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的上市倒閉的倒閉 直播大戰終於要結局了?

2016年可以說是中國的直播元年。統計顯示,有超過200款直播APP浮出水面,充斥在蘋果應用商店和各大安卓應用市場。一下子,中國的視頻直播,火得一塌糊塗。如今兩年過去了,視頻直播經歷了幾次洗牌之後,有的上市成功,有的尋求收購,更多的無聲無息倒閉了。

今天,光谷創+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年我們用過的直播App如今都怎麼樣了。

上市的上市倒閉的倒閉 直播大戰終於要結局了?

類型一:成功上市,前路漫漫

代表企業:虎牙、映客

上市的上市倒閉的倒閉 直播大戰終於要結局了?

先說說最近動靜比較大的。

熬過了2017年的倒閉潮,直播平臺開始秀出肌肉。直播平臺迎來了一波上市熱潮。映客赴港上市,虎牙赴美上市,虎牙股價一度超過50美元大關,目前市值72億美元。

虎牙和映客的成功上市勢必給競爭激烈的直播行業注射了一劑強心劑。

2018年對直播平臺來說,或許是最好的上市時機,商業模式逐漸成熟,行業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頭部平臺通過差異化發展建立起了核心優勢。

不過,就算成功上市,直播平臺也有不得不解決的困惑:如何打破較為單一的營收結構?遊戲聯運、主播打賞、廣告是直播平臺收入幾大來源,以映客為代表的泛娛樂直播平臺收入主要是打賞和廣告,直播收入佔比99%以上。在虎牙直播此前公佈的招股書1號說明文件中仍表示,虎牙尚未實現盈利。而到了上市前夕之時,虎牙便在遞交的招股說明書4號修訂文件中表示實現扭虧為盈。突如其來的扭虧為盈令人懷疑,更令人產生質疑的是,這種盈利是否能夠繼續延續下去。

所以說,成功上市並不是終點,也許只是下一步的起點。

類型二:發展良好,謀求上市

代表企業:鬥魚、抖音、快手

上市的上市倒閉的倒閉 直播大戰終於要結局了?

繼虎牙和映客接連上市之後,鬥魚也頻頻傳出赴美上市的消息。據外媒報道稱,鬥魚擬籌集6億至7億美元資金。風投市場研究公司CBInsights對鬥魚的估值為15.1億美元。

雖然錯失“直播第一股”,但是在目前的直播市場,鬥魚的“一哥”地位還是很穩固的。今年6月,虎牙的MAU接近9300萬,而鬥魚接近1.65億,兩者相差達到7000萬,也可見鬥魚的體量優勢。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鬥魚已經完成了5輪融資,今年3月8日,鬥魚直播創始人兼CEO陳少傑透露,鬥魚完成E輪融資,獲得騰訊40億元人民幣獨投,鬥魚的總融資額達到了7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D輪融資以後鬥魚宣佈平臺已經盈利。雖然鬥魚並未公開過相關的經營數據,但今年3月,有報道稱鬥魚營業收入突破10億元,納稅1.2億元。

除了鬥魚之外,另兩個短視頻的巨頭快手和抖音也開始切入直播。抖音、快手今年都進行了E輪或以上融資,一個估值100億美金,一個估值200億美金。這兩個短視頻的用戶積累很大,來勢兇猛,對於已經基本成型的直播行業而言,快手、抖音的入局肯定會對產生很大的行業影響,讓我們拭目以待。

類型三:前景堪憂,尋求退路

代表企業:熊貓TV、花椒、六間房

上市的上市倒閉的倒閉 直播大戰終於要結局了?

隨著直播平臺紛紛啟動IPO,直播上半場的平臺競爭已基本完成,大平臺佔據主要市場和用戶是必然。非頭部的平臺可以在相對垂直的市場裡找到合適發展空間,未來直播行業非頭部平臺的差異化優勢和垂直佈局會越來越明顯。

據數據統計,熊貓直播在遊戲直播領域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前兩位分別是虎牙和鬥魚。但別看熊貓直播只排在虎牙和鬥魚之後,但差距卻是越拉越大,上個月更是傳出資金鍊斷裂的消息。據界面新聞報道,熊貓直播正在尋求買手,作價 30 億人民幣左右,一部分為現金,一部分以股權交換形式兌現。知情人士稱,據熊貓直播披露的數據來看,其還有大量負債,不包括拖欠主播薪資等隱性債務。

而更讓王思聰感到尷尬的是,自己創辦的熊貓直播不受資本青睞已是個事實,想要賣掉不容易,而繼續經營業績估計也不理想,擺在王思聰面前的路,並不多了。

除了熊貓TV之外,其他的直播平臺的發展也不容樂觀。近日,宋城演藝發佈公告,宣佈: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將與北京密境和風科技有限公司(花椒直播運營主體)進行重組。此次重組,花椒直播最重要的收穫,莫過於六間房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劉巖的加入。重組之後,劉巖將會擔任新公司的CEO。周鴻禕這樣的舉措,無疑是在進行一場賭博,一場對於他一直在做的“視頻夢”的賭博。讓人比較擔心的是,劉巖之前與宋城演藝的“賭局”就以失敗而告終,這次她還能贏嗎?

類型四:默默無聲,黯然退場

代表企業:光圈、微播等

上市的上市倒閉的倒閉 直播大戰終於要結局了?

2016年中旬,咖喱直播、微播下線;2017年初夜魅社區因涉黃被調查並關停;2017年初,估值5億元的光圈直播宣告倒閉,留下300萬元欠薪。

2017年全年,倒閉的直播平臺高達百家左右,成功完成融資的銳減到20家,2018年上半年,完成融資的直播平臺僅有8家。隨著政策監管的收嚴,對直播平臺來說,打擦邊球無異於玩火自焚,進入下半場的直播行業,大多走上了拼內容的正規軍路線。

造成直播平臺紛紛倒閉的原因是多重的,缺錢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

在已倒閉的直播平臺中,創業型直播平臺佔了很大比重。與紛紛下海的巨頭們相比,創業型直播平臺缺乏雄厚資金——不僅燒錢拼不過,明星網紅資源這些基礎內容也都較為匱乏,於是平臺併購或融資成為了大浪淘沙中最好的辦法。

上市的上市倒閉的倒閉 直播大戰終於要結局了?

虎牙、映客再到鬥魚,能明顯地看出資本市場對於遊戲直播,其實並沒有早些年那麼樂觀。發展到現在,平臺們也沒能找出更合理的盈利模式,並且盤子也沒有想象得大。

據今日網紅髮布的《2017年中國直播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直播行業用戶人數達到了4.2億,無論是遊戲直播用戶,還是秀場直播用戶,同比增速都超過了50%。整體直播市場的總營收達到304.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近39%。其中,移動直播市場規模佔到近四成。

視頻直播行業已經正式進入下半場比賽,大部分的公司已經開始選邊站,獨立經營的公司已經是稀有動物。那麼,未來視頻直播行業究竟會走向何方,是否還會有新的大玩家入場,無疑是整個行業需要關心的事情。

總之,這幾年沸沸揚揚的“千播大戰”,看起來已經越來越接近大結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