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主播「偶像化」,輪番開演唱會,這是流量新玩法?

直播行業的蛋糕依然在持續做大,而優質的內容和多元化的娛樂選擇成為了吸引用戶最重要的因素。

映客近期率旗下明星主播“Semon 大聖”,在北京舉辦了全國巡迴Live秀的首場活動。

在接下來的3個月內,映客還將為音樂頻道3位優秀主播開設數場“IN樂現場”演唱會,這一措施也是為了讓映客紅人可以從直播屏幕走向真正的舞臺,與粉絲在現實中親近接觸。

映客此次主播開演唱會,不僅拓展平臺的娛樂版圖,也給行業的打造優質內容和IP、拓寬主播產業鏈提供進一步的想象空間。

映客主播開演唱會

8月11日晚,映客的主播“Semon 大聖”在北京明星基地舉辦了自己的專屬演唱會。

這場演唱會吸引不少大聖粉絲到達現場,並同時在映客直播,短時間內便引來150萬人觀看。

在這一個半小時之內,“Semon 大聖”以一首《陽光彩虹小白馬》出場點燃氣氛。而後演唱的歌曲時而深情款款,時而溫柔低沉,最後以一首《那些你很冒險的夢》結束,特別感謝了粉絲以及現場的工作人員。

映客主播“偶像化”,輪番開演唱會,這是流量新玩法?

此外,本場演唱會的客串主持人李旭宸也是映客的主播,還有映客的人氣主播“乖白”也作為嘉賓前來串場,為大聖站臺打call。

映客主播“偶像化”,輪番開演唱會,這是流量新玩法?

“第一次屬於自己的音樂會”,活動結束後,大聖在自己的朋友圈如是感慨。

據小紅所知,“Semon 大聖”也是映客第一位開個唱的明星主播,背後還是源於其超高的人氣。

憑藉帥氣的外形和優質嗓音,她曾成功問鼎《歌手的誕生》第一季總冠軍,曾為《映客先生》、《櫻花女生》演繹主題曲,並且和眾多一線藝人有過合作。

讓高人氣主播開演唱會,事實上,這只是映客“IN樂現場”計劃的一部分。

“IN樂現場”是映客2018年下半年著力打造的音樂項目,將會集結全平臺資源,為站內頂級流量的音樂主播量身定製個人演唱會。

在接下來的3個月內,映客還將為音樂頻道3位優秀主播開設數場“IN樂現場”演唱會。

開展線下演唱會,讓映客紅人可以從直播屏幕走向真正的舞臺,與粉絲在現實中親近接觸,也有利於進一步加強主播和粉絲的互動,以及加強粉絲對主播的粘性。

這一點也在大聖的演唱會中得到驗證,一開場大量粉絲為其應援,高喊其名字,這種互動方式不同於直播間裡的才藝表演,更像是明星和粉絲間的互動方式。

映客主播“偶像化”,輪番開演唱會,這是流量新玩法?

為何要輸送主播開個唱?在直播內容同質化的今天,這樣的計劃能否給行業帶來更多的新鮮感。

主播偶像化

“直播+X”的模式一直是各大直播平臺積極探索的內容。直播行業和其他行業的跨界合作也有利於平臺進一步探索潛在的優質內容。

這已經不是映客首次嘗試和其他領域的結合,此前,映客直播在美食、健身、電影、知識等領域都有所涉足。

映客主播“偶像化”,輪番開演唱會,這是流量新玩法?

當然,圍繞的核心都是年輕人喜歡的內容。本次映客的“明星主播培養計劃”也正是基於此。

既然年輕人喜歡優質偶像,就讓平臺的主播偶像化——給他們一系列有效的資源和活動,比如給頭部主播提供演唱會資源。

映客主播“偶像化”,輪番開演唱會,這是流量新玩法?

