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詩最有意境?


這是一個理論性很深的課題,應該是詩人評論家來寫。我是用戶,讀者,收到題半天了也沒敢下手。又一想借這次機會把自己讀詩的體會梳理一下,曬一下,也無不可。斗膽了!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詩的意境。有不少說法,我認可這一種 :意境,是一種令人感受領悟,意味無窮卻又難以用語言闡明的意蘊和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統一虛實有無的協調,既生於外,又蘊於內。說得有道理,就是難以理解。我想試用下面這“四個一”來談一下體會:

一.酌取一象。象是意象,就是可來表現詩意的自然景象或借喻的景象。有的稱畫面感。詩沒有象一棵沒有根須的樹,沒有枝葉相扶。看看唐詩宋詞,景色寫得有多美,有乾巴巴地喊口號的嗎?就是現代詩也沒有。意象萬千怎麼選很重要。我理解是,如果一景觸動了靈感,產生了寫作的慾望就可選之。如果有多個可供選擇,就要選取最能表達情感的。比如,唐朝詩人小杜,羈旅途中正值清明時節,天下著雨,路上空無一人,又略感寒意,遇到牛背上的牧童,問起了酒家的情景,引起了詩人對此時此景的深深感觸。這一意象為詩人後來寫作那首傳世詩歌提供了合適的平臺。

二.深抒一情。意境來自建立在意象基礎上的靈感,以及對情感的表達和感悟。而要更好地表達感悟,離不開真情和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優美的語言文字。前面提到的杜牧那首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詩人在孤身行走在風雨中,既感到目前的困境,又感到前路渺茫,如何在詩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呢?一句斷魂,不僅是寫景,而表達的正是自己的無奈,感傷。此時別無所依,只好找一個地方借酒澆愁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句白描不加修飾,也是最為恰當不過。

還有一首卜聰寫的現代詩《熒火蟲》也是很有意境的:

你是那麼渺小

在黑夜裡奔跑……

可儘管是一隻小小的昆蟲

也要讓黑夜多一點亮光。

這首短短的小詩對意象,情感,以及感悟,都表達得不錯。

三.獨樹一幟。這是一個目標,做起來不容易。但要光大中國詩詞優良傳統必須努力。我不欣賞讓人看不懂的朦朧詩,儘管還有人在吹捧,但要看讀書是不是喜歡,反正我是不看了。一幟是建立在中華詩詞基礎上的繼承發揚,推陳出新,開一代新風。希望詩詞作者承擔起這個擔子,不然寫來寫去沒有突破還有什麼意思。

四.不悔一志。詩歌創作必須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有豐富的生活體驗,以及熟練的寫作技巧。為此就要多讀,多深入生活。祝有志於投入這行鈔票不多,地位不高,寂寞辛苦的詩人們不負眾望,為人民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偉大詩篇!


用戶泰和


怎麼寫詩最有意境?


第一,真情實感。我覺得要寫好一首詩一定要有真情實感,言之無物是不會感動人的,是不是感動人的那個東西就是所謂的意境啊?看李白、毛 澤 東他們的詩作多大氣啊!李煜、李清照他們的詩詞又是多麼柔情啊!所以說意境與人的經歷是有關的。


第二,豐富的詞彙量。我覺得感情再豐富就侷限於幾個詞也出不來好的意境。只有詞彙量豐富了才能恰如其分的表達意境。所以說意境與人掌握知識的縱橫度有關。

第三,獨特的眼光。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是永遠出不來好作品的。詩者只有認真的體驗生活,用獨特的眼光去發現不同的東西,才能出來不同的意境。因此,意境與詩者的靈性是有關的。



總之,我感覺水到渠成,脫口而出才能出來真正的意境,為詩而詩的功利寫法很難出來應有的意境。我喜歡詩仙的飄逸,哪怕是出律也給人帶來心曠神怡的感覺。不喜歡詩聖的古板,感覺讀起來總讓人有種壓抑感。


我是林林媽媽,憑感覺在這裡胡言亂語這些,不當之處,敬請指教!謝謝!歡迎您關注點贊留言評說!誠心的向大家學習!


