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花了多少錢?

文|陳卿美

詹天佑,清末著名鐵路工程師,因修建京張鐵路而揚名。確切說,詹天佑的事蹟因入選當代小學課本而走紅。今天,百年的京張鐵路仍然在運行,繁忙的鐵道線上車來車往,而“網紅”詹天佑則只能留在人們的記憶裡。

同樣作為“網紅”的京張鐵路,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是中國人自主設計的第一條鐵路。晚清的中國,凡事都要講究揚眉吐氣。京張鐵路就是這樣一個給中國人長志氣的超級大工程。感動大清的年度人物,不能沒有詹天佑。

作為中國人自力更生修建鐵路的“處女作”,京張鐵路花了多少錢呢?這個小學課本里沒有告訴我們,只能從史料中去尋找。

這事還得從京張鐵路的修建經費籌集說起。在京張鐵路之前,英國、俄國都曾在中國修建過鐵路,資金自然也是向外國借貸。為了確保中國按期還貸,需要清政府將鐵路的營運收入存入外國人的銀行。取之於鐵路,用之於鐵路,用別的鐵路收入修建京張鐵路就成為了首選。袁世凱就是這樣想的。

人們都知道京張鐵路是詹天佑修建的,但詹天佑只相當於總經理兼總工程師,而背後的袁世凱才相當於董事長。當時的袁,任直隸總督兼關內外鐵路總辦。

據《袁世凱奏議》載,1905年5月,袁世凱上奏清廷,建議 《提撥關內外鐵路餘利修造京張鐵路折 》,“京張鐵路關係緊要 ,亟宜及時開辦”,“此路即作為中國籌建自造之路, 亦不用洋工程司經理,自與他國不相干涉。”


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花了多少錢?

京張鐵路建成,工作人員在驗道專車前合影,前排右三為詹天佑

有說法是,袁世凱自己單方面拿出了一份預算。實際上在這個環節,並沒有繞過詹天佑。經過諮詢詹天佑與英籍鐵路工程師金達,袁世凱向清政府上報,三百七十餘里的京張鐵路修建總預算為500萬兩白銀,四年建成。

根據袁世凱的建議,每年從鐵路的盈利中拿出 100萬兩, 四年就有 400萬兩。然後,再從庚子賠款中拿80萬兩。袁世凱的這筆預算,大致包括購買土地、開鑿山體、修建隧道、修建大橋、購置機車、鋪設鐵軌等費用。實際上這只是工程費用,沒有計算員工工資一項。

大致預算出來後,袁世凱一邊與英國談判,一邊派詹天佑去實地勘探。當時的中國鐵路營收都存入了天津匯豐銀行,英國怕清政府提款後,影響後續還款,便果斷拒絕了中方的要求。或許帝國主義被中國人自主修建的鐵路的熱情感動了,最終英國同意,在保證六個月的本息的情況下,可提取餘款去修建鐵路。

這邊廂在艱苦談判,那邊廂詹天佑也在艱苦勘測,一路風餐露宿,翻山越嶺。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全靠騎騾子、驢子或步行。詹天佑勘測完發現,500萬的預算遠遠不夠。尤其是崇山峻嶺的地方,修建難度太大,費用自然要增加。

根據《京張鐵路工程紀略》記載,1905年7月,詹天佑向袁世凱上報最新預算。詹天佑不愧是工程師出身,數目精確到了個位數。總預算729.1860萬兩,包括各種購買土地、鑽山鑿洞、修建隧橋等工程費用572.9萬兩,機車車輛購置費113萬兩,工資及其它雜費43.2萬兩。

袁世凱再次上報。總預算為729.1860萬兩。具體費用如下:

一、測量經費等項,約需1.5500萬兩;

二、地畝土方,開山鑿洞,石工等項,約需234.3260萬兩;

三、修橋樑、水溝等項,約需110.6100萬兩;

四、鋼軌等項,約需190.0650萬兩;

五、房廠等項,約需20.4050兩;

六、電線等項,約需6.1800兩;

七、轉運材料等項,約需9.8000萬兩;

另外,購置各項車輛,約需113.0500萬兩,員司薪水雜費43.2000萬兩。

為啥後兩項要單列呢?原來,袁世凱得知工程預算超出很多後,採取了一個小策略,上報說,原來的預算只是工程費用,購置機車與人員工資都沒有算,這次統統都加上。

但根據詹天佑與袁世凱的通信發現,當時袁世凱曾勸詹天佑,既然500萬預算已經上報,再做大幅更改不太好。他提出兩個方法,一是儘量縮減預算,二是以首段鐵路的運營收入彌補總預算不足。實際上還有第三個方法,就是儘量多方籌措。

