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红姜昆的李文华:红遍80年代,他的一次生气让姜昆至今难忘

捧红姜昆的李文华:红遍80年代,他的一次生气让姜昆至今难忘

2008年,李文华师从马三立仪式

熟悉八十年代相声的人,都记得一个满脸褶子、一脸认真劲儿的捧哏演员李文华。

他是姜昆在艺术盛年的第一位搭档,他憨厚的长辈形象、“蔫包袱”,才使姜昆这个长得不是很喜剧的青年演员,神话般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之路,很多人眼里,姜昆是他捧出来的,姜李组合一度是八十年代现象级的老幼配搭档。《如此照相》《时间与青春》《想入非非》里,姜昆是调皮、机灵但不尊重老人的孩子,李文华是憨厚、朴实、但又有倔强劲的老人,这样一对矛盾的性格关系,成为姜李成功的基础。

捧红姜昆的李文华:红遍80年代,他的一次生气让姜昆至今难忘

姜昆、李文华

他爱相声,他的相声生命却短暂到令人痛惜。

在1956年的全国职工汇演当中,还是机械厂工人的李文华和马季一样,得了一等奖,1962年调入中央广播说唱团后,他给侯宝林、郝爱民等捧哏,效果并不如意。

1978年,通过和姜昆一炮而红的合作《如此照相》,他的相声生命才真正开始璀璨地绽放,那时李文华已经是51岁了,他对姜昆说过:“我在舞台上时间不多了,在我的晚年能把你带出来,一直带到我不能干了,我就满足了”。

不到8年,他璀璨的相声生命便戛然而止,1986年,因为喉癌,他不得不做“喉头全切”手术,此后只能从练“打嗝”开始,练习用食管发声。

对于钟爱相声的李文华而言,这是残酷甚至残忍的。有人曾用这样一个情节讲李文华对捧哏角色的投入:一次开会,领导在上面讲话,领导说一句,李文华便在地下嘟囔地“捧”一句,惹得周围人先是偷笑,继而大笑。

面对疾病,李文华也曾试图抗争。早在1981年,医生就让李文华禁声,他却不听劝阻,连演二十多场。1982年,李文华做了声带息肉摘除手术,被要求禁声十天。第三天,总团通知有演出,姜昆想请郭全宝替他一段儿,李文华却是不同意:“我这嗓子行啦,演一段没问题,别烦老先生了,又得背,又得排,多费事呀!”他甚至幻想:“只要心里痛快,本身就去病。”

捧红姜昆的李文华:红遍80年代,他的一次生气让姜昆至今难忘

李文华师从马三立仪式

他是相声圈的大好人,那些苟蝇龌龊之事似乎与他无关。马三立欣赏他的为人和表演,提出收他为徒,却被相声界的权威人士阻拦。得到消息的李文华担心马三爷心情难过,立马让姜昆开车送他去天津,“让他别往心里去”。在广播说唱团,李文华是公认的活雷锋:有一段时间,他当团里房管主任,正是家里住房最困难的时候,却从来没想着给自己改善改善。

捧红姜昆的李文华:红遍80年代,他的一次生气让姜昆至今难忘

工人出身的李文华爱观众、敬观众,一向和气的他甚至因观众而对姜昆发脾气。1983年,李文华和姜昆在西安演出时参观兵马俑,现场工作人员和游客请他们表演一段,无奈群众怎样要求姜昆却执意拒绝,只说送20张票请现场人员晚上去剧场看演出,俩人尴尬地离开现场、爬进面包车以后,李文华说:“今天这阵势,真是送票,人家未见得来,不信你瞧着!”这一句责备,让姜昆在心里记了十几年。

李金斗曾经说过:“李文华尊重人是有名的,无论老小,无论官民”。一次,一位司机送姜昆看望李文华,跟着到了李文华家门口,却又觉得自己是个普通司机,而李文华是艺术家,便转身下楼。李文华开门后硬是紧跑几步,把司机请进家门。离开时,又是一阶一阶将两人送了下来,对方阻拦,他回道:“这是我的规矩,谁来,我也是要送下楼去的。”

捧红姜昆的李文华:红遍80年代,他的一次生气让姜昆至今难忘

马志明到场证实父亲马三立早就承认李文华为徒

2008年,第五届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将终身成就奖颁给了李文华,身患肺气肿的他通过视频发表了感言,感言里他透露到,自己还有个心愿未了,就是希望拜马三立为师。11月,在曲协的帮助下,“李文华师从马三立”仪式得以举行,一向很少参与圈内事务的马志明亲自到场证实,“父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承认李文华先生是他的徒弟。”清高的“少马爷”对李文华充满欣赏,甚至这样说,“爷儿俩半师半友感情很深。

我父亲在相声行业里虽是老艺人,但我认为声望要比李老师差。所以父亲收李老,对我们马家是个荣耀的事。”

自此,这个一辈子爱相声的小老头终于在相声家族里有了一个“正统”的位置。或许是心愿已了,或许是天意使然,第二年5月,82岁的李文华溘然长逝,离开了这个待他似乎有些刻薄的世界。

而他临终前的一张字条,成为老人生前绝笔,那是离世前4天,他在纸上写到:“等我好一些时候再和大家一起听(看)新相声”。

捧红姜昆的李文华:红遍80年代,他的一次生气让姜昆至今难忘

李文华去世后,郭德纲前往吊唁


分享到:


相關文章: