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上市後首次架構調整,未提摩拜,to B業務單成事業羣

美團上市後首次架構調整,未提摩拜,to B業務單成事業群

今天(10月30日)王興以內部信的形式公佈的新一輪架構調整。這是美團點評上市以來的首次架構調整。通讀王興內部信,這次調整頗大,總結起來有以下四點:

1、新成立用戶平臺,包含美團平臺、點評平臺、服務體驗平臺部等部門,由王慧文負責。

2、酒店旅遊事業群被拆分。住宿、境內度假、榛果三個原屬於酒店旅遊事業群的業務被拆分進新的到店事業群,由張川擔任到點事業群總裁。

3、大零售事業群被拆分成到家事業群、快驢事業群、小象事業群。到家事業群包括,外賣、配送、閃購、智慧廚房等業務,由王莆中任到家事業群總裁。餐飲B2B業務升級為單獨的事業部即快驢事業部,由陳旭東負責。小象生鮮也被升級成事業部,由原酒旅總裁陳亮負責,原負責人姜躍平因家庭原因轉任公司高級顧問。

4、出行事業部變更為LBS平臺,包括網約車、大交通、無人配送。

美團上次架構調整在去年12月。當時到店事業群、酒旅事業群變動不大,將餐飲業務被升級為大零售事業群,並增加出行事業群。相比較上次,這次調整頗大,一直十分穩定的酒旅事業群被拆分,新增三個事業群。從這次架構調整,可以看出美團發展的四個變動:

其一,酒旅戰略地位減弱,由單獨的事業群被劃分到到店事業群中。

其二,押注B2B業務以及生鮮業務。將之前所屬於大零售事業群的快驢、小象生鮮單獨設為事業群。

其三,大眾點評系高管基本離場。在與美團合併之後,包括張濤、龍偉、呂廣渝等大眾點評高管陸續離職,最後只剩下姜躍平成為大零售事業群班委,負責小象生鮮,但在此次調整中,姜躍平因家庭原因隱退。

其四,摩拜的戰略地位不明。在這次調整中,沒有提及摩拜,只是被涵蓋到大交通中。

對於如此調整的原因,美團點評CEO王興在內部信的解釋是:“為更好地踐行‘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我們將戰略聚焦Food+Platform,以‘吃’為核心,苦練基本功。”

有熟悉美團的人士告訴虎嗅,這次調整不再是僅僅按照場景劃分,而是考慮到平臺能力:“比如到店事業群裡的商家營銷和IT能力,比如到家事業群裡的商家配送能力,比如快驢事業部的商家供應鏈能力,比如小象事業部的開店運營能力。所以酒店、境內遊這些酒旅業務會有這樣的劃分。”

最後附王興內部信全文:

聚焦核心,苦練基本功——圍繞 Food + Platform 升級組織

各位同事:

為更好地踐行“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我們將戰略聚焦 Food + Platform,以“吃”為核心,苦練基本功,建設生活服務業從需求側到供給側的多層次科技服務平臺。公司決定對組織體系進行如下升級:

1、組建用戶平臺,包含美團平臺、點評平臺、服務體驗平臺部等部門,全面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能力。用戶平臺由王慧文負責,點評平臺繼續由黃海負責,與王慧文搭檔。

2、組建到店事業群,統籌到店餐飲、到店綜合、住宿、境內度假、榛果、營銷平臺(廣告平臺與品牌廣告)、RMS(SaaS收銀與點餐)、聚合收單等業務,加速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進一步幫助商戶提升效率。任命張川為到店事業群總裁。

3、組建到家事業群,統籌外賣、配送、閃購、智慧廚房等業務,持續提升即時配送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高效的到家服務。任命王莆中為到家事業群總裁。

4、快驢事業部,由陳旭東負責,為商家提供優質供應鏈服務。

5、小象事業部,由陳亮負責,繼續深耕生鮮零售,提升消費體驗。姜躍平因家庭原因轉任公司高級顧問,關注公司戰略和生鮮零售行業佈局。

6、成立 LBS 平臺,包含 LBS 服務、網約車、大交通、無人配送等部門,進一步增強 LBS 基礎服務能力。LBS 平臺由王慧文負責。

7、其他組織保持不變。

讓我們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長期有耐心。既往不戀,縱情向前!

王興

2018年10月3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