一期工程18個項目已全部完工,呼倫貝爾市已編制完成二期工程建設方案,正在按照自治區相關廳局意見修改完善。《烏梁素海綜合治理規劃》96個項目中已建成19個,在建25項,其他項目因涉及規劃調整,暫未開工,後續根據整治工作需要,可能進行刪減、合併、保留等。《岱海水生態保護規劃》中關注度較高的2項工業節水工程中,岱海電廠1#、2#機組水冷改空冷項目正在進行風機安裝,預計年底前完成技改,4臺機組冷卻水排口已全部關閉;岱海鎮汙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工程已於8月24日全線貫通,處理後中水全部用於岱海電廠。目前,岱海電廠已實現不從岱海取水、不向岱海排水。

三是積極開展“一湖兩海”治理規劃中期評估及調整工作。針對今年6月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指出的“一湖兩海”在治理規劃編制、治理項目實施等方面的問題,呼倫貝爾、巴彥淖爾和烏蘭察布三市積極開展“一湖兩海”治理規劃(方案)中期評估工作,對規劃(方案)實施效果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為進一步做好“一湖兩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同時,三市結合規劃(方案)實施效果及項目進展情況,採取“保留、優化、合併及新增”的方式對規劃項目進行調整優化,提出更加符合實際的整治目標,切實提高規劃(方案)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據介紹,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廳在推進“一湖兩海”治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通過不斷完善“一湖兩海”水質監測體系,基本實現將流域內所有汙染源全部納入監測監控範圍,實時掌握湖泊水質動態變化,為下一步綜合採取各項整治措施及突發情況應急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和技術保障。二是切實加大“一湖兩海”資金支持力度。2016年以來,內蒙古環保廳累計安排中央水汙染防治專項資金5.68億元,用於支持“一湖兩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佔三年下達專項資金總數的42.5%。積極指導呼倫貝爾、巴彥淖爾和烏蘭察布市開展中央水汙染防治專項資金項目儲備庫入庫申報工作,爭取將更多“一湖兩海”治理項目納入儲備庫,獲得更多專項資金支持。截至目前,已有86個項目順利通過國家審核併入庫(呼倫湖32個、烏梁素海41個、岱海13個),項目規劃總投資51.05億元。在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的同時,明確提出對“一湖兩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給予重點支持,鼓勵盟市積極上報相關治理項目。三是著力強化“一湖兩海”執法監督檢查,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要求儘快整改。四是強化“一湖兩海”綜合整治科技支撐。配合相關盟市政府委託中國環科院、環境規劃院等國內權威科研機構,開展“一湖兩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相關研究,提出更加合理的治理目標和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為進一步做好“一湖兩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監測數據顯示,經過近幾年“一湖兩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相繼實施,重點湖泊水質均有所好轉,富營養指數均已保持在輕度富營養水平,其中烏梁素海水質已由2012的劣V類穩定為V類,今年1-10月份水質已達IV類。呼倫湖、岱海水質雖仍為劣V類,但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氮、總磷、化學需氧量等重點水質評價指標較2012年均有所下降。呼倫湖的高錳酸鹽指數、總氮、總磷三項指標和岱海的岱海高錳酸鹽指數由2012年的劣V類提高至V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