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花了多少钱?

文|陈卿美

詹天佑,清末著名铁路工程师,因修建京张铁路而扬名。确切说,詹天佑的事迹因入选当代小学课本而走红。今天,百年的京张铁路仍然在运行,繁忙的铁道线上车来车往,而“网红”詹天佑则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同样作为“网红”的京张铁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晚清的中国,凡事都要讲究扬眉吐气。京张铁路就是这样一个给中国人长志气的超级大工程。感动大清的年度人物,不能没有詹天佑。

作为中国人自力更生修建铁路的“处女作”,京张铁路花了多少钱呢?这个小学课本里没有告诉我们,只能从史料中去寻找。

这事还得从京张铁路的修建经费筹集说起。在京张铁路之前,英国、俄国都曾在中国修建过铁路,资金自然也是向外国借贷。为了确保中国按期还贷,需要清政府将铁路的营运收入存入外国人的银行。取之于铁路,用之于铁路,用别的铁路收入修建京张铁路就成为了首选。袁世凯就是这样想的。

人们都知道京张铁路是詹天佑修建的,但詹天佑只相当于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而背后的袁世凯才相当于董事长。当时的袁,任直隶总督兼关内外铁路总办。

据《袁世凯奏议》载,1905年5月,袁世凯上奏清廷,建议 《提拨关内外铁路余利修造京张铁路折 》,“京张铁路关系紧要 ,亟宜及时开办”,“此路即作为中国筹建自造之路, 亦不用洋工程司经理,自与他国不相干涉。”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花了多少钱?

京张铁路建成,工作人员在验道专车前合影,前排右三为詹天佑

有说法是,袁世凯自己单方面拿出了一份预算。实际上在这个环节,并没有绕过詹天佑。经过咨询詹天佑与英籍铁路工程师金达,袁世凯向清政府上报,三百七十余里的京张铁路修建总预算为500万两白银,四年建成。

根据袁世凯的建议,每年从铁路的盈利中拿出 100万两, 四年就有 400万两。然后,再从庚子赔款中拿80万两。袁世凯的这笔预算,大致包括购买土地、开凿山体、修建隧道、修建大桥、购置机车、铺设铁轨等费用。实际上这只是工程费用,没有计算员工工资一项。

大致预算出来后,袁世凯一边与英国谈判,一边派詹天佑去实地勘探。当时的中国铁路营收都存入了天津汇丰银行,英国怕清政府提款后,影响后续还款,便果断拒绝了中方的要求。或许帝国主义被中国人自主修建的铁路的热情感动了,最终英国同意,在保证六个月的本息的情况下,可提取余款去修建铁路。

这边厢在艰苦谈判,那边厢詹天佑也在艰苦勘测,一路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全靠骑骡子、驴子或步行。詹天佑勘测完发现,500万的预算远远不够。尤其是崇山峻岭的地方,修建难度太大,费用自然要增加。

根据《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记载,1905年7月,詹天佑向袁世凯上报最新预算。詹天佑不愧是工程师出身,数目精确到了个位数。总预算729.1860万两,包括各种购买土地、钻山凿洞、修建隧桥等工程费用572.9万两,机车车辆购置费113万两,工资及其它杂费43.2万两。

袁世凯再次上报。总预算为729.1860万两。具体费用如下:

一、测量经费等项,约需1.5500万两;

二、地亩土方,开山凿洞,石工等项,约需234.3260万两;

三、修桥梁、水沟等项,约需110.6100万两;

四、钢轨等项,约需190.0650万两;

五、房厂等项,约需20.4050两;

六、电线等项,约需6.1800两;

七、转运材料等项,约需9.8000万两;

另外,购置各项车辆,约需113.0500万两,员司薪水杂费43.2000万两。

为啥后两项要单列呢?原来,袁世凯得知工程预算超出很多后,采取了一个小策略,上报说,原来的预算只是工程费用,购置机车与人员工资都没有算,这次统统都加上。

但根据詹天佑与袁世凯的通信发现,当时袁世凯曾劝詹天佑,既然500万预算已经上报,再做大幅更改不太好。他提出两个方法,一是尽量缩减预算,二是以首段铁路的运营收入弥补总预算不足。实际上还有第三个方法,就是尽量多方筹措。

