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萬榮」當代「愚公」呼喚救助扶持

站在山西省萬榮縣榮河鎮北楊村溝邊,在九條溝兩千三百畝荒地之中,有一片五百畝綠洲,這裡樹木蔥蘢,蒼翠欲滴,栽種著楊樹、桃樹、杏樹,種植著小麥、芝麻、玉米、豆子,一派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

  • 這就是村民範福年投資五百萬元,歷經兩年開墾的一塊荒溝地。2007年,他與村委會簽訂合同,承包了村裡的九條溝兩千三百畝荒地進行綜合治理,期限70年。由於對困難估計不足,原計劃百八十萬元就可治理一條溝,沒想到現在一條溝就搭上了全部五百萬元資金。目前,兩千三百畝荒溝地已開墾耕地五百畝,還有一千八百畝荒溝有待開發。

北楊村從解放至今,全村人口從五百人增加到一千五百人,耕地從兩千八百多畝減少到六百畝,荒溝坡地從一千八百畝增加到兩千三百多畝,人均耕地從5.5畝減少到1.1畝,僅為建國初期的五分之一。特別是村裡的兩千多畝溝地雞零狗碎,最大的也不到一分地,而且如今大多撂荒了。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範福年對土地有一種本能的特殊感情。

  • 1960年,範福年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時候,因為生活所迫,他曾經跟著母親要過飯,備受忍飢挨餓的煎熬。家中無糧時,母親拿一把小笤帚起勁地清掃瓦翁底面粉的場景,至今在他的腦海裡揮之不去。基於此,2007年範福年毅然拋下了三十年打拼來的事業,帶上企業的五百萬元流動資金跑回老家開荒造田。此前,範福年在西安謀生,從打工仔成為水泥添加劑領域的巨頭,創建了奇輝公司並擔任董事長。有工廠、有名車、有豪宅、有人氣,有巨大的生意鏈。一個在外開拓了事業,擁有著數百萬資產的成功企業家,卻放棄了所有,回家開拓荒山,造福家鄉,有人贊他是"當代愚公",有人卻說他是"發神經",而他的回答卻是:"砸鍋賣鐵也要幹到底"。

  • 2005年,範福年賣掉名車和豪宅,帶上老伴兒和孫兒回到家鄉北楊村開荒。

  • 2007年7月,四臺推土機歡叫著開進了工地,範福年帶領27名農民工兄弟,租用了幾臺挖掘機和運載機,開始了"開天闢地"的墾荒事業。這位曾經打打電話、喝喝茶就能賺大把鈔票的企業家,在功成名就之後,卻重新回到自己眷戀的黃土地,一把钁頭一把鍬,一把汗水一把泥,當起了地地道道的"生產隊長"。老範還乾脆把家搬到了溝畔上,與愛人吃住在溝邊,儼然新版的"夫妻開荒"。

  • 到2008年秋季,範福年開墾的荒地,除了一整塊有100多畝外,其他大大小小的地塊加起來,總共近500畝。這些新平整地土質非常好,一年左右深翻兩次就是好地,莊稼長勢非常好,一年麥秋兩料,效益可觀。在此收益鼓舞下,範福年計劃將附近的黃河水引上來,與山東壽光等地的農科專家合作,建一塊高科技農田。然後,建立面粉廠和生態養殖場後,發展新型農業,帶動村民致富。

這年秋天,範福年種植的80畝芝麻喜獲豐收,畝產比村裡的那些"好地"還多收了近一倍。在老範的影響下,北楊村四周及鄰近的12個村莊的幹部,紛紛要與他簽訂協議,想讓他承包那裡長達數十公里的兩萬畝荒溝。

「山西萬榮」當代“愚公”呼喚救助扶持

範福年開發的路

「山西萬榮」當代“愚公”呼喚救助扶持

範福年開發的荒地

  • 然而,範福年開發荒溝的計劃,遇到了意料不到的挫折。2008年後半年,受國際市場影響,國內柴油突然漲價,每桶柴油由原來的600元上漲到1000元、1400元,而他的工地每天就要柴油達4000元,加上人員工資,每天需要一萬元。原計劃造田2000多畝的資金,其實不夠500畝之用。

為了推進開荒計劃,老範絞盡腦汁籌集資金,姐姐準備買房子的30餘萬元拿來了,妻子、兩個兒媳婦的項鍊、手鐲、耳環也變賣了。西安的房子也出手了,兒女們不得不租房住。既然幹起來了,就儘量想辦法,能賣的都賣了,三百、五百的也算錢。儘管如此,由於投資太大,入不敷出,後續工程不得不忍痛下馬。對此,全家人無不痛心。

如今,五百萬元自有資金花光了,還欠下幾十萬元外債,時間白白流失,兩千三百畝荒溝地才開墾了五百畝,範福年壯志未酬,心有不甘!

由於把公司資金全部抽走,他在西安的公司資金鍊斷裂,難以為繼,債主盈門,業已破產。在這種情況下,大兒媳婦拋下孩子遠走高飛;二兒正在上大學,面臨輟學的風險;大女兒勉強大學畢業,但沒有找到工作;小女兒才上大二,面臨失學的風險。前幾天,他們兄妹回老家一趟,發現父親一下子蒼老了許多。58歲的人,看上去就像七十歲的老頭,頭髮白了,佝僂著身子,走路一拐一拐的,全然沒有一點昔日老總的風采……


十八億畝耕地是紅線。幾年前,範福年開發的五百畝耕地已經萬榮縣發改局備案,並報請山西省國土廳驗收,列入補充耕地範圍。在此,記者呼籲有關部門對範福年予以救助扶持,以使這位當代"愚公"能夠把這項利國利民、惠及子孫的好事幹好,幹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