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大型現代戲《青山之戀》激情演繹鄉村新故事 唱響新時代

“這部戲的唱詞和曲調這麼好聽,真沒想到。好多年沒聽二人臺了,這次一聽,真是吸引住我了。”“新編二人臺也可以這樣優美,這樣表達?”觀後,觀眾紛紛讚許。

一部戲,真的可以深入人心,可以讓人對舞臺戀戀不捨。

10月14日到16日,每晚七點半,呼和浩特市烏蘭牧騎劇場成了人們奔走相告的地方。武川縣烏蘭牧騎新編二人臺大型現代戲《青山之戀》在這裡盛況演出。

二人臺大型現代戲《青山之戀》激情演繹鄉村新故事 唱響新時代

在舉國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凱歌聲裡,在中國農民喜慶第一個豐收節的鑼鼓聲中,滿懷豪情地迎來了祖國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振奮精神、砥礪奮進、風雨兼程,開闢了中國道路,創造了中國奇蹟,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智慧,為人類做出了中國貢獻。謳歌改革,禮讚開放,是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擔當和責無旁貸的義務,更是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給烏蘭牧騎回信精神的具體表現和最好行動。

二人臺大型現代戲《青山之戀》激情演繹鄉村新故事 唱響新時代

該演出活動指導單位為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主辦單位為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宣傳部、中共武川縣委、縣人民政府、呼和浩特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呼和浩特市廣播電視臺;承辦單位為中共武川縣委宣傳部、呼和浩特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武川縣文化體育廣播電影電視局;協辦單位為中共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委宣傳部、內蒙古新思路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

二人臺大型現代戲《青山之戀》激情演繹鄉村新故事 唱響新時代

新編二人臺大型現代戲《青山之戀》,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富於傳奇色彩的北魏重鎮——武川縣烏蘭牧騎繼新編爬山調革命歷史劇《青山兒女》之後,又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量身定製”的一部戲劇作品。本劇創作者們以全新的角度來審視新的形勢,用創新的理念來創造新的戲劇。劇中的故事情節圍繞兩位新時代的新青年展開:一位是勇於奉獻、敢於擔當的鐵血男兒,其身為軍官,卻懷著新的夢想以戰士的身份復原,並以新的姿態挑起建設家鄉的新的重任;另一位是心存感恩,回報家鄉的美貌才女,其藝術學院畢業,帶著新的追求,毅然決然地返鄉創業,展現出巾幗英雄新的風采。一個“男大兵”,一個“女秀才”,在村裡新的“兩委”組成新的搭檔。

二人臺大型現代戲《青山之戀》激情演繹鄉村新故事 唱響新時代

他(她)們胸懷新目標,秉承新使命,建設新農村,甘當新農民。這兩位新時代造就的新秀、新思想培育的新人,迎著新的風雨,面對新的鬥爭,敢於除舊佈新,勇於創業創新。依託中華節慶文化的新資源,打造鄉村生態旅遊的新產業。五韶八音,奏響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樂章;濃墨重彩,描繪鄉村振興騰飛的新畫圖。在他(她)們的帶領下,經過艱苦鬥爭,新業態激發出新動能,新產業結出了新碩果。打造出新農村新天新地新生態,開創出新鄰里新風新貌新氣象。淌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塑造了一代新型農民的新形象。

二人臺大型現代戲《青山之戀》激情演繹鄉村新故事 唱響新時代

本劇不僅故事新奇,而且力求結構新巧,風格新穎,手法新異。劇中運用了戲中戲、臺外臺的手法,巧妙地選取了“元宵燈萬盞”“清明情千般”“端陽五彩纏”“七夕雙星閃”“中秋一輪滿”五個極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來編織故事,展開劇情。在藝術風格上,集傳統與現代文化於一體,融戲曲與歌舞藝術於一爐。戲劇啟承轉合,演繹了一個完整的生動故事;歌舞多姿多彩,起到了烘托氣氛,推動劇情發展的作用;二人臺“說口”藝術——呱嘴的運用,更為劇情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奇特功能。其不僅是每場戲緊密銜接的最佳形式,而且是弘揚節慶文化的重要載體。既有韻味,又有詩意,句句講究聲律,通篇一韻到底的新式呱嘴,朗朗上口,娓娓道來,將中華節慶文化從源遠流長到豐富多彩,從人間故事到天上神話,從千古傳奇到萬代絕唱,從風情千種到錦繡萬般表現得淋漓盡致,妙趣橫生,再加上LED大屏根據所表述的內容播出的生動畫面,既讓人賞心悅目,又令人蕩氣迴腸;既給人以歷史的回味,又給人以文化的薰陶。

二人臺大型現代戲《青山之戀》激情演繹鄉村新故事 唱響新時代

本劇洋溢著依依故土戀,拳拳赤子情,濃濃正能量,浩浩時代風。其內容豐富,蘊意深刻。主題思想具有現實性和前瞻性。

熱情地謳歌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給新農村帶來了新的巨大變化。

真誠地讚美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新農民描繪出新的壯麗前景。

形象地闡述了“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思想內涵。

深刻地揭示了鄉村要振興,人才是根本;中華要復興,文化是支撐的深遠意義。

此外,家國情懷,赤誠擔當;無私奉獻,回報家鄉——是本劇所反映的當代精神。

掃除黑惡,弘揚正氣,打擊村霸,伸張正義——是本劇所堅持的價值導向。

二人臺大型現代戲《青山之戀》激情演繹鄉村新故事 唱響新時代

該劇編劇為國家一級編劇、著名劇作家,被譽為“中國二人臺第一編”的柳志雄。《青山之戀》,是柳志雄老師繼新編爬山調革命歷史劇《青山兒女》之後,又為武川縣烏蘭牧騎“量身定製”的一部獻禮改革開放40週年的戲劇作品。劇本構思十年之久,創作耗時半載之多,用摯愛之情演繹祖國改革開放的時代壯舉,以敬仰之心描繪中華節慶文化的歷史畫卷。(卉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