天无绝人之路。或许中国人自力更生的行为又感动了朝鲜,正在缺钱之时,恰好遇到朝鲜归还借款60万两。袁世凯果断抓住时机,恳求庆亲王奕劻帮忙斡旋。最终,60万两成功划给京张路局。

预算是有了,但钱不是立即到账。按计划,每年拨付100万两。第一个100万两,是詹天佑去英国人的天津汇丰银行提的。

1905年9月4日,京张铁路正式开建。工程一旦上马,就会发现预算是不够的,原计划每年100万两根本不够。刚到1906年,詹天佑就提出要加钱,袁世凯同意将每年费用增加至130万两。1906年,詹天佑又拿到了155.9879两。随着邮传部的成立,袁世凯逐渐失势,詹天佑少了一个“铁粉”。

根据《詹天佑文集》记载,京张铁路修到1907年,资金出现严重困难,每年预算就增加到了163万。俄国返还营口海关税银的65万两还没从清政府的兜里捂热乎,就被新成立的邮传部划给了京张路局。

1908年,正太、沪宁等铁路工程也相继上马,各条铁路总预算为470万两,财政更加捉襟见肘。当时,赚钱的京奉、京汉铁路年收入也只有200万。邮传部不得不舔着脸去度支部与汇丰银行借款。

京张铁路实际上分三段建设的。丰台至南口为第一段,建设难度小,于1906年9月30日正式通车。南口至青龙桥关沟为第二段,也是难度最大的一段。穿山越岭,施工非常艰辛。最长的隧道八达岭隧长1092米,全靠手工开凿完成。著名的“人”字形铁路就在这段。从青龙桥关沟至张家口是第三段,难度仅次于第二段,这段包括了最长的怀来铁路桥。1909年8月11日,京张铁路全部建成,10月2日正式通车。此时光绪、慈禧已相继死掉。大清朝正式进入宣统年,距离清朝灭亡还有三年。

据邮传部统计,共五次拨付经费800万余两。《交通史路政篇》统计,京张铁路合计花费资金737.3984万两,加上京门之线的费用63.2499万两。二者相加,总计为800.6484万两。

最后还要看詹天佑的统计。1915年,也就是京张铁路竣工通车六年后,此时已经是民国时期,詹天佑亲自审定了《京张铁路工程纪略》。京张铁路的修建经费第一次得到详细披露,数据精确到了“毫”。

一、总会办员司人役薪工、伙食、纸张、家具、杂费等及修葺房屋、奖恤各款,108万1431两7钱7分2厘;

二、购买地亩暨员司人役薪工、车费、伙食、杂费各款,32万1668两8钱8分7厘;

三、工程司薪水、夫马各款,10万4205两4钱8分;

四、全路工程各款,208万4792两9钱5分6厘;

五、购买材料车辆各款,388万8817两6分2厘6毫;

六、转运员司人役薪工、伙食、杂费、扛力各款,1万6148两1钱4分5厘;

七、购买电报材料、建设线杆暨员生薪工、伙食、杂费各款8万9364两4钱2分7厘;

八、巡警薪饷、置备军服器具、杂费各款,2万3485两5钱2分3厘;

九、煤价各款,5万2355两3分1厘;

十、车租、运脚各款,16万3696两5钱2分9厘;

十一、杂支各项,3224两5分6厘;

十二、解民政部西直门马路经费款 5896两3钱3分7厘;

以上各项相加,总计为693万5086两2钱5厘6毫。

从詹天佑亲自审核的这份账单来看,大概可知两点信息。首先,数据如此精确,说明詹天佑财务管理非常精细,对项目是高度负责的。再者,实际花费远小于800万两,也远于小于预算,说明詹天佑团队没有贪污,没有吃回扣。

京张铁路在今天看来,无非一段200公里的铁路而已,但在当时确是超级大工程,仅仅修建经费就耗费了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近1/10。

一个没有贪污的国家级工程,值得后人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