林林媽媽


首先請大家欣賞好詩的意境,下邊摘抄的詩都是發表在2009年《詩刊》上的現代詩。另外,我這樣做的另一個目的是想借機大力宣傳現代詩迷人的魅力,以後有條件,將書寫同一題材的現代詩與唐詩進行一番有意義的對比與比較。在這裡,感謝三位作者及《詩刊》社。

《枯葉蝶》郭野曦

草莖上的春天,一節比一節涼了

當南歸的雁影和破碎的鳥鳴

移出秋風的跑道

菊花謝了。蟬將自己叫成一個空殼

一隻枯葉蝶,抱著一樹火紅的霜葉

瑟瑟發抖。斜刺裡飛出

一隻麻雀,伸著脖子衝枯葉蝶嘰喳亂叫

把鳥語翻釋過來

大概的意思是:核桃,榛子,山裡紅,山葡萄

都被人家摘光了。剩下的秋色

咱倆平分

《像菊花一樣過冬》葉藍

這個冬天,我要和菊花相親相愛,

它在陽臺上怒放,

我在屋子裡對著一扇玻璃門跳舞,

擺動胳膊扭扭腰,

努力地,使自己接近一朵花的形狀,

再接近它溫噯的色彩,

最後接近它芬芳的內心,

就想這樣,度過冬天

《游泳記》韓宗寶

一個孤獨的人

在春天的最後一個下午去河裡游泳

他把衣物和往事放在岸上

然後把頭和臉深深地

埋在水裡

讓整條河替他哭泣



根言木語


怎樣寫詩最有意境?我覺得要用成功的作品來回答這個問題才最好,首先要懂得用詩的語言來描寫景物,要懂得什麼是意象,沒有意象的詩是一紙空文。再要懂得運用修辭手法,常見的有————比喻,誇張,擬人,排比,對偶。反問,設問,反語等等手法,都能增添文章的意境,使文章顯得生動。要懂得白描手法,逆向思維,要懂得用五官感受生活,等等條件,才能寫出好的意境的詩。我覺得我的詩的意境是很精美的。————————————————————————————《自家小屋大門口見梅雨,楓》武中明——————梅雨簌簌楓發茂,布穀聲聲催人愁。再過半月端午節,小城小職音杳無。————————————————————————————《暮春三月》武中明——————煙花時分飛月下,黃鸝當衝吵春插。五尺堂堂慵早起,光陰時時照白髮。————————————————————————————《仙宮殿》武中明——————仙宮上空星滿天,燦爛星斗對爭豔。方圓百里獨一寺,千年鐘聲萬古傳。


用戶5134241127990


《論詩》

詩是什麼?

詩就是生活。

人生的酸甜苦辣,

喜怒哀樂,

只要細細品味,

隨時都有話說。

詩是什麼?

詩就是感悟。

不論海闊天高,

地厚物博,

只要善於觀察,

可把靜物說活。

詩是什麼?

詩是一壺老酒,

詩是一杯清茶,

越嘗興越濃,

越品腦越活,

一生終未枉過!

老實作


老實185501065


不繞彎子不套路開門見山說吧,所謂詩的意境就是更多的是表達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涵和外延,通俗的講,現舉一句簡單一例:孤影對斜陽,思鄉路漫長……第一句孤影對斜陽,就具有意境式的表達,為什麼說呢?上句如果直接書面的表達說我一個人在斜陽下走路,啥時候能到家啊!就不能稱為詩了,也沒有意趣和意蘊和景緻了。凡常寫詩的人很容易體會到,意境就是意與景、情與景的融合,內涵的延展可以包涵有無限多的情愫在裡面,就看錶達側重點向那方面偏斜,如果是思鄉的就偏重思鄉方面理解,如果不是思鄉的,是訴志向的或訴憂憤的,孤影對斜陽同樣可用,你想一個人對著落日拉長的影子,一個有不平內心的詩情飽滿的人,情因景生,景因情駐,其交融後,迸發出像星月般的亮光,其乃意境也!再舉一例大家熟知的:秋水共長天一色,彩虹與孤鶩齊飛,其意境就非常震撼,其意非常大,其境非常美,可是呢,此種景像誰又沒有常見?可是誰又能寫出如此美妙的句子呢?可能一些人會大呼這景真美,真美,美的不知道用何種語言描述,可能還有人覺得剛想說點什麼就又欲辯已忘言了。再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其意境也非常明顯,非詩語絕難描述,非詩壇高手絕難寫出,非詩人絕難體悟!