天無絕人之路。或許中國人自力更生的行為又感動了朝鮮,正在缺錢之時,恰好遇到朝鮮歸還借款60萬兩。袁世凱果斷抓住時機,懇求慶親王奕劻幫忙斡旋。最終,60萬兩成功劃給京張路局。

預算是有了,但錢不是立即到賬。按計劃,每年撥付100萬兩。第一個100萬兩,是詹天佑去英國人的天津匯豐銀行提的。

1905年9月4日,京張鐵路正式開建。工程一旦上馬,就會發現預算是不夠的,原計劃每年100萬兩根本不夠。剛到1906年,詹天佑就提出要加錢,袁世凱同意將每年費用增加至130萬兩。1906年,詹天佑又拿到了155.9879兩。隨著郵傳部的成立,袁世凱逐漸失勢,詹天佑少了一個“鐵粉”。

根據《詹天佑文集》記載,京張鐵路修到1907年,資金出現嚴重困難,每年預算就增加到了163萬。俄國返還營口海關稅銀的65萬兩還沒從清政府的兜裡捂熱乎,就被新成立的郵傳部劃給了京張路局。

1908年,正太、滬寧等鐵路工程也相繼上馬,各條鐵路總預算為470萬兩,財政更加捉襟見肘。當時,賺錢的京奉、京漢鐵路年收入也只有200萬。郵傳部不得不舔著臉去度支部與匯豐銀行借款。

京張鐵路實際上分三段建設的。豐臺至南口為第一段,建設難度小,於1906年9月30日正式通車。南口至青龍橋關溝為第二段,也是難度最大的一段。穿山越嶺,施工非常艱辛。最長的隧道八達嶺隧長1092米,全靠手工開鑿完成。著名的“人”字形鐵路就在這段。從青龍橋關溝至張家口是第三段,難度僅次於第二段,這段包括了最長的懷來鐵路橋。1909年8月11日,京張鐵路全部建成,10月2日正式通車。此時光緒、慈禧已相繼死掉。大清朝正式進入宣統年,距離清朝滅亡還有三年。

據郵傳部統計,共五次撥付經費800萬餘兩。《交通史路政篇》統計,京張鐵路合計花費資金737.3984萬兩,加上京門之線的費用63.2499萬兩。二者相加,總計為800.6484萬兩。

最後還要看詹天佑的統計。1915年,也就是京張鐵路竣工通車六年後,此時已經是民國時期,詹天佑親自審定了《京張鐵路工程紀略》。京張鐵路的修建經費第一次得到詳細披露,數據精確到了“毫”。

一、總會辦員司人役薪工、伙食、紙張、傢俱、雜費等及修葺房屋、獎恤各款,108萬1431兩7錢7分2釐;

二、購買地畝暨員司人役薪工、車費、伙食、雜費各款,32萬1668兩8錢8分7釐;

三、工程司薪水、夫馬各款,10萬4205兩4錢8分;

四、全路工程各款,208萬4792兩9錢5分6釐;

五、購買材料車輛各款,388萬8817兩6分2釐6毫;

六、轉運員司人役薪工、伙食、雜費、扛力各款,1萬6148兩1錢4分5釐;

七、購買電報材料、建設線杆暨員生薪工、伙食、雜費各款8萬9364兩4錢2分7釐;

八、巡警薪餉、置備軍服器具、雜費各款,2萬3485兩5錢2分3釐;

九、煤價各款,5萬2355兩3分1釐;

十、車租、運腳各款,16萬3696兩5錢2分9釐;

十一、雜支各項,3224兩5分6釐;

十二、解民政部西直門馬路經費款 5896兩3錢3分7釐;

以上各項相加,總計為693萬5086兩2錢5釐6毫。

從詹天佑親自審核的這份賬單來看,大概可知兩點信息。首先,數據如此精確,說明詹天佑財務管理非常精細,對項目是高度負責的。再者,實際花費遠小於800萬兩,也遠於小於預算,說明詹天佑團隊沒有貪汙,沒有吃回扣。

京張鐵路在今天看來,無非一段200公里的鐵路而已,但在當時確是超級大工程,僅僅修建經費就耗費了清政府年財政收入的近1/10。

一個沒有貪汙的國家級工程,值得後人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