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了了|長篇小說|獨樂寺傳奇|第一章:獨樂寺庇佑漁陽郡

趙鳳玲,筆名:東方了了,天津市作協會員,天津詩詞學會理事,《草帽詩社》社長,早年曾混跡於榕樹下、紅袖添香、鳳鳴軒、新小說吧等文學網站,以碼百萬字網文為樂。作品見:《寒山寺》《廣歌行》《良知在我心》《法制之歌》《佛山文藝》等雜誌刊物,著有十餘部長篇小說、散文隨筆詩詞數百篇。二十多篇(首)文章在全國徵文中獲獎。代表作: 《風雨蒼茫》《代號“龍舌草”》。主編《一路繁華》《一見如故》

東方了了|長篇小說|獨樂寺傳奇|第一章:獨樂寺庇佑漁陽郡

第一章:獨樂寺庇佑漁陽郡,夜明珠失竊亂人心

晨起的香板剛剛打響,獨樂寺的十幾位和尚依往常習慣起身趕往正殿觀音閣上早課,突然走在前面的小和尚聖心驚聲尖叫,“不好了,夜明珠被盜了!”

一句話提醒了眾人,夜黑如墨,伸手不見五指,一群人亂成一鍋粥。

聖心所說的“夜明珠”是獨樂寺正殿觀音閣中的十一面觀音額頭上的那顆寶珠,此珠為鎮寺之寶,據說,此珠為某朝某皇帝所賜,其光芒可照耀方圓百里。因夜明珠的關係,這裡民風質樸,家家夜不閉戶,百姓安居樂業。

獨樂寺俗稱“大佛寺”,不知建於何時,亦不知為何人因何而建,據爺爺的爺爺的爺爺說,在他出生時便被有關此寺的傳說灌了個滿耳:那時,紅牆綠瓦、蒼松掩映下,桃花灼灼、蜂兒嗡嗡旁,泉水叮咚、流水潺潺間,有一巍巍闊明雄偉的寺廟---獨樂寺。那時,寺裡香客雲集、香霧繚繞、磬魚梵音、晨鐘暮鼓、佛事連連,前來拜佛燒香的人每天排到城外的那棵據說已經幾百多歲的銀杏樹還要再繞三圈,據說這裡的“十一面觀音”廣開善門、慈悲為懷、有求必應,做生意來此拜佛,回去後便會財源滾滾;求子的夫妻來此拜佛,回去數日後便會有孕育;病人來此拜上一拜,幾日便會痊癒......別以為只是一尊木雕佛像,要知道歷朝歷代來有無數文人墨客、達官顯貴、皇親貴胄前來頂禮參拜而集聚了靈氣,寺因人而興,人因寺而得佑。

這座傳說中神奇的獨樂寺坐落於渤海之濱燕之南趙之北的津北漁陽大地上,漁陽取自漁山之南面向陽之意。這裡自然風光秀麗,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南倚碧波盪漾的翠屏湖,北靠十里錦屏的盤山,南距滄溟,西連太行,東放碣石,北負長城,又因毗鄰京城,地處八方交通樞紐,是拱衛京畿的要地和門戶,自古來便為兵家必爭之地。獨樂寺位於漁陽城中心,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由山門、觀音閣、東西配殿組成, 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四間,通高23米,前兩個稍間裡面是兩尊金剛力士像,俗稱哼哈二將。主體建築是一座三層木結構的觀音閣,一尊高16米的泥塑觀音菩薩踩在蓮臺之上,因其頭上塑有十個小觀音頭像,故又稱之為“十一面觀音”。觀音面容豐潤慈祥,身體微微前傾,伸手接引眾生狀,整體線條流暢,儀態端莊,似動非動。

本是一方山水至極之地,可誰想到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這不,夜明珠還沒個著落,獨樂寺裡又傳出“菩薩流淚”一事。菩薩流淚一說也是從發現夜明珠被盜的小和尚聖心嘴裡傳出來的。

那天,聖心下了早課後,無意中向足足有十六米高的佛像看去,按戒律,在大殿不可與佛像對視,這可是極大的不恭,若想觀佛容,可退到殿外,在院中從第二層敞開的窗子朝聖瞻仰。可那天,聖心像是被一股強大的神秘力量牽引著抬起頭,可是他看到了什麼,天哪,慈顏悅色的觀音居然流淚了,他被嚇了一跳,難道,難道大佛為額頭的寶珠被盜傷心?亦或是在為世人的偷竊行為感到痛心?聖心趕緊伏下身,跪倒在蒲團上: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世菩薩……在默誦了無數次後,聖心淚流不止,觀世音菩薩只為解救世人的苦難,卻不想世人如此對你。

兩件事讓聖心成了眾矢之的,偌大一個寺院,僧眾二十餘人,怎麼單單是他第一個發現夜明珠被盜?怎麼又是他第一個看到菩薩流淚?難道他有與菩薩溝通的神通?這是邪門外道還是靈力作祟?疑團像一道屏障攔在眾人與聖心之間。

獨樂寺一向以戒律嚴謹著稱,並以此享譽四方,多年來,僧眾相處平和,香火旺盛,本來嘛,都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人了,還有什麼計較和放不下的呢。可自從夜明珠被盜,一眾出家人也開始了世俗人的竊竊私語,起初,大家只在暗地裡嘀咕,但在嘀咕不出個子醜寅卯之後,便開始了明面上的交鋒。大師兄聖青走過聖心面前丟下含沙射影的一句話,“佛法無邊,不渡無緣之人。”

當時,聖心正在觀音閣的暗層樓梯處盯著足有十六高的大佛十一面觀音的額頭髮呆,大腦裡想像著各種能把夜明珠摳下來的可能,在聽到下面悉悉索索的聲音時扭過頭,正與聖青臉碰臉,聖青陰沉的臉足能擰出一斤水來。聖心心淡如水,沒表情也沒言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世事都逃不出大佛的眼,我沒做,也沒必要解釋,一切自有公斷。

寺廟尚且如此,民間對於此事,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菩薩顯聖,還有人說是這是天理昭彰,肯定是在警示什麼人。

注:獨樂寺,又稱大佛寺,位於中國天津市薊州區,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築之一。獨樂寺雖為千年名剎,而寺史則殊渺茫,其緣始無可考,寺廟歷史最早可追至貞觀十年(公元636年)。

東方了了|長篇小說|獨樂寺傳奇|第一章:獨樂寺庇佑漁陽郡
東方了了|長篇小說|獨樂寺傳奇|第一章:獨樂寺庇佑漁陽郡
東方了了|長篇小說|獨樂寺傳奇|第一章:獨樂寺庇佑漁陽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