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戰用到現在一常規武器,美軍爲啥屢遭反對還不放棄?

沒有人想看見或親歷戰爭,更沒有人想在戰爭中或戰後與集束炸彈打交道。然而很不幸的是,集束炸彈自誕生以來就一直是戰爭寵兒。二戰德國曾大量使用集束炸彈,蘇聯在阿富汗戰爭中曾大量使用集束炸彈,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甚至直到現在一直還在大量使用著集束炸彈。儘管反對使用集束炸彈聲討不斷,但美國卻表示還將繼續使用。從二戰一直用到現在,集束炸彈到底有何威力讓美國如此情有獨鍾?

從二戰用到現在一常規武器,美軍為啥屢遭反對還不放棄?

集束炸彈一般是由數百個如網球般大小的子炸彈組成,主要目標是人體、裝甲車輛。雙用途集束炸彈殺傷力升級,不僅能擊穿125毫米裝甲,其爆炸碎片殺傷範圍能輻射一個足球場大小範圍。最致命的一點是,並不是每個發射到目標現場的子炸彈都會爆炸,通常會有10%~20%啞彈殘留在戰場,後患無窮。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期間,英國軍隊錯把2枚集束炸彈投到市中心,造成數十名無辜市民死亡,百來棟房子炸開花,還有20多平方公里區域成為啞彈未爆高危區。事後,英國雖然賠償8萬多英鎊,但集束炸彈啞彈威脅沒那麼容易一筆勾銷。

從二戰用到現在一常規武器,美軍為啥屢遭反對還不放棄?

因為集束炸彈威脅巨大戰後清理工作又難上加難,所以世界各國一起努力於2010年讓《集束彈藥公約》生效,簽署加入公約的國家承諾在8年內全部銷燬本國集束炸彈庫存,但這公約對非簽署國無效,而美國帶頭拒絕加入該公約。畢竟,美國用集束炸彈上了癮。僅2001年~2002年阿富汗戰爭初期,美軍聯合北約軍隊在阿富汗投下大量集束炸彈,共計使用千餘枚,總共包含2萬多個子炸彈。其中,近五分之一可能就是啞彈,會成為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帶來流血傷害。除了在阿富汗戰場,美軍在老撾、柬埔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等大小戰爭中都曾大量使用。可以說,有美國B-1轟炸機出沒的地方,就有可能在投擲集束炸彈濫殺無辜。

從二戰用到現在一常規武器,美軍為啥屢遭反對還不放棄?


為何美軍如此慘無人道非要使用集束炸彈濫殺無辜?美媒國家利益近期發文給出的答案是,因為中俄等大國拒絕不使用集束炸彈,那麼美國也不能放棄使用集束炸彈的自由。美國這時候拿別人當擋箭牌真是有點不分青紅皂白,要知道,儘管中俄印度巴西等國都未放棄使用集束炸彈自由,但人家並沒有拿著集束炸彈到處害人,一直在使用集束炸彈濫殺無辜的是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