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承諾過的那些話,映客上市後正在積極兌現

01

2018年7月12日,“中國泛娛樂直播第一股”映客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從此之後,中國直播行業可謂大事不斷。

先是遊戲直播界“三哥”、王思聰加持的熊貓直播,傳出將以30億“賤賣”的消息,號稱“沒什麼玩不起”的直播豪門,如今在資本寒冬中也瑟瑟發抖;接著,遊戲直播“一哥”鬥魚風傳赴美上市,掀起新一輪直播上市潮;另外,知名主播馮提莫深陷“會計門”、陳一發兒被封等事件,讓“掃黃打非辦”等六部門祭出直播“強監管”,用戶實名制、主播黑名單、企業主體責任等制度悉數出爐。

燒錢燒沒的、打擦邊球的,在炎炎夏日裡正感受到陣陣寒意。一切似乎都印證著映客此前的大勢判斷:監管趨於嚴厲,品牌更加集中,裸泳的大概要斷臂求生。

不倚賴BAT的映客,此刻卻顯得格外從容。

立足於綠色直播的映客,早就推行了實名制,面對強監管沒有任何措手不及;資本寒冬襲來,足見映客的上市時機把握精準,直面酷寒亦毫無懼色。

更重要的是,大勢寥落之下,映客的上半年財報依然亮眼。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當初映客的上市承諾,如今正在用業績一一兌現。

02

8月26日,映客發佈上半年財報顯示:截止2018年上半年,映客實現整體營收22.81億,同比增長17.9%;毛利潤7.8億,同比增長15.9%;經調整後純利潤達4.09億,同比大增21.8%。

作為一家創立僅3年、年增長率高達2229.1%的公司,映客依然能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得益於其簡單有效的商業模式:通過主播表演,激發用戶充值。這令映客擁有強健穩定的現金流:從2015年5月上線至今,用戶累計充值突破100億。

華人“經營之神”李嘉誠教導我們:“做生意要記住,手中永遠要有一樣產品是天塌下來也能掙錢的。”總之,就是要強調現金流、現金流、現金流。

目前,映客賬面“囤積”現金高達25億,甚至遠超其上市融資額。

有人甚至認為,映客完全沒必要上市。如今,映客充足現金流和強大資本平臺在手,又恰逢股市趨勢下行,愈發顯示出其長期投資價值。

以同為直播業翹楚的虎牙為例,2018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總收入10.38億(直播收入9.91億)、毛利潤1.66億、淨利潤1.05億,各項指標均遜於映客,在納斯達克卻擁有380多億市值。相較之下,業績更卓越的映客市值僅有43億,顯然被市場大大低估。

“市場先生”通常思維混亂、反應過度,股神巴菲特卻始終教導我們: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

而支撐映客搶眼業績的,依然是其背後充沛不絕的用戶。

即便在直播用戶增速放緩的大勢下,2018年上半年,映客月活用戶依然高達2638萬人次,同比增長30%,環比增長4.5%;季均付費用戶達198.4萬,環比增長6%,高於其他主要移動直播平臺。

而第三方數據機構Turstdata《201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更顯示,娛樂直播行業月活整體下滑,映客卻呈現逆勢上漲,表現搶眼。僅6月間,映客月活高達2068萬人次;用戶日均使用時長更是快速增長,最高達29分鐘,同比年增長78.3%。

曾經承諾過的那些話,映客上市後正在積極兌現

曾經承諾過的那些話,映客上市後正在積極兌現

業績和用戶雙雙成長的背後,映客的新增長點功不可沒。

映客上半年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廣告收益為4784萬,同比暴增24倍。

對於廣告業務,映客一度相當“佛系”,以免影響用戶體驗。但在2018年,映客成立廣告團隊,並在5月《櫻花女生》年度選秀活動中,引入碧生源、喬丹體育等贊助合作方,令廣告業務開始全面加速;7月,中國樓宇廣告龍頭分眾傳媒成為映客的基石投資者,其線下壟斷性廣告場景與映客直播相結合,將賦予映客廣告巨大的成長空間。

實際上,映客與廣告商的合作仍顯謹慎,目前專注於有趣並能吸引用戶的廣告合作。一旦開啟針對2億量級用戶的廣告精準投放,其收入增長將不可限量。

03

跳出映客的財報數字侷限,人們會發現更多屬於它的未來故事。

2018年8月11日,北京明星基地。映客主播“Semon 大聖”一曲《陽光彩虹小白馬》燃爆開場,宣告其個人演唱會成功開幕。令人驚詫的是,這場直播演唱會在映客引發150萬人圍觀,17座鳥巢才能容納如此海量的觀眾。

“Semon 大聖”如此火爆的原因,正源自映客策劃的中國首檔直播互動音樂選秀節目《歌手的誕生》。2月總決賽上,“Semon 大聖”在1077萬直播觀眾注視下,憑藉其帥氣的外表和中性的嗓音,勇奪第一季總冠軍。如此盛況,連音樂導師巫啟賢都無限感慨:“Semon 大聖”即便參加當年的“超女”,亦會問鼎前三甲。

這等同於直播版的“中國好聲音”。

在此基礎上,映客傾力打造的“IN樂現場”,將成為2018下半年的又一場音樂盛典。與“Semon 大聖”等量齊觀的3位音樂主播,也將走出直播間、舉辦演唱會,真正開始與線下粉絲全面互動。

這類活動,除了增強主播與粉絲的黏性與互動外,還將形成更強大的內容IP,吸引流量反哺平臺。映客的產業鏈條,也就自然而然地向著音樂、影視等內容領域邁進。

簡而言之,映客將成為一座培育直播巨星的“夢工廠”。

這並非誇大其詞,而是映客正在穩步推進的戰略。

曾經承諾過的那些話,映客上市後正在積極兌現

8月16日,迷你職場劇《加油,鄭小錢》正式上線。男主由映客主播張梓航(“從前有位張公子”,映客ID:7660207)擔當,女主由校園櫻花女神李佳靜(“稍微有點酷”,映客ID:2727133)飾演。由於情節搞笑幽默,又是講述職場菜鳥的“通關故事”,這部映客自制劇迅速贏得年輕人青睞,上映第一天就獲得數以萬計的點贊轉發。

這也是映客“直播+”的重要一環。與其他網劇不同,觀眾觀看“直播+自制劇”時,能與劇中扮演者進行即時互動,構成前所未有的觀劇體驗。這一全新嘗試,將成為映客主播進階網紅、超級明星的天梯。

而對映客來說,“直播+自制劇”亦是逆轉趨勢的“殺手鐧”。

當短視頻衝擊直播,在“時間戰場”奪回用戶已刻不容緩。精品自制劇顯然是“一箭三雕”的妙計:一能奪回用戶流量,二能捧紅主播,三是強大的廣告平臺。因此,即便有人視自制劇已經被“愛優騰”三分天下,但精品內容無法壟斷,映客已走上了獨特的創新之路。

另有數據顯示,自制劇觀眾大多身處二三線,以小城女青年為主。這也全面吻合映客將品牌的美譽度下沉到二三線的城市戰略。一旦大獲成功,映客終將挑戰微信、微博的社交統治地位。

一葉落而知秋,映客上半年財報無非又一次告訴人們一個樸素真理:再冷酷的寒冬,亦有暖陽;再慘烈的競爭,終有王者。弱者勉力過冬,強者傲然迎春。這一切對映客來說,不過是一場新徵途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