天外來客222790859


不去絮絮叨叨地引經據典,那樣一來讓人聽得腦子發脹,仍然雲裡霧裡。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你寫一棵草,想把它寫得有意思,有情趣,有一樹擎天的境界,你不可能讓它長在豐茂的草原上,蒼蒼的古樹邊,或做桃花和杏花的鄰居,那樣,你根本顯現不出你生命的獨特和想法,沒人會注意你而投去深情一瞥。

但如果,你讓它長在一片沒有生機的石頭縫中,並且獨一無二地伸出窄窄的葉片擁抱初春的陽光,讓人覺得,這棵草是這片戈壁灘上唯一有生命力的頑強靈魂,並且快樂而無畏地在料峭的風中搖曳,彷彿在向你昭示一種偉大的思想,讓人震撼,產生無窮的遐想……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詩歌中的高度和意境。

當然,要做到這一步,你得善於觀察,善於提煉生活中有意義的素材,有不同於尋常的詩意的眼光,

還得學點哲學,涉獵古代哲學大家的思想,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還有你得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你才有可能叩開那扇神秘之門。

願我的這碗水,能讓你的枝葉有所溼潤!


高粱179816305


遊山玩水,水到渠成。風雨人生,入林花鳥,風吹草動。溪柳成蔭,愛情依山傍水。詩情畫意盡在自然中,走長城、遊西湖、荷花盛開池塘中,看紅塵:走柳巷,軒轅傳奇故事,賞花鳥、看人心、相比那裡分?獸遊曠野飛屍魂,人獵獸肉慾望高。森林泉水布丈飛,獸影龍潭蛟龍狂,風雨任逍遙。日月鋪林海,星辰鬥江河,一葉小舟釣寒雪,三朵梅花觀冷暖,四季長青竹與松,六六大順看禾穀,風平浪靜人心齊,大動干戈錦不繡。











滄海129345295


隨心,隨感,連貫,通俗。融入意境即成,那就是即興發揮的好詩文!




遠海深空


要想讓寫出的詩有意境,我們先要弄清楚什麼是詩的意境。


詩的意境是指作者內心的真實感受和外在景物相結合所產生的虛擬的情感世界。是在意象的基礎上所產生的。我在《什麼是詩歌的意象》一篇答覆中已已對詩歌的意象做了詳細介紹,而詩歌的意境則是由作者所創造出的藝術境界以及讀者在閱讀之後內心所產生的藝術境界的合稱。

很顯然,在詩歌的藝術境界中,意象的選取和相互作用是意境高低的關鍵所在,所以要表達出好的意境有以下幾個重要因素。

一是“象”的選取。事物和情感的關係十分微妙,寄情於物的手法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很多人在閱讀了大量的古詩之後,已經懂得去選取“象”,比如明月和登高隱含思鄉,西風可以暗示日趨沒落的腐朽勢力等等。這一點我就不再詳細說明。

二是對於“象”之間或者“象”與人之間的互相作用,也就是所謂動詞的選取。這一點是大多數人的弱項。不少人在詩句中羅列了很多事物,但是這些事物僅僅是排列在一起,不僅不能相互作用,而且猶如詞語所砌成的冰冷的牆壁一樣橫亙在詩句與讀者之間,令人完全看不出作者的情感取向。比如今日看到一句“別緒蕭蕭尋嫩筍”,別緒蕭蕭確實不錯,但是尋嫩筍就與別緒蕭蕭完全扯不上關係了,你能想象一個懷著別緒的人不是惆悵飲酒也不是孤獨地寫詩,而是“蕭蕭”到要跑到山裡面去尋找嫩筍嗎?如果有人有這種經驗,不妨讓大家笑一笑,但是別寫進詩裡面。大家可以以感受一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句,作者所選取的“象”包括花和鳥二者,而除此之外大量的則是表示情感的動詞,包括感,濺淚,恨別,驚心。這些非常強烈的表達情感的動詞讓僅僅只有十個字的句子充滿了活力,表現力爆滿,刻畫情感的畫面感十分強烈。當然動詞必須恰到好處,作者的仔細推敲是很重要的,大家必須下苦工多多研究。

三是形容詞的選取,要明白這一點只要看一句“枯藤老樹昏鴉”,枯,老,昏三個形容詞讓藤,樹,鴉三種物體瞬間有了衰敗不堪,淒涼悲苦的感覺,堪稱點睛之筆。

最後是疊詞的選取,雖然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七組疊字舉世聞名,但是疊字在詩句中是最難把握的詞語,用得好可以蓬蓽生輝,用的不好而滿盤皆輸。比如今天看到一個“彎彎鉤”,整個詩句的感覺就完全垮了下去。所以大家在用疊字的時候務必加倍慎重。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實在對疊字沒有把握,那就儘量不要用疊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