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的忍辱才能真正的利己利人

有智慧的忍辱才能真正的利己利人

忍辱是梵語翻譯而來的,音譯“羼提”,意譯為安忍、忍耐、忍辱,意思是於任何違逆之境,皆能安然處之,內心沒有嗔恚、怨恨。忍辱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三種。其中耐怨害忍是最通常的理解,也就是忍受他人的侮辱惱害;安受苦忍是面對疾病、寒熱、飢渴等種種苦事而能忍受,內心不動;諦察法忍是指諦觀諸法不生不滅之真理,心無妄動,而安住於無生之理。忍辱是從心而發,從智慧生出來的,所對治的是由外境引發的內心煩惱。

忍辱最好的幫手是智慧,當我們在修忍辱的時候,也要讓智慧這位幫手來看一看,我們要碰到的這件壞事,是不是可以通過未雨綢繆就能避免的?或者可以減輕傷害?業報雖然是我們碰到了就需要忍辱度過的,但是在事發之前,是不是可以用智慧來幫幫忙,在發生之前就可以想辦法來改變的?

因此,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在處理生活工作上的事情的時候,可以先想想,這件事做起來,對自己和對別人的影響是什麼?對我們雙方有沒有好處?如果對雙方都有益無害,那麼自然是可以接受。如果對對方有益對自己無害,那麼也可以考慮接受。但是對雙方都有損失,就該考慮一下是不是該改變一下了?有智慧的忍辱,利的不僅僅是自己,同樣也是利他,乃至整個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