主播偶像化的好處,對內可以增強主播和粉絲粘性、拓展多樣化內容生態,對外可以形成強大的內容IP,吸引更多的流量、反哺平臺。

這樣的演唱會計劃背後,可以進一步培養映客內部主播,拓寬產業鏈條,往泛娛樂領域的上下游延展,參與到包括音樂、影視等內容端的產出。

頭部主播本身就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並且擁有超高的顏值和才藝,具備成為一個強化IP的潛力。

更重要的是,對於打造年輕人喜愛的泛娛樂平臺來說,偶像兩個字本身就代表著極大的定位和年輕屬性。

具體來說,相比於邀請流量明星入駐直播間,打造平臺偶像主播成本相對較低,並且主播在平臺直播的頻率也更高。

流量明星往往是直播幾次就不再露面,對平臺的依賴性很低。流量明星短時間內帶來的超高流量並不能持久,而主播對平臺忠誠度更高,更願意為平臺付出。

映客主播“偶像化”,輪番開演唱會,這是流量新玩法?

對於映客來說,著力於在平臺內部來挖掘有特色的主播,提供資源,將其培養成品牌,最終回饋平臺。

打造口紅效應

在當今網絡經濟下的大環境,普通人比往常享有更多的閒暇時間,越來越多的娛樂時間被手機佔據。而且手機上的娛樂消費相比於實體消費是相對廉價的。

在行為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口紅效應。就是講,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像口紅一樣能用相對廉價的成本帶來歡愉的產品銷量會飆升

映客主播“偶像化”,輪番開演唱會,這是流量新玩法?

直播便是當今社會的其中一支口紅。據艾瑞諮詢顯示,營銷收入在直播市場整體營收中佔比呈上升趨勢,預計2018年會達到34.2億,營收規模將持續擴大。

而映客的“IN樂現場”計劃,則可以讓口紅效應更加長尾化、擴散化。

具體而言,當一個主播能成功吸引線上粉絲後,口紅效應已經發揮作用。而開演唱會,則讓粉絲進一步感受到與主播的距離更近,也吸引了更多外部流量。

這樣的舉措,也讓映客在直播行業整體月活下降的情況下,實現了月活的逆增長。

據第三方數據機構 TrustData 《201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娛樂直播行業月活數據整體來看有所下滑,映客等頭部平臺也未顯頹勢,反而有所增長。

映客主播“偶像化”,輪番開演唱會,這是流量新玩法?

映客6月份的月活達到了2068萬人次,環比上升0.24%,同時,映客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也實現了增長,2018年6月份最高達到29分鐘,同比年增長78.3%。

映客主播“偶像化”,輪番開演唱會,這是流量新玩法?

優質內容“走出去”

直播行業在經過前幾年的野蠻生長之後,行業發展已經越來越寡頭化,資源來越來多的聚攏在少數巨頭直播平臺。

從資本層面來看,直播行業也從一開始資本的大量湧入逐漸迴歸理性。頭部直播平臺取得了優質資源和巨大流量,實現平臺的良性發展。

而中尾部平臺在資源爭奪戰中居於劣勢,難以與頭部平臺抗衡,在逐漸收緊的投資環境下顯得難以支撐。

映客主播“偶像化”,輪番開演唱會,這是流量新玩法?

平臺間優勝劣汰的殘酷競爭也使得直播產業生態鏈日益完善,巨頭直播平臺在內容供給、平臺運營和服務支持等模塊都趨於成熟。

由此使得平臺的發展要求更精細化的管理,巨頭直播平臺的競爭也開始轉向對優質內容、優質主播以及傳播渠道的爭奪。

各平臺都意識到這一點,為了吸引用戶,平臺採取了各種各樣的策略。比如陌陌直接把自家的主播推向了其冠名的《幻樂之城》節目。而鬥魚直播也開通了自己的音樂類綜藝節目等等。

而對於映客來說,大手筆帶領主播大軍開演唱會也是在打造優質直播內容,強化主播的 IP ,增強其品牌效應。與此同時,也有利於拓展娛樂版圖,打造主播娛樂價值。

映客主播“偶像化”,輪番開演唱會,這是流量新玩法?

另一方面,對於行業來說,開演唱會、圍繞主播衍生更多附加價值,映客此舉也讓行業看到主播產業鏈更多可能性。

競爭愈來愈殘酷,直播平臺策略目的也是為了打造內容的護城河,將用戶留住、吸引更多的流量。

創新路上,誰能快人一步,誰就能脫穎而出。

- E N 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